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QS亚洲大学排名揭晓!北大蝉联亚洲最佳大学宝座

留学资讯2025-09-17 17:07:41佚名

界面新闻编辑 |

北京大学连续第二年被评为亚洲地区最佳大学。

全球高等教育研究组织QS最新公布的2024年亚洲高校排行榜中,香港大学位列第二位,新加坡国立大学则排在第三位。

北京大学亚洲最佳大学排名_日本大学世界排名_中国大陆大学QS排名

亚洲大学排名Top10 图源:QS

亚洲排名前十的大学中,南洋理工大学和清华大学共享第四位置;浙江学大和复旦大学分别位列第六和第七;韩国延世大学和高丽大学占据第八和第九;香港中文大学位列第十。

此次榜单里,中国大陆有133所高校入选,其中31所位次前移,76所位次后移,18所维持现状,另有八所大学初次上榜。

今年的榜单历史性地达到了最高水平,囊括的亚洲高校数量刷新了历史记录留学之路,这是QS高级副总裁本·索特所透露的信息,亚洲的高等教育体系持续扩张,是全球增速最快的板块之一,特别是在印度,其上榜的大学数目已经超越了大陆地区

北京大学亚洲最佳大学排名_中国大陆大学QS排名_日本大学世界排名

印度入选高校数量居首,达到148所,较上一年新增30所院校。中国大陆位列第二,共有133所高校上榜。日本紧随其后,有96所院校入选。缅甸、柬埔寨和尼泊尔则是初次进入该名单。

图源:QS

根据QS的研究影响力评估体系可知,中国是亚洲范围内最具研究作用的核心机构。

北京大学亚洲最佳大学排名_中国大陆大学QS排名_日本大学世界排名

在考察“篇均引用率”这一数据时,有24所中国内地的大学位列亚洲前50行列,这个数量是香港地区大学数量的四倍之多。湖南大学在该项排名中表现突出日本大学世界排名,位居亚洲第四。

强大的学术能力源于跨国协作的深化,中国内地有15所大学在某个国际学术排名中位列前五十,这个数量是排名第二的日本的两倍还多,浙江大学是其中唯一进入前十所的高校,在该排名中位居第五位。

中国大陆大学还在国际雇主和学者中享有很高的声誉。

在QS的雇主声誉排名里,有三所中国内地的大学进入了该地区的前十位,其中清华大学位列第三,是最高的,另外两所分别是北京大学和浙江大学,它们在该项指标中的排名分别是第五和第九。

北京大学亚洲最佳大学排名_日本大学世界排名_中国大陆大学QS排名

此次亚洲声誉榜单里,有两所来自中国大陆的高校进入了学术声望榜单前十的位置,其中最出色的北京大学,在全球学者声望排名中位列亚洲第二,清华大学则在这一声望指标上排在了第五位。

在评估教育投入的参数——师生比例方面,内地大学的表现稍显逊色,名次最高的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位列第18位,其后紧接的是北京大学,排名第19位。

当前,内地高校在学术成果方面也存在若干难题。上海交通大学在教师人均论文发表数量上表现突出,堪称国内最高产的研究单位,位列亚洲第19,并且是唯一一家跻身该区域前20名的中国大学。

南方科技大学博士学历教职工占比较高,位列全国第37名,这表明国内大学在提升该比例方面尚有提升空间,需要继续努力。此外,在国际化师资和学生比例方面,根据QS的评估标准,中国大陆的大学没有进入全球前20行列。

中国大陆大学QS排名_北京大学亚洲最佳大学排名_日本大学世界排名

与此形成对照的是,内地大学设有若干杰出的学生交流计划,浙江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在接待来华留学生方面分别位列第九位和第十位,这一长处在外派学生交换方面更为突出,浙江大学在亚洲地区排名第三,同济大学位列第五位

QS亚洲高校排行榜自2009年开始每年更新并选出入选亚洲一流学府名单。此次排名考察了亚洲25个地域的856所高校在海外声誉、科研水平、教学设施和全球视野等层面的状况,有148所学校初次进入该榜单。

这个排名的制定方式参照了QS世界大学排名的体系,不过补充了若干评估维度,并对各项分值的占比进行了重新设定。

学术声望与雇主声望是两项关键衡量标准,前者占30%,后者占20%;师生比例、国际科研联系、单篇论文平均引用量,每项权重均为10%;教师人均发表文章数、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人数日本大学世界排名,权重分别为5%;外籍教师、国际学生、来华交换生、赴外交换生比例,均为2.5%。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