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位次是对学术水平的一次全面衡量,尽管衡量方式未必十分公正,不过依旧作为众多学子择校升学时的重要参考凭证。
浙大、浙工大省内前两名保持稳定,无可撼动
软科近年发布的中国大学榜单表明,浙江省内排名靠前的两所高校位置一直很稳固,它们分别是浙江大学和浙江工业大学。
浙江大学是顶尖的985大学之一,浙江省高等学府中的杰出代表,整体实力十分雄厚,经常在国内和省内名列前茅,其全国排名仅排在清华与北大之后。
浙江大学已经具备稳固的整体水平,基本稳居顶尖行列,其位置不会出现显著下滑,也很难取得重大进展。但该校凭借自身努力,与省内其他大学形成了明显距离。
浙江工业大学并非双一流高校,不过该校是力争进入“双一流”的候选单位贝语网校,整体水平持续在国内保持顶尖行列,并且不断进步,今年已经跃升至全国第62名。
浙江工业大学同浙江大学之间存在将近六十名的距离,不过它并非双一流院校,即便如此,获得这样的成绩也相当不易。根据软科公布的资料,该校今年在全国非双一流大学里占据了领先地位。
宁波大学省内“老三”位置失守
浙江高校中排名第三的位置变动频繁,宁波诺丁汉大学曾占据过这个位置,温州医科大学也曾经位列第三,不过宁波大学获得第三名的次数最为多。
宁波大学属于浙江省的重点高等教育机构,被纳入国家一流大学建设名单,在2023年和2024年的相关榜单里,该校始终位列浙江省内高校第三梯队,不过到了2025年,宁波大学失去了省内第三的位置,虽然其全国综合排名保持稳定,依旧排在第78位,但省内排名却被宁波诺丁汉大学明显超越。
宁波诺丁汉大学是一所联合办学的学校,它的排名起伏十分剧烈,可以用“大幅波动”来形容,该校在2021年曾经进入全国百强之内,但这种情况并未持续太久,随后的三年时间里它一直位于第一百名之后,到了2025年它又有了显著的进步,从去年的第113位提升到今年的第76位。
温州医科大学反超浙江师大,杭电处在前百强危险边缘
浙江省内排名全国前百强的大学中,除了温州医科大学、浙江师范大学和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这三所,它们并非985或211工程院校,不过这些年一直稳定在前百名区间内,只是每年在国家和本省的位次会有些许变化。
省内第四第五第六的排名时常调整,但基本稳定在温医大浙师大和杭电这所高校之间。
浙江师范大学去年在全国的排名是第88位,今年则下降到了第92位,排名被温州医科大学超越,该校的全国排名已经上升到了第80位。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在2023年的排名击败了温州医科大学和浙江师范大学,不过近些年一直担任着浙江高校全国百强名单的“看门人”宁波诺丁汉大学排名,这所大学徘徊在全国百强榜的边缘,倘若稍显松懈,便有可能被挤出前百名单列。
温州肯恩大学异军突起,两年疯狂上升超200个位次
全国前200强高校中,有三所院校的位次提升最为显著,其中宁波诺丁汉大学是其中之一,其余两所分别为浙江工商大学和温州肯恩大学。
浙江工商大学去年全国参考排名是第135位,今年猛增31位,达到第101位,大幅超越了温州大学和杭州师范大学,与全国前百强仅差一名之遥。这种突飞猛进的提升,明显体现了该校在教学质量、科研成就、教师队伍等方面的明显进步。
温州肯恩大学的发展最为惊人,它和宁波诺丁汉大学一样,是合作办学性质的高校,其进步速度如同火箭般迅猛,短短两年间就攀升了200多名名次,2023年位列第369位,到了2024年已跃升至第249位,到了2025年更是前进到第151位。
温州肯恩大学的成长速度非常迅猛,令人感到十分惊讶。最近一两年间,这所学校究竟做了什么特别的事情?或许是在学科安排上有了创新之举,又或者是在跨国合作上获得了重大成就?也可能是人才吸引和教育方面有独到之处?这些疑问,让人们对这所学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向往。
从人文环境的角度审视,这种迅猛的进步同样展现了当今教育界对于跨国界、多样化联合教育途径的深度探索和热烈向往。在全球一体化的大趋势下,联合教育途径使大学获得了更丰沛的要素和更宽广的平台宁波诺丁汉大学排名,也为塑造具备全球眼光和强大竞争力的专才提供了优越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