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党当局海外开办中文教育机构,能挤占大陆份额?目标2025年扩

留学推荐2025-10-03 11:08:04佚名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陈立非】民进党当局近些年“投机取巧”,趁着中国大陆与美国关系不和、美国和西方对我文教领域“断连”、攻击贬低孔子学院的时候,赶紧在海外增设中文教学机构,妄图抢占大陆在国际中文教育领域的地盘。有评论指出,台湾当局长期推行“非中国化”政策,该地区的历史文化教育体系存在诸多问题,根本无法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又怎能奢谈向海外传授呢?

目标:2025年扩展至全球100所

民进党当局在海外筹设的中文教育机构称作“台岛华语文学习中心”,该机构系由台“侨委会”于2021年6月开启推动工作,同时获得美国方面的显著协助。台岛“中央社”早前报道过,美国关闭不少孔子学院之后,于2020年10月推出了“语言学习计划”,主张为大陆以外的地区提供更多汉语学习途径,同年12月台、美两国签署了一份为期五年的“台、美国际教育合作谅解备忘录”,台“侨委会”与美国在台协会(AIT)确立了合作机制,一方面由台岛弥补中文教学的不足之处,另一方面由美国协助台岛实现所谓“2030双语社会”的构想。

台湾师范大学_台湾师范大学官网_台湾师范大学是几本

在美方协助下,台湾“侨委会”于2021年启动了“全球华文教育拓展项目”的准备工作,并进行了初步实践。彼时台湾在世界各地共有1054所侨校,其中欧美地区分布了500所。最终台湾“侨委会”批准了18所侨校的申请,这18所学校中,15所设在美国,另外3所分别位于英国、德国和法国,着手建立所谓的“华文教育示范基地”。根据民进党当局所公布的资料,到2024年为止,他们总共协助了84个学习机构在欧美国家开展业务,其中在美国有66个,在欧洲地区有18个,具体分布为英国3个,德国、法国和意大利各有2个,奥地利、爱尔兰、瑞典、匈牙利、捷克、比利时、荷兰、波兰和西班牙各有1个。

2024年10月尾,台“侨委会委员长”徐佳青表示,“华语文中心”的首阶段安排是2021到2024年,现在已进入第二阶段,将到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加拿大等地方设立分部。“侨委会”的规划是到2025年让“台岛华语文学习中心”达到100家,往后会从欧美地带向大洋洲和亚洲延伸。二零二四年十一月,美国外语教学联合会的年度大会在费城举办,台湾地区有二十一个机构派代表前往美国,集中推广“到台湾学习中文”的理念。同年,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举办“两岸及美国汉语教育沟通会议”,美国在华盛顿的AIT执行理事蓝莺表示,地方政府与民间组织的加入对于促进美国和台湾的教育合作具有关键作用,希望未来能有更多交流项目,包括设立“台湾汉语研习基地”,以及推行“双边学术学位合作方案”等。

根据台港媒体消息,所谓“台岛华语文学习中心”的教学内容主要采用繁体字形;该机构的开办开支、日常运作开销、学员招收费用以及教员薪酬等均由民进党当局承担;民进党方面还负责对中心工作人员和教师进行指导,并且设计制作了标准化的宣传标识,以此扩大机构的社会影响力;该中心所使用的教材是民进党当局自行编撰的《来!》系列读物这些教材包括《学华语》《学华语向前走》《五百字说华语》等,主要面向年满十八岁的成年人授课。授课老师必须精通繁体字以及了解台岛文化,并且需要获得民进党方面的许可。台“中央广播电台”引用法国的“台岛华语文中心”作为范例说明,该中心开设的课程涵盖入门、初级、中级以及高级四个阶段,教学内容不仅包含繁体字和注音符号的掌握,还通过主题形式进行,涉及日常生活、职场交流等实用表达,并且特别设置了商业汉语课程。另外,“台岛华语文学习中心”还提供品茶体验、节庆特色小吃制作、书法国画等多元活动,偶尔会组织学员前往台岛进行实地考察。

