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教育考试院近期正式对外公布了一份《2024年拟在京招生普通高校本科专业选考科目要求目录》。
该目录揭示,上海理工大学将在2024年持续面向美术生招生,此过程将不再举行学校自主考试,而是依据各省份的美术统考成绩来选拔录取。
设计学科涵盖了多个领域,如环境设计领域,其中包含景观建筑与室内设计;视觉传达设计领域,涉及数字媒体与出版物及品牌设计;产品设计领域;动画领域,包括原创动画制作与动漫周边产品开发;以及包装设计专业。
学校简介
上海理工大学,这所大学以工学为核心,涵盖了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法学、艺术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实现了协调发展。它隶属于上海市,是一所重点应用研究型大学。到了2018年,该校荣幸地被选为上海市“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试点单位。
该学院由国家新闻出版署与上海市政府共同建设而成,它作为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和出版印刷行业的关键人才培养及研发服务核心基地。目前设有新闻传播学、设计学两个一级硕士学位授予点,以及数字出版与传播、艺术传播两个自主设置的二级硕士学位授予点;此外,还包括新闻与传播、出版、电子信息方向、机械方向、艺术设计等五个专业学位硕士学位授予点;同时,还拥有印刷光学工程和传媒管理两个二级学科的博士学位授权资格。
2023年招生计划
上海理工大学在2023年计划针对艺术类学生实施“设计学类”的招生政策,这一类别涵盖了动画、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和包装设计等五个本科专业。
2023年录取线
各省录取分数计算公式:
安徽省的平行志愿投档分数线计算方式为:先将专业成绩除以375,再乘以700;同时将文化成绩除以750,再乘以300;最后将这两个结果相加。
湖北:平行志愿投档分=
(文化成绩+优录加分)×0.4+统考成绩×0.6
×2
湖南省的志愿填报方式为非平行志愿,其总分计算方法为:先将专业统考的满分除以高考文化课的满分,然后将所得结果乘以高考文化课的投档成绩,再加上专业统考的成绩。
江苏:平行志愿投档分=
(文化分÷750)×0.6+(专业分÷300)×0.4
×750
江西省在平行志愿的投档分计算中,将文化成绩的30%与专业成绩的70%乘以750再除以450的结果相加。
上海地区:平行志愿的投档分数线计算方式为,将考生的高考文化成绩乘以0.5,再将统考成绩除以450,所得结果乘以660,最后再乘以0.5。
浙江省的平行志愿投档分数计算方式为:高考总分的一半加上统考成绩的7.5倍再乘以0.5。
美术类专业简介
我校的出版印刷与艺术设计学院专业紧密契合国家及上海的文化发展蓝图,依托上海理工大学的学术资源,凭借出版印刷领域的优势,致力于推动地方经济的繁荣,并突出艺术、科技与文化的交汇融合。学院致力于培养具备远大理想、坚定信念、深厚文化底蕴、宽广国际视野和卓越创新精神的复合型、高素养应用设计人才,这些人才拥有“新工科”和“新文科”的背景。
我校开设有动画、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和包装设计等五个艺术类专业,其中视觉传达设计和产品设计两个专业已被认定为国家级的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而环境设计专业则是上海市的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在得到出版印刷行业的大力协助以及学科间交叉融合的推动下,我们进一步明确了专业的定位和特色,并接连获得了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新闻出版总署重点实验室的认定,上海市本科教育高地的荣誉(2007年),上海市应用型本科建设试点项目的批准(2017年),上海市文教结合项目的立项(2019年),以及上海市产教融合项目的支持(2019、2020、2021年)等多项成果。
近段时间,众多专业教师接连荣获国家自然基金、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艺术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等多项国家级及省部级科研项目资助。同时,他们指导的学生在众多国际知名大赛以及国家教指委指定的国家级省部级大赛中屡获殊荣,共斩获数百个奖项。
