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提的,有关进一步强化两岸基础科学沟通与协作的提案,已被收到。经过研究,并且综合吸纳中央台办、教育部、财政部、自然科学基金会的看法,现在作出如下答复:
增进两岸科学技术方面合作和交流,对提升中华民族科技水准、提高中华民族于国际科学界影响力有着极为关键积极意义 。于经济全球化以及创新驱使发展大背景情况下 ,两岸科技交流、两边合作步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 。
两岸科技跟产业各有各的优势,各有各的特点,在研发跟创新方面,在技术引进以及成果转化方面,在人才培养方面,还有高技术国内外市场开拓等方面,互补性非常强,合作与交流有着巨大的潜力,有着广阔的前景。大陆已然建立起比较完整的科技体系,拥有数量众多的优秀人才,在一些基础研究领域以及高技术领域形成了具备世界水准的自主研究力量,具备了创新的基本条件,对台湾很有吸引力;台湾岛在吸引外来技术方面,在面对国际市场进行再开发方面,在科技与产业、科技与市场的结合上,走出了属于自己的道路。两岸对于进一步去发展以及扩大相互之间科技交流与合作的呼声逐渐变高,而且是不约而同地将焦点聚集于科技创新这个主题,表明创新合作实乃两岸的共同需求,其中在基础科学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显得格外突出。近些年来,科技部处理对台工作一直依据中央对台工作的精神以及相关政策,在中央台办的指导之下,会同中央有关部门积极去开展两岸基础科技领域的交流与合作,进而取得了积极的成效。
一、拓展和丰富两岸科技交流平台,提升两岸科技合作水平。
(一)海峡两岸科技论坛

是由科技部海峡两岸科学技术交流中心以及台岛李国鼎科技发展基金会来主办的,该活动是由科技部以及台岛科技主管部门一起主导的,其为每两年举办一届的“海峡两岸科技论坛”,此论坛已经于北京、台北、西安成功举办了3届,在举办期间,两岸科技主管部门的主要负责人都出席了该论坛,并且还做了主旨报告台湾科技大学,每一届论坛都会围绕着两岸共同所关注的科技问题去开展研讨,研讨侧重在两岸所关注的基础研究领域,在会后会形成用于推动两岸科技交流与合作的共同建议,以此对未来两岸科技的交流与合作提供指导。
(二)两岸产业技术前瞻论坛
定位是两岸产业技术交流与合作的“两岸产业技术论坛”,是由科技部海峡两岸科学技术交流中心以及台岛工业技术研究院共同主办的,它已经成功举办了4届,成为了两岸产业界人士针对产业技术交流与合作的开放平台。在2015年,经过科技部与台岛经济主管部分的协商,“两岸产业技术论坛”被更名为“两岸产业技术前瞻论坛”,它被提升为两部门定期交流的固定平台,并且是由大陆与台岛轮流举办的。
(三)海峡两岸产业科技交流论坛
因中国科学院与人宝岛工业技术研究院相携手共同发起且主办的“第五届海峡两岸产业科技交流论坛”,于二零一五年九月在南投顺利成功举办。此回会议围绕生技医材、环绕绿能环和聚焦先进制造这三个方面生成主题。参与会议的代表涵盖中科院、工研院、高校以及地方相关企业的代表,会议规模大概约有一百人。透过持续性举办院级论坛,中科院和工研院之间的合作伙伴关系得以加深,于会议期间达成了好几项关键共识,其中涉及的有,院级领导进行相互访问,两院合作资助计划会得到持续扶持,院级论坛将交替召开,所级人员展开互动交流,以及在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层面开展合作等等 。

(四)两岸三院信息技术研讨会
长期以来,中国科学院,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还有台岛“中研院”,在信息技术开发与应用领域,存在诸多共同关注的主题,自2002年起,三院就以举办“两岸三院资讯(信息)技术应用与交流研讨会”这种形式,开展了跨学科的信息化研究交流活动起步网校,其目的在于,为两岸的科学家,尤其是信息领域的专家,在信息技术应用以及信息资源分享方面,提供合作交流平台,以此推动两岸科技界在上述领域的合作。
(五)两岸学术交流研讨会
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台岛李国鼎基金会一同资助召开的两岸学术交流研讨会,其中涵盖为联合资助做前期准备工作的学术准备会,还有处于在研合作研究项目之时的中期研讨会, 加上合作研究项目完成后的结题交流会。自2008年开始,两岸联合举办的涉及不同领域的学术交流研讨会达33次,自然科学基金会为此所提供的资助金额是298万元。两岸科学家呈现出积极踊跃的状态,参会的人数达到百余人次那么多。学术交流会,是由自然科学基金会跟李国鼎基金会联合组织而成的,已然变成了两岸科学界交流以及沟通的关键平台,针对推动两岸合作发挥出了积极的作用。
教育部十分积极地去推动两岸高校展开各学科方面的学术交流活动,举办专题学术会议,举办专题学术研讨会等等。在2015年的时候,教育部直属高校总共举办了两岸各学科的学术论坛,举办了会议,举办了研讨会活动达到54场次。