台湾师范大学官网_台湾师范大学是几本_台湾师范大学

台岛《远见》杂志曾用印度做比喻说明,为了和大陆开展贸易往来,印度人持续在研习汉语,不过部分印度人对大陆存有顾虑,因此台岛便成了他们学习汉语的重要途径。该杂志披露,印度军方提供的汉语课程持续16周,这些举措在不知不觉中加强了台印两地的联系。

难以降低大陆影响力

英国广播公司披露,美国21名国会议员致信美国教育部长,明确表示台湾师范大学,台美在教育领域合作,可以抑制中国大陆的作用。

值得留意的是,台湾当局正在国际上宣传名为“华语文能力测验”的考试,该考试用于评估外国人的中文听说读写水平,并作为赴台学习、工作以及申请资助的语言能力依据,考试等级从“基础入门”到“高级熟练”分为八个层次,意图借此与大陆的汉语水平考试相竞争。二零二二年七月,台湾地区针对海外七至十二岁学生的“儿童华语文能力测验”,运用生活化、趣味化的题目考察其汉语水平。二零二四年,民进党当局在岛内及三十八个国家和地区举办超过五百场考试,十万余名学生参与其中。

台湾师范大学_台湾师范大学官网_台湾师范大学是几本

台岛师范大学政治研究所的范世平教授,早前在香港电台的访问中提及,内地目前的华文教学与汉语水平评估,依旧占据主导地位,台湾若想与大陆并驾齐驱起步网校,仍需时日。据相关消息,台湾在国际上的合作机构不多,设置的“华语文中心”数量,远逊于孔子学院鼎盛时期的规模,且这些合作对象,也并非像过去孔子学院那样,多为美国知名的高等学府。台岛在教学资源与师资力量方面,仍有诸多不足之处。英国诺丁汉大学中国研究课程总监苏利文指出,孔子学院所构成的挑战被过分渲染了。在英国、北欧等区域的多所高校,孔子学院能够单独开展活动,这有助于学子们认识中国文化。

台岛《天下》杂志披露,佛光大学公共事务系教授陈尚懋指出,即便台“侨委会”与“教育部”同时发力,资源匮乏仍是瓶颈,短期内难以取代孔子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时殷弘前些时候在访谈里谈到,台湾所谓的文化吸引力,是依托于部分先进国家对大陆的“不满”,不过是一种“小花招”,对整体局势不会产生实质作用。

媒体报道的一篇评论指出,全球范围内学习汉语的人数持续增长,根本动力源于中国大陆的快速发展,因为多数学习者期望与内地开展商业往来,因此内地汉语自然成为首选目标。而且掌握一门语言,并不仅仅意味着学习语言本身,还涉及到对大陆文化习俗、社会状况以及政治经济格局的深入了解。一些观点指出,所谓的“华语文教育”其实是对“中华文化正统性”的一种主观看法,部分台湾人士声称“台湾的华语才是正统的,台湾才拥有中华文化”,暂且不论国际上的学者是否认同这一说法,通常学习语言更注重实际应用,尽管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与大陆存在分歧,台湾的海外汉语教学因此获得了一些发展机遇,但从长远角度分析,中文的需求主要还是由大陆的教育体系所驱动,大陆才是华语学习的核心区域。

台湾师范大学_台湾师范大学是几本_台湾师范大学官网

有部分台湾媒体先前揭露了台湾地区“华语文中心”的问题。2022年5月,刚成立不到三个月的德国海德堡“台湾华语文学习中心”曝出性骚扰等丑闻。中心教师吴品瑜在脸书上详细描述了整个事件,表示她收到了许多侨民留言,内容涉及举报打工被拖欠薪水、遭遇性骚扰等,这些信息让她感到非常震惊,并且她还发现,驻外机构以及台湾在德国的“侨委会”竟然从不处理这些情况。

