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才子毕业成“无业游民”一声“老师”

留学资讯2024-04-20 21:14:34佚名

2003年7月,吕步轩穿着背心、短裤、拖鞋,一脸困倦地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摆案板、打扫卫生、摆放设备、称重送来的猪肉、付款、剔骨,一切都和平常一样。

上午十点左右,一辆红色面包车停在吕步轩肉店不远处。 车上的几个人并没有立即下车,似乎在等待着什么。 良久之后,三人下了车,直接走到了吕步轩的面前。 其中一人递出一根香烟:

“陆老师您好,我们是西安电视台的,想对您进行一次专访。”

北大优秀毕业生沦为“无业游民”

被称为“老师”,吕步轩感到非常尴尬。 这么多年来,还是第一次有人这样称呼他。 他连忙摆手表示买不起。 叫他“屠夫”还好,叫他“大师”就算是恭维了。

三人不再客气,随意的在某处坐下,向吕步玄说明了来意。 原来,电视台准备拍摄一部关于大学生就业的专题片。 不知道从哪里得知了吕步轩的情况,希望他能够配合和支持。

三人边唱边轮流,不厌其烦地开导吕步轩,帮助他从交警队取回被扣押的摩托车。 吕步轩这才愉快地接受了采访。 接下来的两三天,吕步轩白天依然营业,电视台拍摄素材。 下午,他关上门,一起回老家,寻找吕步轩的老师和同学。

经过编辑整理,西安电视台播出了《昔日北大学生,如今的卖肉商》专题报道。 节目播出后,《华商报》进行了连续报道,彻底将吕步轩推上了风口浪尖。

一时间,大街小巷都在议论曾经的北大第一状元吕步轩如何成为“卖肉的屠夫”。 吕步轩店前人流量很大,大家都来看这位北大才子卖猪肉。

随着节目采访的次数越来越多,吕步轩的经历逐渐被人们所熟知。

图片| 吕步轩和他的北京大学毕业证书

1984年,吕步轩高中毕业。 尽管他的高考成绩位居全校第一,远高于高考成绩,但他相信自己仍有潜力,主动放弃了就读西安师范学院的机会,选择复读。 第二年,吕步轩以531分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北大学生卖猪肉,在陕西长安县排名第一。

得知结果后,村里敲锣打鼓,村民们争先恐后地互相转告。 吕布轩的父亲更是一改小气的脾气,割肉酿酒,在家摆宴招待客人北大学生卖猪肉,一连几天。

带着简单的行李和家乡长辈的期望,19岁的吕步轩登上了北上的火车。 初到北京,吕步轩不忍路途劳累。 放下行李后,他匆匆赶到天安门广场,拍了一张照片,连同一封家书寄回家。

吕步轩的很多同学都来自城里,视野比他更广阔。 宿舍里讨论的很多话题,吕步轩都说不出来。 为了“赶上”别人,吕步轩大学四年在宿舍、食堂、教室里过着三点一线的生活。 除了上课之外,他还花时间去图书馆并参加各种讲座。

和所有学生一样,吕步轩也觉得自己是天之骄子,走出象牙塔后一定能成就大事。 但他万万没有想到,毕业后的生活会如此坎坷。

大学毕业后,有学校曾邀请吕步轩,但由于他想干一番大事业,他果断拒绝了。 他想,如果他想当一名老师,当年就可以去师范学院,那为什么还要复读呢? 一年后考入北京大学。

图丨吕布轩年轻时

最后,吕步轩的派遣证书被颁发给西安市人事局,参与二次分配。 本来人事局打算把他分配到市教委,再到区教委,最后到中学教书。 但吕步轩却不愿意接受这样的安排,希望能与其他单位协调。

一次阴差阳错,吕步轩被调回长安县老家,进入县柴油机配件厂工作。

从此,吕步轩的读书梦彻底破灭。 到柴油机配件厂报到后,吕步轩被分配到下属造纸厂上班。 短短几个月的工作时间,吕步轩的写作能力就得到了充分的展现,他又被调回柴油机配件厂。

后来,吕步轩调到长安县计经委,负责为单位撰写材料和县内多篇经济文章。 这样生活了三年,吕步轩平静的心被搅动了。

1992年,计经委为职工修建福利住房。 设计图是吕步轩向清华大学的朋友请来的。 原设计费7万元,现仅1.5万元。 当时吕步轩满心欢喜,以为自己也能得到一个房间了。 但由于他与配件厂的关系,他无法享受配房待遇。

