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财政部, 印发, 《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和技能大师工作室项目执行计划》的文件
人社部发〔2022〕62号
各地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财政部门:
为全面执行中共中央、国务院的《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以及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的指示精神,依照《“十四五”职业技能培训规划》的安排,需持续推进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技能大师工作室的建设工作,因此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与财政部拟定出台了《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项目实施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贯彻执行。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财政部
2022年9月14日
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为了全面执行中共中央、国务院的《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以及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的指示精神,需要培育出大量技术精湛的人才、技艺高超的匠人和杰出的工匠,依照《“十四五”职业技能培训规划》的具体安排,从2022年到2025年将持续推行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技能大师工作室的创建工作,因此制定此方案。
一、任务目标
2022年至2025年期间,国家将着重扶持超过四百个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养中心,这些中心涵盖新设及现有机构,同时也会支持超过五百个国家级技能专家工作室的建设,以此示范并促进各地方及相关行业企业设立不同层级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中心与技能专家工作室。依据“工学融合、校企协同、典型带动、优质发展”方针,构建包含技术学习、水平认证、竞技比拼、经验分享、匠人文化弘扬等功能的综合性高级技术人才培育平台,主要建立覆盖主要产业领域和关键短缺工种的技术人才培育及推广体系。
二、条件要求
(一)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项目
重点扶持尖端制造产业,新兴战略性行业,以及育幼,医护,养老,家政等基本生活服务领域的国家高级技能人才教育中心,着重增强相关行业急需紧缺工种的优秀技能人才培育工作。各省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机构能够联合财政单位,依据区域产业规划与实际状况,秉持高水准、严标准、重品质、求实效的方针,在若干必备条件之上,拟定具体的项目挑选规范。该规范涵盖两种类型:即正在建设与已建成项目。
新项目必须符合这些基本要求:首先,需要具备出色的管理水平和完善的组织架构,并且要形成标准的培训管理、财务管理等规范;同时要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最近三年内没有受到刑事处罚或联合惩戒记录;其次,培训场地和设施设备需要达到国家建设和安全规范,能够满足每年培训超过两千人的需求。拥有不少于五种职业类别与经济领域急需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方向一致的实践操作环境,需构建数字化管理与服务支撑体系,确保符合国家职业技能要求及职业培训项目规范,同时大力推行具有中国特点的企业学徒制职业培训模式。主动向社会或本领域提供教学指导,接受国家资助的技艺教育项目,负责协调并实施教师进修活动,同时承担教材编写与教学方法研究任务。
已建项目需在2011至2020年间认定的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中选出,并且要符合这些基本要求:首先,必须是省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和财政部门联合考核评估过的,那些管理健全、资金运用安全、高技能人才培养成果突出的机构,具体考核会分阶段实施;其次,要满足新建项目选拔的各项标准。在尖端制造行业、核心竞争性产业以及育幼服务、医疗照护、养老产业、家庭服务这些与民计民生相关的重点行业,已经构建了较为周全的技能人才培育与训练机制,该机制囊括了教学计划制定、教材编写、教师队伍打造、实训设施配置、水平考核评定、技术比武等环节。每年实施培训活动,参与人数超过三千,其中高等级技术人才的数量不小于一千。年度培训达标率超出九成,企业及员工问卷调查的满足程度超出九成。
(二)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项目
