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税后平均工资
直截了当来说,该国民众的月均收入为三十万六千二百日元。若从日本所有行业的整体水平来看,男性职员每月能拿到三十七万七千六百日元,而女性职员则能领到二十四万七千五百日元。
日本平均工资多少一月2022
依据日本厚生劳动省发布的《令和3年薪资构造基础统计调查》,该国公民的平均每月所得(指固定发放的现金报酬)为33万4800日元(折合约16724元人民币),减去税费后到手金额大约在25万至27万日元之间(折合约12488元至13487元人民币)。若将奖金计算在内,估算的全年收入为489万3100日元(折合约人民币)。
都说日本人工资高,可你知道日本人的工资到底有多少吗?
日本的普通工薪族的个人平均年收入大概为440万日元左右。
一位日本高校或研究生刚毕业的青年,起薪大约为22至24万日元(税前),每年可获两次分红,总额大致相当于3到6个月的薪资总和,这便是他全年的总收入。
在东京都市圈上班的年轻群体,假如能够入住企业提供的宿舍,无需自行租赁外部住房,那么每月到手接近20万日元的收入,大致可以覆盖日常开销和娱乐活动,然而几乎无法积攒任何存款。
因此钱款的主要出处是各类奖励,购置房产和汽车几乎完全依赖这笔钱,该年龄段的人每年所得大约有三百万元以上。
日本的正式员工才有资格获得公司发放的奖励,非正式的临时工和合同工通常没有奖金,临时工的报酬多按小时计算,每天工作八个小时,每小时的收入在七百到一千日元之间,这样算下来他们每个月的收入大约能达到十七万日元,在日本,年收入低于三百万日元的群体被视为低收入人群。
日本正式员工的薪酬会依据任职时间的增加而逐年提升,由于增幅比较稳定,因此许多日本人在刚加入企业时,便能够预估出自己工作至退休为止总共可以获得多少报酬。
高层以上职位的年薪能到一千万日元,甚至更多,不过这只是少数杰出人士的待遇,普通日本职员获得的报酬都相仿。
我在日本工作了十年,从一家规模较小的公司逐步晋升到一家世界500强企业,在此期间,我想通过微博分享一些个人心得体会。
认为日本薪酬水平高的看法,其实只是基于整体数据的体现。具体到个人层面,像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这些大城市里的知名公司,特别是近年来蓬勃发展的信息技术领域,其收入水平远超日本同行。日本的优势在于整体薪资的稳定性,每年都有薪资调整,尽管近年涨幅有所放缓,但通常每年会发放两次奖金,大致相当于两个月的基本工资。对于能力普通、满足于稳定收入的人群来说,这种制度确实比国内更具吸引力。但是如果你能力超群,才智过人,日本不适合你。
说到价格问题,任何地方都要习惯。在日本领薪水并常住的人,并不觉得费用过分高昂。蔬菜水果,确实不能像国内那样随便丢弃,但若将产品品质和食品安全纳入考量,我认为这是值得的。只要努力工作,什么食物都能负担得起。省吃俭用,也能积攒一笔财富,拥有车子房子不再是空想,即便身处东京大阪这类繁华都市,与北京上海相比,生活也更为舒坦自在。此外,某些高科技制造的商品,特别是日本具备技术领先优势的产品,在日本购买不仅价格公道,而且实际品质确实比中国同品牌产品要更胜一筹。(这些产品是为日本市场量身打造的,因此对品质标准要求极为严格,即便是在中国生产加工)。
最终,倘若夫妻双方在日本均就业,生活应当十分舒坦,尽管日本多数家庭以男性为经济支柱,但此处的参照物是中国,在中国多数家庭其实仍需夫妻双方共同工作维生。
(附上一张东京港区的图片,日本真的很美,环境也是加分项)
