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份的二十六日那天,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举办了一场面向公众的活动。根据相关说明,这所大学今年招收新生的总名额为五千三百人,这个数字比上一年多了百分之一百。广东省普通高中招生名额共计4234人,这个数字占据了全部招生计划的79.89%。具体分配如下:其中130个名额用于省内农村及贫困地区,被称为“地方专项计划”;1780个名额分配给普通类(历史)考生;2208个名额分配给普通类(物理)考生;116个名额给艺术类考生。另外,在外省的招生计划为953人。除此之外,还有保送生招生项目,以及对内地新疆高中班和新疆少数民族预科生的113个招生名额。
今年广外汉语言文学专业启动了针对教师职业的招生项目。目前该校设有三个师范类培养方向,具体包括英语、汉语言文学以及汉语国际教育。这些师范类方向的年度招生指标总计304人,并且所有相关专业的招生都安排在本科录取阶段进行。
招生专业和院校专业组
广外历经五十余载演进,已构建起语言类学科与其他学科并行并进、多元学科与多种语言协同且能长久延续的学科体系。该校目前设有六十八个本科招生方向,涵盖文学、经济、管理、法律、工程、理学、教育、艺术八个学科门类。外语类学科数量达三十门,包含二十八个不同的语言种类,所设专业课程已完整覆盖二十一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地带,外语学科的综合实力稳居全国前三甲,是华南区域语言种类最为丰富、外语专业人才最为汇聚的高等学府。
今年有67个本科专业安排招生名额,广外在广东省的招生名额分配里,只有艺术类不涉及物理和历史科目,需遵照上级规定另行设立院校专业组,其余专业则依据物理和历史科目分别设立不同的院校专业组,具体为物理类包含地方专项在内的4个组,历史类包含地方专项在内的4个组。这些院校专业组里面,地方专项计划组专门招收符合要求的农村地区或者贫困地区的考生,政治学类院校专业组规定只有选考了政治这门科目的学生才能报名,其余的院校专业组对于选考的科目没有任何要求。
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成果
广外目前已经获得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资格的有37个,这些专业数量占学校全部68个本科招生专业的比例超过一半,达到了54%。此外,学校还获批了59个省级以上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这个数字几乎占据了学校招生专业总数目的将近九成,具体为87%。在外语类高等院校中,广外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在招生专业总数中所占的比例是最高的。最近,一个负责大学学科评估的机构正式公布了2022年的“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我校有11个学科被评为“A+”,另外有20个学科被评为“A”,其中“A+”学科数量在全国高校中排在第44位,在广东省高校中排在第3位,仅排在中山大学和华南理工大学之后。
新增数字经济专业
这个专业建立在广外应用经济学学科之上,该学科为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学科,它融合了学校国际经济与贸易、统计学、管理学、法学、网络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专业的长处,是一个为现代经济新趋势量身打造的新学科,它属于经济学、管理学、法学、信息科学、数据科学等多领域交叉的前沿学科。
这个学科主要服务于商业领域对数字经济发展研究、数据信息处理、电子商务等方面的需求,致力于塑造品德与才能兼备的学生,他们应怀有深厚的国家情感,具备稳健的心理状态,拥有坚实的经济学知识基础,以及突出的数据解析技能,能够投身于国际数字体系的构建与规范拟定,熟悉数字采购交易、数字传输交易、数字平台中介促进交易等运作方式,拥有合作开拓的意识,能够适应中国经济发展迈向更高层次的优秀人才。
中日韩“亚洲校园”计划培养未来亚洲青年精英
二零一一年,广外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高等学府共同成为首批加入“亚洲校园”计划的高校,并且是参与该计划中唯一一所外语类院校。二零二一年,教育部公布了“亚洲校园”第三期项目的入选高校名单,该校再次获得入选资格。“亚洲校园”计划由中日韩三国政府联合推动,广外与日本立命馆大学以及韩国东西大学开展合作。该校的“亚洲校园”项目采用职业化方式运作,意图依托该校相关学科,培育具备扎实的中华文化底蕴、英语水平突出,并且精通日韩两种语言的人才,这些人还应该拥有崇高的人文情怀,见识广博,能够从东亚的角度审视和应对各类事务,是综合能力很强的人选。该专业每年从全体新入学学生中挑选出20位优秀者,学习期限为四年,采取中日韩三所高校协同教育的制度。最初在国内接受日语和韩语语言教育,接着在日本的立命馆大学和韩国的东西大学完成学业,最后到海外进行学习和实践工作。广外联合日本立命馆大学、韩国东西大学推行的“亚洲校园”项目,分别在中国教育部、日本文部科学省、韩国教育部的评审中获得顶级认可,具体表现为中国评出第一名,日本授予S级认证,韩国认定为优秀等级。