该工程需要有稳固的地址和充分的活动环境,时常举办学习、研讨、解决问题、经验分享等事务;需要有健全的规章制度和具体措施并按标准执行;要用心推动技术更新、能力提升和成果转化,同时认真完成现代学徒制的工作安排。工作室的负责人通常需要达到高级技师的专业技能资格,要求技艺高超、操作熟练,并且拥有突出的创新能力和广泛的社会认可度,或者掌握独特的专门技能,并且在推广和延续传统工艺方面有显著成就。各省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机构可以与财政单位联合,依据具体情况来设定具体的选拔条件。已经被评为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的顶尖技术人才,不能以同一机构的名义再次参与申请。
三、项目遴选程序
项目申报事宜由各省区市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联合财政部门共同推进,负责实施项目申报及遴选评审流程。各地区能够依据本地的经济发展状况、产业布局优化以及新兴战略型产业的推进需求,来规划项目的具体分布和数量规模。通常情况下,每个省区市在一年内承建的工程项目总数不可超出五个,这个限额包含新开工建设的项目以及已经实施的项目在内。申报主体须递交《国家层面高技艺人才培养中心项目申请文书》以及《国家层面技能专家工作室项目申请文书》,各区域得依据地方情形增补其他申请文件。
第二项是项目审查工作。省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机构联合财政单位邀请专家开展评估,选定实施主体并公布于众。各地方需构建专家资源库,从其中随机选择审查人员,精准设定评估规范,严谨执行审查流程,严肃维护审查纪律,以此保证审查过程公平合理、公开透明。
(三)实施项目登记,各省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机构、财政单位需将评审结论文件及评审相关文书,包含两个补充材料贝语网校,单独递交给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与财政单位备案。评审结论文件涉及事项有:项目申请状况、评审专家团队构成以及评审流程、评审方式、评审成效、公示状况等。已申报建设项目,必须附上项目建成后的综合评定文件,该文件需涵盖:评定整体状况、项目落成后的实际运作状况、培训效果展现状况、经费支出状况等事项。办理登记的截止日是每年十月三十日,若超过期限未提交,则视为本年度无相关申报。
四、工作要求
务必强化领导机制,省级人社与财政单位需密切配合,合力推进具体工作安排。要设立监督考核体系,对项目进展进行有效指导与评价。同时,要周期性地掌握项目运作状态,归纳优秀做法并加以普及。
要开展整体性检查评定工作,各区域需针对2011至2020年间认定的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养中心及技艺精湛者工作室,分阶段实施系统性检验评估,务必保证到2025年12月前完成全部评定工作。申请项目登记备案之际,须附带提交当年检验评估状况的书面陈述。符合既定工程指标、顺利运作且效用显著的单位,具备申请援助的资格,不符合工程规范、运作中断且无法实现预期成效的,将撤销其项目荣誉。
改善项目资金使用效果。2022至2025年新设的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养中心及技能专家工作室计划,实施周期通常不超过两年,并设立项目成效监管体系。省级人社与财政单位,在项目实施阶段需强化工作引导和检查监督,项目完成后须开展项目审核与成效评估。不符合建设标准或未达成项目预期指标的,需限期修正,若一年内修正后仍无法达标,则撤销项目荣誉。
对项目进行分级并提供财政援助,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养中心及技能专家工作室计划需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联合报备项目建设方案,次年度将依照两部章程实施分类拨款,给予后续补助。通常情况下,每个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养中心可获得三百万元到七百万元之间的资助,每个国家级技能专家工作室则能获得十万元到三十万元之间的支持。国家财政运用就业扶持款项,对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养中心及技艺专家工作室计划给予必要援助,地方行政单位与项目承建方需主动履行项目建设的根本职责,务必强化经费供给。
(五)需健全资金运用规范。国家层面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的补助资金,关键在于添置技能实践设备,改进培训条件,聘请专业导师,设计高技能培训方案项目建设方案,实施教学相关的探究、考核、竞技项目等。国家层面技能大师工作室的补助资金,核心用于配置培训设施物料,推动技能交流与传播。各地区需构建健全的财政资金监管体系,确保资金得到合理运用,严禁挪作他用或截留。项目执行单位必须制定专项经费管理办法,妥善处理项目经费,保证资金安全并发挥实效。
(六)联系方式
1.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职业能力建设司
胡辉(培训基地项目) 010—
尚涛(大师工作室项目) 010—
2.财政部社会保障司
黎明 010—
附件:
1.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项目申报表
2.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项目申报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