我校在2023年计划针对艺术类学生实施“设计学类”这一整体招生类别,涵盖动画、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和包装设计这五个本科专业。具体的招生专业信息,将依据各省级招生办公室公布的招生专业名单为准。
动画
该专业于2006年设立,包含两个主要分支:分别是二维原创动画制作以及动漫相关衍生产品设计。
动画专业自设立之初,便明确了以“扎根民族文化,面向国内外人才市场,探索具有专业特色的动漫教育路径”为办学理念。该专业不仅明确了培养目标,还积极创新,寻求适应自身特色的教学模式。以培养二维原创动画人才为核心,不断拓宽办学思路,致力于动漫衍生产品的发展,从而构建起一套独特的教学模式。本专业紧密契合国家对于创新人才培育的标准,遵循学校“工程导向、创新驱动、面向国际”的人才培养目标,通过持续的改革与探索实践,构建了跨学科融合的动画专业教学体系,并形成了以学生为核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业教学特色。与国际、国内众多知名企业携手推进产学研合作,在央视动画制作部、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上海世博会博物馆以及米粒影业等机构设立了实习平台。组织学生参与了中加国际电影节、法国里昂动画节、北京电影学院“学院奖”以及厦门国际动漫节等多项国内外重要赛事,极大地开阔了学生的国际视野。
该专业配备了丰富多样的系统设备和实验室,涵盖了版画制作、陶艺创作、材料科学、摄影技术、定格动画制作、二维动画制作以及影视后期处理等多个领域。师资力量雄厚,共有教师12名,其中包括1名教授、3名副教授、7名讲师以及1名助教。此外,持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或拥有留学背景的教师比例高达80%。该专业构建了一套科学的教师团队体系,成功设立了动画基础教学小组、动画专业教学小组、影视后期技术教学小组以及理论研究教学小组。
核心课程涵盖漫画绘制技巧、视听表达手法、卡通形象雕塑、动画动作原理、动画场景布局、网络动画制作、动画音效处理、动画剧本撰写、二维动画制作、三维动画技术、影视后期加工以及动漫创作等多个领域。
就业领域正逐步拓宽,这得益于社会与行业结构的微妙变动,以及消费理念与公众行为模式的演变。在这个时代背景下,本专业毕业生在社会上的发展前景将更加宽广。目前,他们可以选择的就业方向包括但不限于数码影视机构、电视台、动画制作公司、游戏开发企业、广告与传播机构、互联网企业、玩具设计及动漫衍生品产业、出版印刷行业,还有媒体艺术制作以及企事业单位的设计策划部门等。
视觉传达设计
该专业在2021年荣获国家级一流本科建设点的荣誉,同时拥有授予学术型学位及全日制专业学位的硕士学位授予权。该专业下设有数字媒体设计以及出版物与品牌设计两个专业方向。
本专业紧密契合国家文化发展的长远规划,专注于服务上海“设计之都”的建设需求。借助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与上海市共同搭建的平台以及丰富的出版印刷行业资源,本专业致力于培养跨媒体出版物视觉传达设计人才。在培养过程中,我们特别强调艺术、科技与文化的相互融合。旨在培育出具备坚定理想信念、深厚文化底蕴、宽广国际视野,并拥有“新工科、新文科”背景的创新型、复合型和应用型设计人才。
专业特色鲜明,以视觉语言为基石,聚焦于出版传媒领域内媒介交叉融合的多维视觉设计,推动多学科间的融合发展,致力于创新媒介融合出版一体化的视觉传达设计。本专业汇聚了一批杰出的教育工作者,他们均来自国内外知名的艺术设计学府,具备卓越的教学与科研能力。多年来,他们持续荣获国家艺术基金、上海市艺术科学规划项目、上海市江南文化研究项目、上海市决策咨询项目等众多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同时,他们指导的学生在诸如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等国家级、国际级设计竞赛中屡获殊荣,累计收获上百项奖项。打造了包括招贴艺术设计、企业品牌形象设计、装帧艺术设计以及纸制品创新设计在内的一系列上海市精品课程与重点课程。此外,还基于上海市应用型本科试点专业建设、上海市文化教育融合项目以及上海市产教融合项目,搭建了跨媒体视觉设计领域的高端人才培养体系。