我十三年出行期间,向导说明东京地带的通常年薪在四百万左右,当时约合二十一万元人民币,养老钱均值每月二十三万,女性若去世后则可领到十三万(日本女性不工作便无养老钱,主要依靠伴侣的退休金生活),但收入极值之间的差距并不显著,个税及四金的开销比例和我国相仿,大约是收入的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蔬菜以外,食品价格相当低廉。超市里整条烤鳗鱼仅需一两千元。肉类同样不贵。600毫升的可口可乐售价110元,500毫升的依云也是同样价格,牛奶同样如此。日本人补充维生素多依靠各类小药片。吉野家的套餐比国内便宜一两元(按当前汇率计算)。罗森超市八点后冷藏冷冻食品半价,商品种类丰富,抢购速度很快。多数日本人自行前往的拉面店通常点半个蛋和两片叉烧,再添些海带与豆芽,价格在450至550元之间,若要加肥牛,费用则增至600至700元,若消费达到1500元,就能享受到烤鳗鱼等全套豪华菜品,非常丰盛。部分店铺专门迎合中国游客,价格会高出不少,达到1200元,但这些店会将汤底换成猪骨汤或牛肉汤(因为日本人更偏爱味增汤),叉烧等配料也会切得更厚,并且会多提供一份腌萝卜条。特别之处在于,任何店铺无论位于何处,售卖相似商品的价格都保持一致。即便是富士山上的拉面,价格也毫无差异。以优衣库为例,其服装价格比国内低百分之二十至三十。此外,众多百元店所售小商品品质相当出色。然而交通开销和停车费用却极为高昂,大约是我们这里的四五倍。至于出租车,价格更是高得惊人,京都地区每公里收费高达160日元。据了解,中国游客创下了日本出租车费用记录,常常乘坐旅游大巴。我2016年去冲绳时,从那霸到美国村,打车费用高达4300日元,具体行驶距离记不清了,大约在20公里左右。在日本,一个人居住,如果不租房的话,生活相对舒适。但若结婚,除非与父母同住,或者有婚房,否则生活会比较辛苦,特别是女性婚后若不工作,经济负担会非常重。这个现象也是造成当下日本民众对婚姻生育持消极态度的原因。人口减少是经济低迷引发的后果,并非其起因。
从日本人的西瓜食用习惯来看,他们吝啬到了极点。究其原因,日本国土空间有限,用于种植西瓜的面积不大。
韩国的情况也差不多,中国公司同韩国公司打交道时,去对方那里做客,主人会拿出几个橘子,掰开几瓣给中国客人吃,真是太小气了。而韩国公司派代表团到中国访问,吃橘子时却像饿狼抢食一样,一口气能吃上好几瓣。这是因为韩国的农业政策与日本类似,只规划了少量土地种植水果,其余土地都用来种粮食。
此外,日本公司进入中国后,中国公司宴请他们吃西瓜,日本代表团成员吃西瓜时也是狼吞虎咽地吃了很多西瓜。
日本人的收入即便很可观,也难以承受物价的飞涨。以西瓜和桔子这类水果为例,许多日本人会选用黄瓜作为水果。收入水平完全无法抵挡物价的上涨。
日本人工资再高日本打工一个月多少钱,也顶不住物价的高价的压力。那西瓜桔子等水果例子来说,多数日本人用黄瓜当水果。工资根本无法对抗物价的压力。
在日本乡下城镇服务了十年,要是九十年代去日本,那里的薪水确实令人咋舌。要是现在去日本,普通企业的报酬和中国的大城市相差无几。当然,上市公司的待遇要单独计算。我选择留在日本,与其说是为了薪水,不如说是为了那里的自然风光和社会整体氛围。特别是有孩子的家庭,社会福利相当优厚。孩子从今年开始上幼儿园不用花钱。外国人也想享受一样的待遇。
日本人的收入水平相对较高,日常开销也随之增加,导致他们难以储蓄资金。许多前往中国出差的日本人,虽然外表看起来衣着考究,但这不过是虚有其表的伪装,实际上他们都是普通的打工者。他们在中国的消费主要通过公司的法人信用卡进行,该卡设有消费限额,一旦超出便无法继续使用。他们一旦停止工作,就没有了经济来源。若有机会参观他们在日本的住所,就会发现他们基本上没有自己的房产,即便有也是通过贷款购买的。
我在1985年前往日本某大学开展为期一年的研究工作,那正是日本经济繁荣的鼎盛时期,家用电器产品风靡世界市场,当时日本人的薪资水平已经达到了现今的程度,具体来说就是多少虚岁年龄对应每月多少万元收入,货币兑换比率也经历了显著变化,一年之内从三百日元兑换一美元调整为一百日元兑换一美元,大学教师五十岁时,年薪大约在五十万元左右。那个时期国内高校教师的收入大约是每月200元,在日本街头一个包子需要6元人民币,如今国内包子最贵不过2元人民币,当时日本教授购置的房产价值飙升至约1.5亿日元,折合150万美元左右,后来日本房价急转直下,现在那套房产估值大概只有50万美元,与此同时深圳的房价却超过了日本房价,真是时来运转,让人不得不信。日本国内的财富分配相对比较均匀,该国大学里负责打扫卫生的人员所获得的报酬,大约只有大学教授的三分之一,世界上其他在经济领域与日本有相似之处的地方,包括新加坡、瑞士、澳大利亚、新西兰、荷兰以及北欧的四个国家,还有加拿大。
