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双联“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为人大代表与民众紧密沟通、为民众提供帮助以及闭会期间履行职责,创建了一个新途径,开辟了一条新方法。
人大代表与民众保持紧密互动关系,是各级人大着力研究的核心议题。近些年,甘肃省推行双联“人大代表在行动”项目,为人大代表深入民众、服务民众以及在会议间歇期履行职责,开辟了崭新的途径贝语网校,并形成了有效的实践模式。
二零一二年二月,甘肃省委把扶贫攻坚当作中心任务,在全省范围内推行“结对帮扶、共同富裕”计划。省人大依照省委这一重大安排,号召实施联村扶户、共同富裕“人大代表在实践”举措(简称为双联“人大代表在实践”举措)。
各级人大代表齐心协力,双联“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收获显著成果,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好评,赢得了全国人大常委会领导的高度重视和高度评价。社会各界广泛认为,甘肃举办“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是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具体体现,是强化新时期人大代表工作的有效举措,是探索创新代表闭会期间履职方式的积极尝试,同时也彰显了人大代表服务民众的良好风貌。
二零一四年三月,甘肃省主要领导及地方立法机关负责人王三运在接待国内外记者时,概括了名为“人大代表在行动”的专项工作的三个主要优势,表述为“三个一”:它是一种实用方法,为地方立法机构服务整体发展提供了有效途径;它是一项突破性举措,为代表们履行职责提供了新的实践场所;它是一个持续发展的体系,促进了立法组织服务民众的制度建设。他提出,要主动寻求新的交往伙伴,丰富交流事项,开发多样的沟通途径,健全联络制度,并且要勇于尝试,持续获得进步。
全力深化,始终着眼于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
这一举措,是工作上的突破。双联“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改进了人大代表沟通联络的方式,构建了人大代表与民众沟通的渠道,也变成了甘肃各地人大持续研究的重要方向。
二零一三年五月,省人大常委会四位副主任亲自带队开展调研活动,通过实践探索,为推进双联“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提供了宝贵经验,并制定了具体的发展规划。
2013年7月,省人大常委会党组着手制定了《关于进一步深入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的意见》的相关文件,该文件的主要着力点是“深化”。
2013年9月,省人大常委会组织了全省范围的“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工作促进会议。省委副书记兼省委双联行动协调推进领导小组负责人欧阳坚出席了会议,他提出要求,各级人大组织及人大代表需要继续努力,勇于探索,积极担当,促使双联“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获得更显著的成效。
2013年9月,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将强化推进双联“人大代表在实践”活动作为落实党的群众路线的核心任务。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陆武成着重指出,需将双联“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作为省人大常委会教育实践活动的重点创新举措,认真落实,确保成效,同时借助双联“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的广泛开展,来展示教育实践活动的实际收获。
2014年5月,省人大常委会举行了全省范围的“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以及代表履职工作促进会议,表彰了在双联“人大代表在行动”中表现突出的50个集体和100名个人,并对活动的未来走向进行了规划安排。
维持生命比补充能量更关键,传授技艺比给予食物更核心。报道者意识到,双联“人大代表在行动”项目切实展现了代表服务整体进步、协助民众摆脱贫困和实现富裕的功效,为代表在会外履行职责增添了新的意义,各层级人大代表运用自身专长支持贫困村落培育增加收入的产业,鼓励贫困家庭探索增加财富的方法。
记者抵达兰州市西固区河口乡青杨村杨大娘家,令人惊讶的是,几年前她家中还属于贫困状态。杨大娘向记者透露,目前她的两个儿子在张利军经营的水泥厂工作,孙子则就读于张利军创办的幼儿园。
杨大娘提及的张利军身兼省、市、区三级人大代表之职,他带领民众走向富裕,身为代表始终不忘本分。他表示,人大代表参与扶贫事业,核心在于要积极发挥作用,监督政府履行职责。他既广泛收集民众的意见与呼声,提交并跟进相关建议,促使政府部门关注并解决民众难题,又协助民众完成了许多具体事务。开展核桃种植计划,确保村民每户年收入达到6000元,同时为村里120多位60岁以上的老人每月提供200元至500元的生活补助,另外还负责支付每位幼儿每月280元的幼儿园管理费用。
立足实际,始终着眼于让人民群众得到实惠
采访过程中,记者了解到,双联“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达成了人大代表与民众的紧密沟通,代表们尽责的内在意愿获得了充分调动。来自商界、科技领域、教育战线、医疗战线等不同行业的人大代表,在维护公众福祉、处理民众难题上展现了主动作为。
