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软科发布2025中国最好学科排名,我校多学科上榜

留学资讯2025-10-20 17:11:23佚名

十月十五日,权威的高等教育评估机构软科正式公布了“2025软科中国最佳学科榜单”。我们学校的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软件工程设计学、马克思主义理论这四个学科都入选了该名单。在这之中,软件工程和设计学是首次被收录,入选的学科门类数量也创下了历史新高。

西华大学学科建设_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_软科世界大学排名

2025软科中国学科榜单囊括98门一级学科与5类专业学位,学科评选针对具备研究生学位授予权的高校软科世界大学排名,公布的是各学科排名前半部分的高校名单,今年共有517所高校的5344个学科入选榜单。评估依据国家学位委员会与教育部发布的《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年)》中的学科划分标准,衡量体系包含人才培养、平台项目、成果获奖、学术论文、高端人才五个大类,细分出十九个具体指标,总计二百多个体现学科实力的考察项目,从各个角度全面衡量各专业的整体水平。

“十四五”阶段,学校将学科发展放在首位,积极响应国家与地方的重要规划,围绕“运用科技促进农业进步”这一核心,促进不同学科间的合作,集中力量提升学科水准,在培育人才、学科平台、重要荣誉等方面都收获了明显进步,学科整体水平大幅增强。学校成功争取到多个国家级重大项目支持,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以及区域创新联合基金重点项目;在学术发表上取得重大进展,相关成果发表于《》子刊、《》子刊和《Cell》子刊并实现零的突破;同时荣获四川省科学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和四川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此外,已有五个学科跻身ESI全球排名前1%。

软科世界大学排名_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_西华大学学科建设

学校将着力强化优势学科,培育特色学科,着重构建工农结合的创新机制,坚持“强化工业振兴农业,精研理学开拓新文”的学科建设思路,推动学科与专业深度融合,提升自主培养人才水平,促进科技突破与成果应用,增强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发展的作用,扩大国内外交流协作,持续增强学校声誉,致力于打造特色突出、全国领先的高等研究学府。

学科简介

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_西华大学学科建设_软科世界大学排名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

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学科紧扣国家重大工程建设的需要,依托“国家级顶尖学科平台—国家重大科研计划—高层次专业人才”三位一体的全新体系,持续促进该学科的深入发展。该学科在流体动力学方面设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两处、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一处、其他省级或部级平台四项。该学科在最近五年期间,负责了九项国家级的重大科研项目和重点基金,深度介入了雅下、白鹤滩等大型水电枢纽工程中巨型水轮发电机组的前期研究、规划设计及运行维护工作,并赢得了九项省部级以上的科学技术最高奖和一等奖。学科内部汇聚了一批享有盛誉的专家学者,培育了超过五千名毕业生,其中包括担任三峡电站水轮机设计工作的杰出校友,这些成就为中国大西南地区建设“全球清洁能源网络”做出了重要贡献。

软件工程学科

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_西华大学学科建设_软科世界大学排名

该学科以四川为根基,兼顾西部发展,影响全国范围,支持本地电子信息产业稳健成长,同时落实成渝两地经济协同计划。该领域包含软件工程(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等本科专业类别,2002年成功获得计算机软件与理论硕士学位授予资格(省重点学科)软科世界大学排名,2012年成功获得软件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资格。近些年,该学科负责了国家及省级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并且领导团队获得了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学会或行业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奖项。历时二十多年发展,慢慢构建起一个以智能技术及软件系统、智能操作软件、安全软件结构为亮点的教学科研产业联合体,它有助于不同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和知识更新,同时提升了四川电子信息领域的自主研发能力、中心竞争力以及地方性作用。

设计学学科

设计学领域借助西华大学作为综合性高校的多学科条件,运用“设计+其他学科”的拓展思路,着重与计算机科学、机械工程、车辆工程、建筑学、心理学、传播学等不同学科开展联合,共同推进装备革新、智能沟通、文化创新、数字视觉等科研活动与技术开发,现已构建起由工学、人文社科、经济管理学科推动设计学进步的积极态势与整体布局。近些年,接受了国家社科重大招标项目子课题一项,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四项起步网校,以及教育部、文化部、四川省社科规划办等不同级别的纵向项目支持,在SSCI/A&HCI/CSSCI /SCI/等核心及高水平的学术期刊发表了四百多篇论文,出版了四十三部专著(其中A类有三十二部),建立了两个厅级研究平台,并且主办或承办了二十余场国际性、全国性的学术会议。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

软科世界大学排名_西华大学学科建设_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

该学科领域立足于国家与地方层面的核心战略规划,遵循着“集中力量、集合人才、构筑载体、明确重点、打造优势”的发展方针,综合运用多种手段,不断促进学科内涵的优质化与可持续发展。近些年,该学科集体收获了十多个省部级及以上的荣誉,负责了两百多项科研项目,撰写了将近百篇的优质学术论文,在A类出版社推出了二十多部学术著作,建立了四个省部级和两个厅级的研究平台,组织并承办了十多次全国性的学术活动,其学术能力和行业地位显著增强。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