本专业依托学院国家级实验示范中心,增设了跨媒体出版物设计、创意纸品设计、XR虚拟现实等特色实验室。同时,与众多知名企业携手共建产学研合作平台,每年向世界500强企业、国内行业领军企业、网络游戏企业以及外资独立广告设计公司输送优秀毕业生,并实现批量签约。专业课程体系以数字媒体设计为核心,构建了融合“核心课程”与“职业素养”的特色课程,旨在满足社会需求。紧跟全球网络化发展趋势,我们主动拓展VR、AR等虚拟设计领域,致力于为国家5G战略的实施培养具备跨媒体设计核心能力的人才。在课程设计上,我们强调知识的循序渐进和多元性,同时注重知识点之间的相互联系。并提供了大量的国内外重点院校学科知名教授的工作坊学习机会。
近些年,越来越多学生选择继续深造,无论是攻读研究生学位还是出国留学,人数持续增长。他们所选择的深造院校涵盖了众多国内外知名艺术学府,例如清华美术学院、南京艺术学院、伦敦艺术大学、英国皇家艺术学院、美国罗切斯特大学以及日本武藏野美术大学等。
核心课程涵盖设计思维与表达、图形创意设计、字体设计、编排设计、企业形象塑造、多媒体出版物制作、新媒体界面开发、交互媒体创意制作、虚拟三维设计、影视广告制作、装帧设计、招贴与广告设计、包装设计以及纸制品创意设计等多个领域。
本专业致力于培育具备创新思维和设计实践能力,审美素养出众的设计人才。这些人才在专业设计机构、广告公司、出版行业、学校等企事业单位,能够胜任数字媒体视觉设计、传统平面设计、广告创意策划与设计、设计管理以及艺术教育等工作。
环境设计
本专业下设景观建筑设计、建筑室内设计2个专业方向。
环境设计是一门专注于人类居住与生活环境设计的应用科学,它融合了艺术美感、实践操作和科学原理,主要围绕环境中的建筑展开,通过综合运用艺术手段和工程技术2024年上海理工大学录取分数线(所有专业分数线一览表公布),对建筑景观、室内设计以及城乡环境进行全方位的设计创作。上海市的环境设计专业是顶尖的本科教育项目,该专业授予设计学学士学位和艺术硕士学位,师资队伍强大,其中教授、副教授以及博士学历的教师占比超过六成,每年都为国内外众多知名设计公司输送了大量杰出毕业生。
环境设计专业致力于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持续创新,塑造了独特的专业风貌。该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成绩显著,位于上海市同类专业前列。其“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科教+产教双融合的环境设计教育改革与实践”项目荣获2021年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近年来,环境设计专业主持了17项国家级、省部级及省级政府资助的研究项目,这些项目紧密贴合现代创意产业和行业前沿的需求。在工文交融、学科交叉的背景下,该专业形成了设计创意与工程技术相结合的创新设计特色,并在此领域取得了显著优势。在城乡人居环境设计、传统村落保护与更新、绿色节能与历史建筑保护再利用、人工智能与智慧城乡等多个研究领域,该专业开展了富有成效的应用研究教学,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该专业学生的作品接连入选国家级美术展览,并在国内外各类设计竞赛中斩获金、银奖等荣誉超过30次,众多设计成果亦得到了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人民日报》、《新民晚报》等主流媒体的广泛报道。该专业与国内知名设计单位携手共建了多个设计创新研究所,构建了一个以上海为基地,辐射周边地区,服务全国范围,并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设计创新实践基地。
核心课程涵盖:空间规划、建筑历史与理论、环境设计基础、住宅空间布局、办公空间规划、餐饮场所设计、商业展览空间布局、建筑学基础理论、独立住宅建筑设计、园林建筑设计、居住区景观规划、城市广场规划、滨水景观设计、传统建筑的保护与创新发展、景观构造技术、专业实验设计以及主题空间研究等领域。
本专业致力于培育具有高尚艺术素养、卓越实践与设计创新能力的设计人才。这些人才能够在设计公司、科研机构、教育机构以及其他企事业单位中胜任城市规划、建筑设计、景观设计以及室内设计等工作。由于社会对这类人才的需求旺盛,毕业生就业前景广阔,且就业质量优良。
产品设计
本专业致力于服务制造强国、数字经济等国家关键战略,秉持“工程导向、创新驱动、国际视野”的理念,以“科技助力产品发展”为方针,着力提升产品的综合创新能力以及系统性的创业思维。专业教育着重于设计理念与新兴领域、前沿技术的整合,注重问题分析的解构手法与多学科设计技巧的协同,以及制造技术、新型材料和结构设计的融合。这一目标是为了培育既拥有国际视野和深厚文化积淀,又掌握现代设计理论和洞察力的复合型人才。他们能够从事高端制造产品和智能产品的研发与设计工作,并参与在高科技环境和复杂系统背景下的社会创新实践。