二、加大对台科技合作的战略投入,密切两岸合作关系。
(一)科技部与台岛有关部门联合资助研发项目
从2012年开始,科技部跟财政部一同设立了港澳台科技合作专项,该专项的总额度是2000万,自2014年起,港澳台科技合作专项的总额度增长到3000万。在2014年,科技部和台岛科技主管部门合作,对农业食品安全技术领域进行支持,同时,科技部还和台岛经济主管部门合作,在LED和5G领域开展让双方共同资助研发项目的工作,目前进展情况颇为顺意。2015年,依照中央财政科技计划管理改革的统一部署安排,港澳台科技合作专项被纳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予以统筹整合,面向港澳台的科技合作专项不再独立设置。科技部同台岛科技主管部门展开了2016年度防灾减灾领域的合作,与台岛经济主管部门开展了2016年度生物医药、5G领域的合作。接下来,科技部会持续发挥科技创新的引导范例作用,助力两岸科研机构、大学还有企业联合开展研发项目合作,充分调动两岸科学家参加科技合作的积极主动性。
(二)中国科学院与台岛有关部门联合资助研发项目
2015年年度,中国科学院与台岛工业技术研究院首次联合资助5个两岸合作项目,中国科学院出资100万元人民币台湾科技大学,台岛工业技术研究院出资500万元新台币,二者共同支持推动项目合作所需开展的人员交流活动,进而有效推动双方在先进制造与能源环保领域的合作。

(三)自然科学基金会与台岛有关部门联合资助研发项目
2008 年的时候,自然科学基金会跟台岛的李国鼎基金会达成了协议,进而联合去资助海峡两岸科学家开展合作研究 。从 2008 年开始以来,双方在地震、台风领域,生物多样性、光电材料以及热带病医学领域,光电医学、水产生物资源领域,还有应对老龄社会的管理研究领等 8 个领域发布了联合资助申请指南 。在 2008 - 2015 年期间,自然科学基金会同李国鼎基金会联合资助研究项目 56 项 ,基金会总共资助了 8524.7 万元 。
2011年12月1日,自然科学基金会与福建省人民政府一同设立了“促进海峡两岸科技合作联合基金”,这份联合基金第一期协议执行的时间段处在2011年至2015年,总的资助金额是1.5亿元,此联合基金所涉及资助的领域涵盖新能源新材料、水产生物资源研究、人口与健康、农业、资源与环境、电子信息那般的范围 ,在2012 - 2015年这个时期以内一共资助了68个项目共计16765万元 。
三、加强青年人的交流与合作,推动两岸协同创新。
2011年起,中国科学院设立了“台岛青年学者访问计划”,至今顺利实施5年,本年度,共有40位出色台岛青年学者通过申请到中科院研究所进行开展为期6至12个月的科研工作,此后,“台青计划”获得台岛科技同行关注,渐生一定影响,越来越多台岛年轻科研人员期望赴美开展科研工作以及合作,部分获选者在工作期满后提出留下继续开展工作并已获支持 。
从2014年开始,在中央台办的指导之下,科技部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开展了“台岛大学生暑期中关村科技园区实习活动”,每年都会组织20多名台岛大学生去到相关单位,进行为期1个月的实习,这一活动得到了台岛大学生以及实习企业的广泛称赞。

其四,促使两岸的科技园区相互推动合作,让孵化器也参与其中,大学园区同样要开展合作,进而设立两岸科技合作交流基地。
针对两岸科技合作区域布局,中央台办与科技部共同对其进行批复,之后在沈阳、南京、武汉以及成都陆续设有4个海峡两岸科技工业园,历经10余年的发展时间,园区已然具备了较为可观的规模,变成了台资高技术企业落户大陆众多区域之中的核心区之一。为能够落实国务院所发布的《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科技部先是批复且同意在厦门建设对台科技合作与交流基地,接着又批复同意让福建省建设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合作基地 。
当下,在中国内地,已经有四百多所高等院校,和台湾岛那边的一百多所高校,签订了校际之间交流合作的协议,交流所涵盖的内容,持续在充实,合作的层次,也持续在提升。与此同时,教育部十分积极地去支持那些具备条件的部属理工科院校,和台湾岛地区的高校以及研究机构,共同建设两岸科技合作交流的基地等等 。
另外,中国科学院把两所海峡两岸科技交流基地设立在了福州以及厦门。中国科学院的研究所跟台岛“中央研究院”的研究所、台岛大学还有清华大学等高校开展了有针对性的交流,并且签订有交流合作的相关协议。
感谢您对科技工作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