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杂志每年发布的“全球最大五百家公司”榜单,在中国被普遍称为“世界500强”这个说法。这份榜单依据企业的营业收入进行排序,它从某个角度展现了全球经济以及财富流动的整体走向。而当前榜单表明,新兴经济体及其公司在全球经济中所起作用持续增强,全球财富分布趋向均匀。
新兴经济体中的中国企业已经在世界500强中崭露头角。2001年时,中国仅有12家企业上榜,但如今这一数字增长到79家,仅次于美国位列全球第二,并且有3家企业进入了前十名。巴西、印度、俄罗斯等新兴经济体的企业实力也在增强世界500强2012排行榜,它们进入世界500强的公司数量分别从2001年的4家、1家和2家,增加到了现在的8家、8家和7家。相对应地,欧洲、美洲、日本等国家的公司,在世界企业排名前五百的名单里,所占的份额,每年都在减少。
财富分布正逐步趋于平均,这种态势在企业界略有显现世界500强2012排行榜,在民间领域同样可见端倪。依据波士顿咨询公司最新披露的资料,除日本外,亚洲是当前私人财富增值最为迅猛的地域,2012年私人财富总额高达28万亿美元,较2011年实现了17%的显著提升。BCG分析,全球私人资产到2017年能达到171.2万亿美元,其中大部分增量会出现在日本以外的亚洲地区,新兴经济体在财富占比上将反超发达经济体。
这份报告还指出,在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这些重要的新兴市场经济体里,到了2007年只有中国进入了全世界最有钱的十五个国家名单里。预计到了2017年,中国会排在全世界第二富的国家位置上,比日本要高,而印度会排在第九位,俄罗斯则会排在第十一位。
财富的形成方式表明,全球财富分配向发展中国家偏斜的情况,很大程度上是由新兴经济体迅猛的经济增长所驱动的。在过去十年左右的时间里,借助以信息技术革新为核心的全球化进程,这些新兴经济体国家通过参与国际间的分工协作,发挥各自的相对长处,达成了国内生产总值的高速提升,并囤积了大量的外汇资产,同时提升了工业制造水平。在金融风暴最为凶猛的时期依然保持稳定,让这些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实力显著提升。
亚洲新兴市场正逐步成为全球资本的主要汇聚点,消费者的影响力也在慢慢从过去的欧美成熟市场转向新兴区域,这些地区所包含的庞大消费潜力所创造的商业机会非常可观。众多世界500强企业等跨国公司正着力于大幅提升在亚洲新兴国家的资本投入,世界经济对新兴市场的依赖程度持续加深。
统计资料表明,2011年五国合计构成世界经济总量的将近百分之二十,为当年全球经济增长提供了超过半数的动力。
不过,从2012年起,新兴市场国家的增长速度减慢现象逐渐受到世界瞩目,这一点需要结合欧元区的财政困境以及美国的振兴步伐缓慢来分析。博鳌亚洲论坛研究所所编撰的《新兴市场国家发展2013年文献》中明确指出,由于欧债问题、贸易壁垒等问题的干扰,未来数年,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发展将进入一个平稳上升的阶段,这种状态可能会持续下去。
世界银行在五月份公布的文件指出,往后二十年全球投向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资金总额将比当前增加两倍多,中国和印度会是最大的获利者。该文件说明,到2030年,全球每一美元的投资资金里会有六十美分投入到发展中经济体,在这部分资金中,有百分之三十会进入中国,而只有百分之十一会流向美国。
财富全球论坛可能注意到了全球财富分布的新变化,该论坛在过去三次会议中连续选择新兴市场国家作为举办地留学之路,即将在成都举行的新一届论坛同样将地点定在了全球最大的新兴市场中国,以“中国的新未来”为核心议题,深入探讨“新兴市场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