该专业于2007年荣获上海市唯一认定的本科教育高地称号,至2021年已连续获得上海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以及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的批准。该专业的师资队伍中,70%的教师拥有副教授职称或以上,并且具备海外学术背景的博士,他们近年来在省级乃至国家级的教学成果评比中屡获殊荣,同时成功申请了包括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艺术基金青年艺术创作人才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以及多个省部级以上项目,总计超过十余项。
本专业秉持“智能技术融合设计理念”的宗旨,借助上海理工大学作为“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的背景,以及上海高端医疗装备创新中心、长三角高端医疗装备创新联盟和“一带一路”医疗器械创新与应用联盟等优质资源平台的支持,与上海江南文化联盟、宁波智能研究院、中国商飞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哈工大机器人义乌人工智能研究院、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丰田汽车上海研发中心等机构共同打造产学研实践基地,致力于推动工学、文学、艺术领域的深度融合,构建以“智慧健康、智慧出行、智能生活”为核心的三大专业特色模块。该专业配备了一个面积约为300平方米的工业设计模型工作室,并与相关合作机构共同使用数字传播、神经康复工程等领域的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在最近几年里,该专业的师生在国际和国内各级别的设计竞赛中累计获得了超过一百项奖项,成功申请了三十多项实用新型专利2024年上海理工大学录取分数线(所有专业分数线一览表公布),以及十余项市级以上的创新创业项目。
主要课程包括产品造型设计、工业设计史、交互设计、人工智能技术基础与产品开发、智能产品设计、康复医疗产品设计、汽车工业设计基础、设计心理学、设计思维与表达、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产品模型制作技术、机械设计基础、人机工程学以及产品市场定位和战略分析等。
本专业致力于培养人才,使其能在智能化产品领域、互联网与用户体验行业、高端制造业、系统与服务设计产业等前沿创新行业就业。毕业生将从事设计管理、担任产品经理、进行智能产品设计与开发、用户体验设计、数字交互或人机交互设计等工作。专业不仅为毕业生打造了培育创新与创业实践技能的优质氛围,还积极倡导自主创业精神。同时,它紧密结合了科技发展带来的新技术、新材料以及新工艺,并融入了新的应用场景和需求,从而为产业发展带来了新的创意、新的方法和新的模式。
包装设计
包装设计专业专注于产品包装的形态结构、视觉呈现、材料选择和品牌推广等方面的研究,同时汇聚了市场营销、设计心理学、文化审美以及销售推广等领域的知识。它探讨包装设计与产品特性、市场环境、消费者需求、包装形式与用户体验之间的相互联系,是一门将艺术设计与工程技术融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本专业致力于培养具备全流程操作和复合型能力的包装设计人才,旨在强化学校“工文艺融合”的特色,同时紧密依托国家文化发展的大方向,针对包装设计及其相关行业,着力造就既拥有跨学科知识基础又具备创新思维能力的优秀包装设计艺术人才。
本专业集结了一支卓越的师资团队,众多师生创作的作品屡获省市级乃至国家级的荣誉奖项。同时,配备有完善的专业设计教室、实训室以及创意设计实践基地,这些设施能够充分满足实践教学环节的各项需求。
与国内知名的艺术设计公司如上海界龙、上海点派等共同建立产学研合作的教育平台,确保了学生在实习和就业方面的权益。
核心课程包括:纸盒结构与单体设计的包装设计B(1)、三维虚拟设计技术、包装材料学的深入研究、系列包装设计的包装设计B(2)、IP与文创领域的跨界设计实践、包装成型工艺学、运输包装策略、印刷工艺及其技术、包装标准及法规知识、智能包装设计理念、包装系统设计实践操作、产品生命周期评价方法以及招贴与广告设计等多个领域。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从事于包装设计企业、企业内部的包装策划部门、广告设计公司等领域,涉及包装艺术设计的多个方面,包括视觉设计策划、包装设计与市场营销、结构设计、造型设计与制造,以及包装工程等相关工作。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