这件事让吕步轩非常沮丧。 不久后,计经委为下属企业负责人修建了福利房,但吕步轩仍然没有收到。 想到自己干了最累的活,却得到的却最少,吕步轩心里很生气。

后来计经委改革,吕步轩被分配到工业局。 一位副厂长带着十几名临时工跳进了“出海”的浪潮,吕步轩也成为了潮流引领者。

图片丨吕布轩旧照

他先是当了一家化工厂的负责人,但他生产的产品根本卖不出去。 后来,他成立了装修队,带领同村农民用工厂的产品进行装修。 结果,他的收入只能勉强维持一家人的生活。

无奈之下,吕步轩要求返回机关,却始终没有得到回应。 昔日的北大第一状元、天之骄子,如今成了事实上的失业流浪者。

被迫走上卖肉之路

没有工作的那段时间,吕步轩几乎是在绝望中度过的。 我一整天都呆在家里没有出去。 一天只吃一顿饭,然后躺在床上想了想,不知不觉就睡着了。 后来,为了排解绝望,吕步轩开始通宵喝酒、打麻将、赌钱。

就这样过去了两年,妻子因此与他离婚,但吕步轩不为所动,“安慰”自己可以靠打牌谋生。 当时,吕步轩只有一个念头。 “读书改变命运”这句话成了他最大的笑话。

图丨吕布轩看上去略显颓废

离婚后,吕步轩需要热心人士的帮助。 经人介绍,吕步轩结识了第二任妻子,并生下了一个女儿。 为了养家糊口,吕步轩在妻子的建议下决定卖猪肉。

经过一系列的市场调查,我们请了一位杀猪卖肉的师傅购买工具和设备。 吕步轩的肉店终于开业了。 为了多赚几分钱,吕步轩每天凌晨两点骑着自行车到20公里外的西安去买肉,向师傅一步步学习切肉技术。

吕步轩,一个没有体力的弱书生,被强行训练成为砍伐扭扭的专业人士。

但毕竟没有人是完美的。 吕步玄虽然很感激师父的教诲,但是没过多久,吕步玄就觉得师父卖肉不太行,于是亲自上阵,成为了首席外科医师。

因为吕步轩坚持不卖劣质肉,所以宁愿多增加一两毛钱的成本,也不愿买好肉。 另外,吕布玄做生意也很老实,从来不缺卖肉。 因此,吕步轩的肉铺很快就名声大噪。 当他起身时,附近的人都来找他卖肉。

连续两年亏损后留学之路,吕步轩的“眼镜肉店”终于在2002年开始赚钱,一年就赚了4万多元。 当时长安有100多家肉铺,大多数一天只能卖两头猪,而吕不宣却能卖七八头猪。

图丨吕步轩工作时的旧照

虽然赚到了钱,但吕步轩内心的压抑却始终没有消散。 除了鼻梁上的眼镜,吕步轩极力与“文化”保持距离。 从北大带回来的八箱书,他从来没有读过。 当他去书店和报摊时,他只买香烟和酒,不买报纸。

父亲住在离他二十多里的乡下,吕步轩却常年很少回去。 他生怕村民们看到了,自己和父亲都会难堪。 卖肉的时候,吕步轩从来没有说过自己是北大毕业的。 他怕给北大丢脸,总是在别人面前装作不识字。

吕步轩就这样平静地生活了好几年。 直到西安电视台准备拍摄宣传片时,他才无意间得知了北大状元吕步轩的困境,并对他进行了专题报道。

当时因为节目播出较晚,实际上并没有引起太大的反响,但却为其他媒体提供了新闻线索。 《华商报》率先连续报道了吕步轩的故事。 于是,吕不宣被推到了风口浪尖,无数的嘲讽和蔑视席卷而来:

“北大毕业去卖猪肉是不是更好?读那么多书有什么用?”

甚至有人直接称吕步轩为“北大屠夫”。 这四个字如同钢针,深深刺入吕步玄的心。

图丨在档案局工作的吕步轩

大量媒体报道和舆论哗然,引起社会讨论。 随后,当地政府按照吕步玄的意愿将其分配到当地档案馆,负责编修地方志。 吕步轩终于成为了一个有条理的人。 接下来的五年里,他把肉店留给妻子打理,自己则在办公室里摆了一张床。 当他写累了的时候,他就睡觉,醒来后继续写。

在期刊编撰工作中,吕步轩是单位的绝对主力,完成了三本书。

一次偶然的机会,吕步轩结识了北京大学大四学生陈胜。 陈胜也是从政府机关开始自己创业的。 他先经营一家饮料公司,后来创立了自己的土猪品牌,规模变得很大。 陈胜听说吕步轩一天能卖十几头猪,立即邀请他去广州。

