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综合报道】两岸之间的互动已不再局限于经济往来和所谓的“外交”层面,更扩展到了网络空间,其中,“维基百科”的条目修改行为,正演变成为双方竞争的新舞台。
台岛当地媒体于7日转述了英国广播公司早前的消息内容,称谷歌与苹果公司的智能助手Siri,对于此前被询问“台岛是哪里”的回应方式有所改变,原先会表示其为东亚的一个独立国家,但从9月份起起步网校,系统则改为说明其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行政区划范围。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这些搜索引擎或者数字语音助手在提供信息时,通常会首先推荐“维基百科”。然而,如今“维基百科”已经成为一个焦点,两岸的编辑们在这里展开激烈的竞争。
《环球时报》记者发现,“维基百科”的中文版本在文字上仅分为简体和繁体两种形式,但内容完全相同,这表明使用中文的不同地区对同一个词条进行了修改,并且看到的信息也是一样的。台岛联合新闻网的评论指出台湾百科,“维基百科”被认为是一种社会运动。当今全球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有“维基人”参与内容维护和资料贡献,“这仅是维基百科编辑冲突中的一小部分”。香港政治动荡期间,“维基百科”相关条目在一天之内经历了多达65次的修改动作,其中争议集中在表述选择台湾百科,具体体现为“示威者”与“暴徒”这两个词的频繁切换。BBC透露,在最近期间,“维基百科”中的22个政治敏感条目,遭受了所谓的“偏向性修改”,总计达到了1600多次。
这种情形引发诸多分析,岛内外的看法不一,台“中央社”指出,当国际博弈扩展至类似维基百科的互联网领域,网络编辑间的较量已构成不容小觑的现象。(余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