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驻香港特约记者 叶蓝 环球时报记者 陈青青】根据香港头条日报网9日刊文,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当天公布了《2025年世界人才排名》,显示香港此次位列全球第4位,较上一年度前移了5个名次,创下了历史最佳成绩,同时也是亚洲地区的头名。
依据《2025年全球人才指数》,榜首依次为瑞士、卢森堡和冰岛,香港紧随其后排名第四。亚洲其他位列前十的国家或地区还包括新加坡和阿联酋,分别位列第七位和第九位。报道指出,香港在三项人才竞争要素上,连续第二年实现提升。在各项评比中,"魅力指数"的位置前进了8个名次,达到了第20位,"准备情况"和"资本投入及拓展"的名次也各自提升了1个名次,分别来到了第3位和第12位,表现相当不错。在各个具体指标方面,香港的自然科学领域毕业生比例仍然稳居世界首位,金融操作能力排名上升到了世界第3名,同时,企业主管薪资水平和管理学科教育成效均位列世界第5名。
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李家超透露,香港人才竞争力在全球的排名较上一年度前进了五个位次,较前一年度更是提升了十二个位次,这反映出香港特区政府在教育及人才培养工作上的持续投入。他强调,香港是全世界拥有五所以上大学跻身全球百强的城市,并且表示,香港的顶尖学府在不同学科领域里培养出了世界级的科学家和研究型人才。特区政府发言人透露,香港在由国际管理发展学院公布的榜单上位居亚洲首位,这表明特区政府在教育、创新科技以及吸引人才等领域的策略方向正确,并且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他提及,当局着力塑造“港留学”形象,不断加大教育投入,鼓励学校持续改进提升,利用顶尖高校的长处,协助院校增加招生并提升质量,另外实施助学金等多项具体举措,全面吸纳海内外杰出人才和栽培本地专才,加强香港作为全球高等教育中心的地位,响应教育发展战略。
香港的经济学者梁海明,担任丝路智谷研究院的负责人,向《环球时报》的采访人员表示,香港这次的排序,突显了香港在全球化新时代时展现出的坚定战略布局和全面的竞争能力。往后,香港将在经济进步和跨国合作上,承担更关键的任务。从培养教育强国的目标,到融入全球创新体系的环节,香港正以包容和面向未来的态度,促进区域与世界间的紧密联系。
据香港文汇网消息,"留学香港"活动推广效果十分突出。最近在香港立法会教育事务委员会的一次会议上,香港教育局负责人蔡若莲表示,外地学子人数从2022至2023学年时的5万4千5百人,增长到了2024至2025学年时的7万9千3百人。
香港大学理学院院长周强透露,今年9月前,理学院招收了281名非本地学生,这其中包括75名海外学生和206名来自中国内地的学生。香港浸会大学透露,今年新学年大一学士学位课程的非本地生申请已超过1.3万份,其中大约640人被录取全世界最好的大学,相比去年增加了33%,录取的学生来自30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香港理工大学本年度受理的非本地学生入学申请超过二万一千份,刷新了以往的最高记录。香港科技大学透露,迄今为止他们收到的非本地本科申请量将近两万份,也达到了历史峰值。
香港头条日报网另有消息,美国总统特朗普对哈佛大学展开一连串攻势之后,香港八所教资会资助的高校纷纷行动起来,试图招揽那些受到波及的学生。教育局局长蔡若莲于5日公开表示,目前这八所高校一共收到了超过一千三百个相关咨询,并且已经向超过八十名受影响的学生发出了入学许可。
香港劳工及福利部门表示,诸多关乎人才竞争力的指标表明,众多专业人士被香港的商业环境所吸引,公司雇员在本地工作的热情高涨,人才离开本地的现象对香港整体竞争力的削弱作用正逐步减弱全世界最好的大学,公司对于提升员工技能的投入也愈发强烈,这种状况正是令香港能够持续吸引专业人才的关键所在。香港人才在全球的排名持续攀升,有力地证明了各项争取人才的政策已经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成果。统计资料表明,到今年八月尾,香港所有外来人才项目总共接到超过五十二万个申请,其中超过三十五万个获得批准,在那个时间段里,通过各项人才入境计划来到香港的人数超过二十三万。香港政府方面表示,乐于见到杰出的外来人才和他们的家人继续在香港安家,增加劳动力供给,有助于改善人口构成并补足人力资源不足,为本地经济发展不断注入活力。
梁海明谈到,香港在对外交流和国内发展中,应承担更重要的角色,一方面要向世界输出优质的服务和优秀的人才,另一方面要吸引更多国际性的资源和技术扎根此地,通过具体行动,为国家进步提供才智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