“去中国化”导致教学质量严重下滑

更关键的是,民进党长期鼓吹“非中国化”,导致台湾的史观与文教实践变得四分五裂,教学水准显著降低,2000年陈水扁执政后,把“非中国化”课程从中学延伸到高中,并公布了新的高中历史科目教学大纲草案“95草案”。“95暂纲”把“台岛史”单独成书台湾师范大学,所谓“台岛历史”与中国历史彻底割裂,妄图阻断两岸历史联系,并且弱化日本殖民统治的影响。

蔡英文执政期间还推出了所谓的“108课纲”。这一套历史教材不同于传统模式按照历史顺序展开叙述,“108课纲”的历史课本采用所谓的“主题式教学”,彻底打乱了台湾历史的时间顺序,并且用所谓的“多元族群社会”这个概念来概括台湾历史的全部内容,又以“文化交流”“社会运动”“人群迁徙”等“主题”来取代台湾历史的内在逻辑和两岸历史的紧密联系。意图在于借助文化宣传鼓吹“两国论”,歪曲台湾学生的民族观念,导致台湾青年对自己的归属感到迷茫。

台湾师范大学官网_台湾师范大学_台湾师范大学是几本

去年12月,台湾举办“台岛教改30年整体检”新书发布会。台北市第一女子高级中学教师区桂芝严厉指责“108课纲是30年教改导致灭台的最后一环”,所谓的“多元学习”变成胡乱射击,选修课程因考试不涉及而变得毫无价值,自主学习沦为漫无目的的瞎忙。她明确表示,30年教改是一场无法挽回的浩劫,“108课纲更在持续加剧、扩大这场浩劫”。台岛“中华语文教育促进协会”秘书长段心仪发表文章指出,民进党当局将教育当作工具,完全无视未来世代的发展潜力,也不关心岛屿的发展前景乃至安全状况。

台岛中时电子报的评论指出,中华文化在中国人聚居地一直存在,岛内有些人批评或怀疑大陆现在弘扬中华文化的目的,这种态度完全没有必要,大陆推行改革开放,经济快速发展,国际影响力显著提高,同时民众对精神层面的追求日益增强,文化产业也蓬勃发展,全力增强中华文化的吸引力是自然而然的结果。大陆的文化产品抵达台湾之后,民进党方面将其看作是“文化上的联合”,甚至将其提升为“安全隐患”,这种做法不仅限制了自身的视野,也抹杀了中华文化在连接两岸方面的重要意义。

台湾媒体观察到,英国泰晤士高等教育机构去年秋季公布了2025世界大学排名,台湾地区的大学在其中位列第一,不过仅排在了第172位,相较于前一年下降了20个名次。同汉语区顶尖学府相比,中国大陆清华大学位列第12,北京大学排第13,新加坡大学居第17,南洋理工大学位于第30,香港大学第35,上海复旦大学第36,香港中文大学第44,浙江大学第47,上海交大第52。台岛《旺报》刊载社论指出,此项评比向台岛发出三点警示:其一,早先能与北大、港大及新加坡大学比肩的台大,如今在全球竞争中已明显落后;其二,高等教育曾是带动台岛现代化的关键力量,现在却显现出衰败迹象;其三,台岛社会对此事漠不关心,相较前两者,这或许才是更严峻的症结。该文章指出,由于民进党推行“反中”理念,中华文化在台湾地区受到“非中国化”的影响而逐渐式微。出于政治斗争的目的,他们牺牲了文化的多元性,将原本的“台湾文化属于中华文化范畴”的说法,扭曲为“中华文化属于台湾文化范畴”。为此,当局修改教材内容,剔除古典文学,歪曲历史事实,鼓吹摒弃中华文化,这种做法虽然文化本身没有高下之别,却导致台湾民众视野狭隘。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