兰州市城关区人大代表周乐强表示,近期工作明显增多群众路线活动总结,需要处理的事务也很多。当他看到所联系群众的 生活水平有所改善时,内心感到十分欣慰。他强调,作为一名代表,肩负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愈发强烈。
省人大常委会认为,代表参与双联“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要发挥各自优势,尽力而为,能做多少就做多少,能做成怎样就怎样。本身是贫困户的代表,要积极运用代表身份,首先实现脱贫,为周围群众树立典范,这就是对“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的具体体现。
甘肃省人大常委会秘书长张绪胜表示,借助这一举措,让代表们在会议之外也能参与实际工作。代表们会常常走访联系的区域,体察民众状况,倾听民众心声,这让代表们闭会期间的职责有了更多元化的体现和更丰富的内涵。兰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王韶珊表示,种类繁多的活动形式,切实处理了代表在实践过程中“服务哪些方面”以及“如何服务”的疑问,促使活动从临时性支持转向建立稳定的工作体系。
定西市各级人大代表向民众分发意见、建议征询表格1320份,收到民众反馈的意见、建议超过5100条,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关注。白银市自“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开展以来,累计有3811名各级人大代表加入行动,提交意见、建议1859条,为民众解决实际问题3582件。
2013 年,省人大常委会启动了在兰州、金昌、白银三市的“人大代表之家”创建试点项目,接着,在金昌举行了“人大代表之家”建设试点会议,将试点工作拓展到更广的区域。采访者在白银市观察到,这些机构切实发挥着代表培训的核心作用,担当着联系民众的关键角色,承担着履职尽责的主要途径,扮演着宣传人大业务的主要平台,同时也是推行“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的主战场。
一位来自人大单位的工作人员向媒体表示,以往确实有人反映不清楚人大代表的具体位置,而自从开展“人大代表在行动”项目之后,民众便意识到代表就在自己身边。田间劳作的地方,家庭居住的小屋,都能见到代表的身影,他们成为了贫困人群发展事业的依靠,切实担当起为民众排忧解难的职责。
强化措施,始终着眼于建立联系群众的长效机制
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孙效东考察街道人大工作时提出要求,要把握全面深化改革契机,运用立法手段,更加清晰界定街道人大工委的职责与功能,深入挖掘街道人大工作潜力,借助优质服务,为人大代表履职提供便利。他特别将构建人大工作长效体系,置于突出位置。
为了长久推进“人大代表在行动”这一活动,省级人大机构实施了诸多办法。
着手拟定《关于强化省人大代表选举的若干看法》。强调要充分运用党委与人大“两大职能”,着重推进强化党的领导、人大依法实施指导、加大教育监督“三项任务”,完善代表选举工作“五个体系”。
颁布了《常委会组成人员对接人大代表、人大代表对接民众“两对接”机制》。着力强化常委会组成人员同人大代表、人大代表同社会大众的紧密沟通。
设立“代表向民众汇报工作”的机制。县级及乡镇的人大代表在其任期内,需对本选区的民众进行一次工作汇报;县级以上层级的人大代表,则每年岁末要向选举的机构提交书面的工作总结。
制定《甘肃省乡镇街道人大工作规范》文件,详细说明乡镇人代会、人大主席团、街道人大工委、乡镇人大工作办公室等机构的职责和运作方式,同时规范代表之家、代表小组、代表活动的相关事宜。
——启动修订《甘肃省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工作条例》。
张绪胜强调,乡镇层面的群众代表工作,是整个代表工作的根基,必须认真落实,确保到位,这样才能为代表履行职责提供更周到的支持,才能让各级代表借助“人大代表在行动”这一途径,更充分地发挥自身作用。
省人大常委会从四个方面改进和加强乡镇人大工作。
前期调研工作已经展开,省人大常委会随后组织若干调查团队前往基层地区,向县级及乡镇级人大的工作人员和人大代表们发放了两千多份征询意见表,目的是广泛征求基层的看法群众路线活动总结,以便获取有价值的建议。
在平凉市泾川县启动了乡镇人大工作试验项目。泾川县委拟定了一项强化乡镇人大运作的指导性文件,各乡镇在原本配置一名人大主席的框架下,人口超过三万的乡镇,再增加一名专职副主席的岗位。乡镇层面建立了人大工作职能部门,选派了二到三人专职职员负责具体事务。强化了乡镇人大主席团的职责,对代表小组活动、调研考察、法律执行监督等环节的工作程序进行了标准化管理。此外,还设立了从基层人大代表中选拔乡镇行政首长和基层党组织的负责人的制度。
在兰州市城关区启动街道人大工作先行先试。研究街道人大工作的组织架构、运作方式及可行方法。采访期间,作者参与了一次兰州市城关区街道“人大代表之家”活动,体验了代表在此的履职风貌。
第四项议程是举办全省乡镇人大工作会议。8月5日到6日,省人大常委会计划在泾川县举办全省乡镇人大工作会议,旨在全面推动解决乡镇人大及“人大代表之家”在编制设置、人员配备、机构建设、运作机制和经费支持等方面的难题。
走访甘肃各处时,记者体会到民众对双联“人大代表在行动”举措的称赞与肯定,同时感受到民众热切期盼该活动能够建立代表服务群众的常态化渠道。
陆武成强调,实际效果表明,双联“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是人大服务国家中心工作、应对整体局面的关键举措,同时也是一种让代表有效履行职责、密切联系民众的途径。为了持续加强并深入这项活动,各级人大部门需要在实践过程中勇于创新,一方面要丰富活动内涵,另一方面要创新活动形式,同时持续改进和补充相关制度体系。(文/本刊记者 张宝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