两个同样毕业于北大、后来选择卖猪肉的“猪肉佬”一见面就一拍即合,决定联手创办“屠夫学校”。

四十多岁时,吕步轩再次走出体制,进入“屠夫学校”成为一名教师。

“读书无用论是最大的谎言”

2011年底,45岁的吕步轩带着用四个月写成的《猪肉营销》讲义南下广州。 来之前,吕步轩花了近60万元买了一套房子,还买了近100平米的新店面。

就这样,吕步轩名下就有了两家商铺,两栋房子。 自从进入体制工作以来,吕步轩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过着平凡的生活。 而成为“屠夫学校”的老师,也并非只是吕步轩的一时兴起。

图丨吕步轩(右)与陈升

当时,陈胜虽然经营着广州最大的猪肉连锁店,但专业切割工却极其短缺。 吕步玄恰好在这方面有经验。 两人一拍即合,决定开办学校来解决这个问题。

除了学习专业的猪肉雕刻技术外,“屠夫学校”还要求学生学习许多与营销和管理相关的课程。 毕业后,有的学生走上专业岗位,有的则承包了自己的连锁店,当了小老板。

随后,吕步轩还提出公司招聘高学历人才,“年薪10万元招聘研究生卖猪肉”的消息成为热门话题。 但人们不知道的是,初入公司的年轻人必须先去“屠夫学校”磨练技能。 无论处于什么岗位,都得从最基本的猪肉知识开始。

凌晨三点,这些年轻人开始了忙碌的一天。 许多人第一次接触刚宰杀的生猪,都恶心得想吐。 培训结束后,大家还要到展台提问、提出建议。

吕步轩对自己的斩法非常有信心。 无论顾客想要什么部位的肉,他都可以通过刀的移动把它做得恰到好处。 三公斤以内的肉他不需要称。 他们都杀猪卖肉。 吕步轩比一般的“猪肉佬”有更高的学历。 有很多问题即使是做了多年的老屠夫也无法回答。

同时,吕步轩也很喜欢思考市面上的注水猪肉。 对于市场上的注水猪肉,吕步轩亲自去了屠宰场,翻书查找资料。 他发现很多猪肉并不是充满了水,而是猪在屠宰过程中产生的应激反应,使得猪肉看起来就像充满了水。

图丨一丝不苟的吕步轩

找到问题的症结之后,陆步轩开始寻找解决方案,以大幅降低公司出现此类问题的几率。

此外,吕布轩对猪肉的品质要求极其严格。 没有什么问题的时候他就会去摊位检查。 如果有问题,他会立即致电相关负责人。 他将在清晨穿越广州,亲自观看屠宰场将生猪变成肉的全过程。

北大毕业生的身份就像是枷锁,压在吕步轩身上十几年。 2013年,吕步轩受邀回到北京大学演讲。 他甚至直言自己给母校带来了耻辱,给同学们树立了反面教材。

但这一次,媒体和社会对吕步轩的包容度要高得多。 毕竟他已经靠卖猪肉出名了。 他不仅编写教材、出版书籍,还将公司经营得井然有序。

2016年北京农展上,吕步轩在公司展位上设置了新的书签礼品。 很快公司进军电子商务领域。 吕步轩在发布会上的讲话引来全场热烈掌声。 记者不禁感叹:

“果然,吕步轩是一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猪肉专家!”

2018年,吕步轩的公司年销售额达到18亿。 次年猪肉价格飙升,吕步轩成为亿万富翁。 不过,吕布轩一家人却一直保持低调,生活十分俭朴。 工作之余,吕步轩还经营着自己的自媒体账号,意外地以独特的风格成为了“网红”。

图丨吕步轩重返北大讲学

对于“吕步轩现象”,北大老校长其实早就回应过,称北大毕业生卖猪肉并没有什么问题。 小工作并不影响个人远大理想。 北大能出政治家、科学家,也能卖猪肉。 大家都一样。

多年来,北大的文化熏陶和思想教育一直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吕步轩。 这个曾经“以卖肉为耻”的北大人才,现在可以站出来说自己是“猪肉佬”了。 几十年来的坎坷人生,让吕步轩感慨万千:

“北大教会了我知识和思维方式,正是因为这样,我才能在猪肉行业走上巅峰。如果没有这个教育背景,我今天可能还是一个小屠夫,所以读书是没有用的。” 最大的谎言!”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