在日本工作5年了,我来谈谈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先看一组近年的年平均收入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日本男士的月均收入大约为五十万日元,而女士的月均收入大约为二十五万日元。具体折合多少人民币,需要参照当时的汇率自行换算,因此在本说明中,所有金额均以日元作为计量单位。
如果一个家庭里,丈夫的月薪为五十万元,而妻子的月薪为二十五万元,那么这个家庭的总月收入大约能达到七十五万元。这样的收入水平,基本上可以看作是寻常人家的标准收入。
先考察一下开销情况,以东京都作为参照点,租住两居室的公寓在市区大约需要7万5千日元,水费电费再加上网络费和手机费总共约2万日元,每月需要缴纳的税费扣除(包含医疗保险费,居住税,年金费)大概有8万日元,也就是说维持基本生活需要大约18万日元。
接下来要考虑两个人的日常花费,自己准备午餐可以节省一些费用,如果将自带午餐和外出就餐相结合,那么每人每天的开销大约是一千日元,一个月工作日按二十天计算,仅餐饮方面的支出就会达到五万日元,再加上周末的各项开销,比如和朋友聚会,或是外出游玩,又或是在家提升饮食品质,每周的花费就有一万五千日元,一个月有四周,总计就是六万日元,另外还要预留四万日元用于购买衣物和日用品。所以生活开销就是(5+6+4=15万)。
一对伴侣的日常支出大约为三十三万元,再添上年度一次家庭出游分摊到每月三万元,总计约三十六万元,这笔花费实际上已足够让他们过上舒心自在的生活。
在医疗领域,日本几乎所有诊所和医院都接受医保卡结算,只需自付30%的费用,国内则需住院才能使用医保,日本即便是感冒也能报销医疗费用。小病治疗一次花费仅几千日元,重大疾病手术时可在区役所办理医疗限额证明,确保实际支付的医疗开销不会超出个人月收入承受范围。教育方面则更为优厚,从出生起就享有政府补贴。
收入高的人缴纳的税款数额较大,而收入低的人缴纳的税款则相对较少,不过两个人工作基本上能够储蓄一半的收入,一年两个人合计能存下三百万元,三年累积起来就有一千万元左右,这样在东京购置一套按揭房产也是可行的。初来乍到头两年或许留存的不多,两年往后大体能够持续积累起一笔财富,五六年内在首都购置按揭房产在日本已是常态,在中国寻常上班族需耗费多少光阴尚难预料。
在日本,普通人能过得相当不错,可以享有均等的医疗资源日本打工一个月多少钱,接受良好的教育,并且呼吸到清新的空气,这种生活条件显然同那里的富裕阶层没法相提并论,不过,日本普通人相较于中国普通人,感觉会更为舒坦一些。
三十多年前我上大学期间,一位同窗展示了一枚100日元的硬币,声称能兑换7.7元人民币,我随即估算,发现他父亲收入颇丰,换算下来大约相当于3000日元,在日本足以购买好几盒七星香烟。后来我步入职场,企业引进了日本的生产设备,负责安装的日本专家月薪高达30万日元,而当时我的月收入不足500元人民币,折合日币约7000元。最近,我的妻子准备前往日本观光,我则去银行办理了日元兑换业务,当时的汇率大约是六块五。我回忆起三十多年前,我父亲每月的收入大约在三千日元上下,而现在我的月薪已经超过了三十万日元。收入水平提升了超过一百倍。这应该就是中国经济发展进步的体现吧。从更宏观的角度来看,这实际上是过去几十年改革开放所带来的丰硕成果。
直接表明观点:依据日本DODA平台所做分析,该国2018年度人均年薪约为414万日元,折合约27.32万人民币,这个收入水平看上去很可观,然而需结合当地消费状况来考量,参照27.32万人民币的年收入标准,日本在餐饮、购物及服饰等方面的开销大约是中国同类项目的三到五倍,因此该薪资待遇实际并不算特别优越。
但是我们必须指出薪酬不能简单归结为一个单一数据,由于很多人实际上被计算在内,从而引发“拉低整体水平”的抱怨,接下来让我们考察一下日本相关行业的薪资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