伯力:曾是中国达斡尔部落世居地,如今发展成啥样了?

留学方案2025-10-18 20:06:04佚名

中国东北的偏远地带,存在一块约386平方公里的区域,原本是达斡尔部族世代居住的家园,人们习惯称其为“伯力屯子”。该地与中国仅一江之隔,然而现今却已成为俄罗斯远东地区的核心都市。这座城市就是伯力。那么俄罗斯第二大城市,伯力究竟是怎样失落的,如今又呈现出怎样的发展状况呢?

俄罗斯远东的最大城市——伯力

伯力地理优势_俄罗斯第二大城市_伯力历史变迁

现在的伯力被称作哈巴罗夫斯克,是俄罗斯远东地带一个至关重要的工业都市,同时担当着该区域中心城市的角色。这座城市位于黑龙江与乌苏里江汇合点的东边,紧挨着中俄双方共同管理的黑瞎子岛,若往南走550公里就能抵达日本海,向东沿黑龙江航行则可前往鄂霍次克海,其地理位置相当优越。

伯力的整体面积达到386平方公里,当地居民数量约为61万人,这里被视为远东地区的政治和经济核心地带。尽管远东地带百分之七十是山地地形,但伯力却坐落于广阔的平原上,地势相对低平,为人类活动提供了便利条件。此外,伯力地下蕴藏着种类繁多的矿产资源,涵盖煤炭、铁矿以及黄金等,同时森林分布广泛,覆盖率极高,木材资源十分丰富,因此被称作俄罗斯排名第五的大城市。在历史上,伯力曾是中国的领土,但自1860年起被沙俄吞并。

伯力为何丢失?

伯力地理优势_俄罗斯第二大城市_伯力历史变迁

伯力自唐代起,便频繁见于中国历史文献的记载之中,在明清时代,更被正式确认为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在清朝,伯力是外东北地区的核心城市之一。1625年,有个叫哈巴罗夫的俄国探险者,深入到了远东地带,意图对黑龙江流域进行考察。获得远东地区雅库茨克军政长官弗兰茨·别科夫的援助之后,哈巴罗夫带领部众沿着勒拿河,沿着奥廖克马河,沿着通吉尔河,一直向南行进,跨过了外兴安岭,最后抵达了中国东北的外围地带。

那个时期的黑龙江地区土地非常肥沃,资源相当丰富贝语网校,气候条件同严苛的西伯利亚相比,要舒适许多。目睹了这片富饶的土地之后,哈巴罗夫内心十分振奋,迅速将这个信息传回了俄国,由此触发了沙俄当局的高度重视。1858年,英法两国军队攻打天津,对北京构成了威胁。沙俄抓住这个机会,向大清提出将黑龙江河套地区以及外兴安岭以南超过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划归他们的要求。清廷里位高权重的官员奕山,面对俄军几声炮火,便心生胆怯,签署了瑷珲条约,未作任何抵抗,就将这片广袤的土地割让给了沙俄。

俄罗斯第二大城市_伯力历史变迁_伯力地理优势

但是,沙俄的扩张行为并未止步,他们无视清政府的许可,自行设立了军事哨站,同时在乌苏里江东部的伯力区域兴建了二十余个居民点,推行强制性的移民措施。那个时期,伯力实际上已经完全处在沙俄的管辖范围之内。沙俄为了获得合法依据,在1860年英法联军焚毁圆明园时,再次向清政府施加压力,签订了北京条约,导致乌苏里江以东超过四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被进一步割让。从此,伯力彻底成为沙俄的领地。到了1883年,沙俄以纪念哈巴罗夫为由,将伯力更名为哈巴罗夫斯克。

伯力如今的变迁

伯力在合并之后进步很快,特别是在1920年到1980年这段时间,城市的大小增长了十倍。1916年,西伯利亚铁路全线贯通后,伯力变成了这条连接俄罗斯东西部的铁路干线上的关键节点,促进了和欧洲的物资交换。虽然远东地区的铁路建设还比较落后,但伯力在交通方面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俄罗斯第二大城市_伯力历史变迁_伯力地理优势

哈巴罗夫斯克机场是俄罗斯第三大航空要道,仅排在莫斯科和圣彼得堡之后,其航线通达中亚、东亚、东南亚及欧洲地区,为当地经济繁荣构筑了高效的空中桥梁。伯力是远东地区的工业重镇,其机械制造、石油提炼、食品加工等产业都相当兴旺。东边有一条输油管道与库页岛连通,西边则有一条国际光缆同中国抚远市相连,抚远是伯力最近的港口,坐船过去只需一个小时。

伯力与中国黑龙江省相距三十公里,因此两地的商业往来十分紧密。2009年时,居住在伯力的中国商人数量已经超过五万,几乎涵盖了所有商业行业。如今,伯力大约百分之八十的日常用品和食品都由中国供应。

伯力的经济困境

俄罗斯第二大城市_伯力历史变迁_伯力地理优势

伯力看似具备显著的地理位置和产业特点,然而其实际经济发展状况并不令人满意。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较为落后,大致与中国境内一些普通地级市相当。当地民众的月均收入为1.1万卢布,折合人民币大约1300元,日常生活的质量有待提升。

俄乌争端不断升级俄罗斯第二大城市,加上西方对俄经济施压,莫斯科当局对远东的重视程度日渐降低,贝加尔城的经济进步遭遇重重阻碍。这个昔日的远东重镇,如今承受着地缘政治和经济难题的双重挤压,前景如何仍然是个未知数。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