开设国际组织创新班等一系列创新班
学校于2019年率先在广东省高校里启动国际组织人才本科培养的专项工作,2020年获得教育部授予的“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创新实践基地”称号,现在一共设立了“国际经济与贸易”“会计学”“翻译+经济学(全球经济治理)”“法学”四个国际组织特色班级。该创新班运用多种培养方式,包括语言与专业融合教学,国际组织理论与实务结合,本硕一体化学习,以及和国外大学合作育人等途径,旨在塑造出既热爱祖国又放眼全球的人才,让他们掌握国际组织运作和全球治理的专业知识,同时具备卓越的专业素养北京外国语大学招生网,跨文化沟通技巧和领导才能,成为既精通多种语言又专精领域的复合型杰出人才。
学校另外开设了诸多特色项目,涵盖英语语言领域拔尖人才项目、经济学国际化人才培养项目、国际经济与贸易雷恩项目、国际经济与贸易双语国际项目、国际商务创新项目、国际商务CGMA方向创新项目、工商管理国际创新项目、工商管理商务管理创新项目、会计学ACCA国际会计项目、财务管理国际管理会计CIMA项目、金融工程金融科技创新项目、新闻学全媒体国际传播创新项目、数学与应用数学国际创新项目等。
专业录取原则按“分数优先”
针对广东省普通文理科类考生,本校在专业录取过程中遵循总分排序的录取方式,不设置专业志愿级差,具体操作如下:按照考生投档总成绩从高到低进行排名,优先满足排名靠前的考生的首选专业志愿,若该专业录取名额已满,则继续为其检索后续的专业志愿。考生填报的所有专业都没有被录取的情况下,如果同意调剂,会调到有空额且符合相关条件的专业;如果不肯调剂,或者调剂但不符合空额专业条件,就会被退回。按照这个顺序,继续安排排位在后面的考生的专业选择。如果考生排位相同,会优先录取那些学过相关专业基础知识和模块的人。
学生在读期间有两次转专业的机会
为了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和参与热情,学校为达到标准的本科生提供了更换专业的机会。申请转换专业的时间通常安排在第二学期和第四学期。离开当前专业的要求和人数限制并不存在,而进入新专业的流程包括书面测试和口头交流环节。过去两年的数据显示,申请转换专业的学生数量以及最终成功转入的人数都出现了显著的增加,形成了双赢的局面。
在读期间出国机会和资助项目多
二零一一年,广外与联合国签署了合作备忘录,是华南地区首家与联合国签署合作备忘录的大学。这项合作项目,使学生有机会到联合国实习。学校已经和六十个国家和地区的四八六所大学及学术文化机构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有各类学生出国交流项目二百六十个。为了推动学生在大学期间前往国外著名高校深造,学校专门启动了“重点大学发展海外交流计划”,该计划提供最高20万元的资金支持,以资鼓励。每年,本校参与出国留学的学生人数大约在一千多人次,这个比例大约占到每届学生总数的百分之二十。
设立主辅修制,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修读辅修学位
我校的多元化本科教育体系里,主辅修制度是个关键构成,也是塑造具备多种技能和知识背景人才的有效方法。对于学业有余的学生,他们可以凭借主修专业作为基础,在获得许可后北京外国语大学招生网,于大学期间选修其他学科的课程,倘若最终满足特定标准,便有望取得辅修专业的证明文件或者辅修资格。学校现在设有英语、商务英语、国际经济与贸易、会计学、金融学、日语、法学、外交学、软件工程、应用心理学等多项辅修学科,这些学科很受学生喜爱。
设立“微专业”模块,培养复合型人才
学生进入学校之后贝语网校,可以选修微专业课程。微专业课程设置,是针对学业有余的学生,在完成主修学业的基础上,额外学习一个专业方向所包含的六到十门关键课程,目的是让学生掌握该领域的专业基础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符合结业标准的学生,能够获得微专业结业凭证。学校推出微专业培养计划,是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多样化的成长需求,同时也是探索具有广外独特优势的跨学科跨专业人才培养新路径。
创业实践机会多,就业常年呈现“三高”态势
该校是国家级高校社会实践培育创业创新示范点,也是省级大学生创业教育模范院校,担任着大湾区青年创新核心机构的理事身份。每年大约有上千学子参与承办“广交会”“中国-东盟博览会”等重大展会活动。
2009年学校荣获教育部授予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荣誉,2012年又获得国务院授予的“全国就业先进工作单位”称号,2016年广外云山学生勤工助学党支部被中共中央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2021届本科生毕业时已有94.3%的人找到工作,他们入职的单位包括中央国家机关、地方各级政府部门、各类公司以及世界知名企业等。第三方机构在2021年发布的数据显示,广外毕业生的平均薪资为10241元,在全国高校中位列第十,在广东省内排名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