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大学深化本科专业内涵建设,优化专业结构促提升

留学推荐2025-09-17 15:06:27佚名

河北新闻网报道 学科是大学培育人才的根本载体和核心组成,学科水准与布局,直接关联大学对经济社会进步的支撑作用,直接关系到大学培育品德、塑造人才的成果。为了持续改进大学本科学科布局,更加有效地响应国家经济布局的重大变革和行业更新换代、国际合作倡议、区域一体化进程、特定区域开发计划、城乡统筹发展等关键战略部署,河北大学秉持创新驱动、均衡协调、生态友好、对外联通、共同繁荣的指导原则,遵循卓越发展的核心标准,持续加强本科学科的核心内涵,精心打造并巩固优势学科,全面提升学校本科教育的整体质量。

加强“招生-培养-就业”联动,加入本科专业结构优化

河北大学持续推动“融通”教育创新,健全工作体系,构建了本科学科设置的准入规范和退出流程。对于录取分数线不高、学生就业情况不理想、教学设施落后、学科水平评估不达标的院系,要严控其增设新学科;针对那些真正契合社会经济发展、教学资源丰富、人才培养效果出色的学科,应在招生名额分配和硬件设施投入上给予重点扶持;对于社会需求不足、教学条件欠缺、教育水平难以保障的学科,应采取削减招生规模、暂时叫停招生、分年招生直至取消学科的做法;若某院系自愿决定裁撤现有学科,可以优先获得增设本科学科的机会。

过去五年间,学校立足2015至2021年期间各本科专业的招生、就业及转专业等多维度数据,通过系统分析,持续完善专业布局,先后四次发布《河北大学本科专业动态调整数据分析报告》(2018-2021年版本),据此提出专业调整方案,促进专业体系优化升级,全面掌握专业发展现状,强化专业准入与退出管理,健全专业结构动态调整流程,逐步构建契合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专业体系,分批次暂停了教育技术学、朝鲜语、俄语、法语、葡萄牙语、网络工程、公共事业管理、政治学与行政学、生物医学工程、工程力学等10个专业的年度招生,最终取消了网络工程、信息与计算科学、工程力学、生物医学工程、标准化工程、政治学与行政学、教育技术学、汉语言、朝鲜语、电子信息工程、生物工程、市场营销、公共事业管理等13个本科专业,同时增设了口腔医学、人工智能、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智能医学工程、智能建造等5个新专业。

以“一流本科专业”建设为引领,推动本科专业内涵发展

河北大学依据社会进步的要求河北大学招生办,周期性地拟定和修正本科学科发展蓝图。秉持“扶强、育优、控弱、助新”方针,凭借核心学科、强势学科,促进特色学科的建设和进步,维持学校综合竞争力,集中力量打造新学科和其他学科河北大学招生办,确保人才培育水准。分配专门项目资金,真正提升本科学科的核心质量,强化学科管理及考核,打造国家层面、省级层面、院校级的一流本科学科,以一流学科发展及学科认证为方向,推进学科核心质量提升,促进全校本科学科整体进步。该校现有24门国家级一流本科学科,另有22门省级一流本科学科,2门入选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1门入选国家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3门本科学科获得教育部工程教育认证,临床医学本科学科获得教育部医学学科认证。

实施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完善协同育人工作机制

河北大学遵循精准定位、彰显特质、完善机制、注重应用、联合培养的基本方针,立足社会进步与学子成长需要,借助国家级一流学科、卓越人才培养项目的带动作用,整合校内外的丰富优质资源,形成了科研教育联合培养、卓越人才系统培养以及基础学科精英培养的多样化人才培育途径。在培养人才、设置专业和课程时,必须以社会需要和就业为目标,寻求学院间合作的新方法,借助学院间的教学研究平台等途径,开发跨学院的综合性课程,组织跨学院的实践项目,包括实习、实验以及毕业论文等。成立跨院系合作实验小组,组建“资深顾问团”,负责实验小组成员的遴选、评估和指导工作,汇集了各学科领域的优质教学资源,研究和构建了学科交叉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强化了跨院系合作双学位实验项目的实施进程,增强了毕业生融入社会和职场的能力。此外要提升主副修双重学位的培育质量,新方案将采用更便捷自由的选课机制,让学生能够选择副修双学位的课程,逐步降低学生学习的负担,增加主副修双学位的通道,增强综合型人才的培养效果。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