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2025“上海设计100+”国际大赛启动大会暨“设计创新型城市”论坛召开,世界顶尖设计理念汇聚上海,描绘了创新型城市的新愿景。
上海设计100+国际大赛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协助,旨在发掘世界设计资源,呈现卓越设计成就,堪称行业发展趋势的标杆,同时也是上海推进设计中心城市建设的重要窗口。
自2020年开始,上海已经持续六年推出“上海设计100+”国际排行榜。这六年期间,“上海设计100+”凭借其权威地位、前瞻视野和公益性质,逐渐转变为全球高度关注的设计界顶级活动,其累计产生的转化效益已经达到两千五百亿元以上。
全球最前沿设计成果集中亮相
2025年“上海设计100+”国际征稿活动自三月十五日开展后,获得了广泛关注,来自中国以及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等共十七个国家的两千六百份设计方案踊跃报名,这些作品内容丰富,涵盖了人工智能技术、尖端制造设备、环保型材料、潮流产品、都市改造、医疗科技以及文化创意等多个行业。经过国内外专家的评审以及公众的投票,2025年“上海设计100+”全球竞赛的年度大奖、项目名单以及正式入选项目已经最终确定公布。
活动期间,四项“年度大奖”同时揭晓,众多国际顶尖设计作品集中展示,其中人工智能领域备受瞩目。“AI创新设计奖(设计工具)”由通义万相AIGC生成创作平台、海螺02视频模型共同获得。这个平台提供AIGC图像和视频的整合创作服务,依靠自主研发的通义万相大模型作为主要动力,面向世界范围的客户,带来深度契合中国风土人情的生成式内容创作感受。另一个是全新推出的视频制作方法,是海螺AI系统的关键技术所在,它的性能表现和行业地位非常突出,使用频率高的用户数量在全球范围内排在最前面。
AI创新设计奖(行业应用)的荣誉被宇树R1人形机器人和“央视听媒体大模型”AI体育技战术分析系统瓜分。前者促进了行业从“实验室展示”转变为“通用型肢体平台”,使开发者更容易加入,并激励用户打造个性化的人形机器人助手。它能够应对大型体育活动直播中不断攀升的智能要求,在技术战术解读、特色化画面转换等层面,为众多体育比赛贡献人工智能制作支持。
推动产业向新,焕新城市空间
近些年,上海凭借“上海设计100+”这一平台,不断促进产业升级:C919国产大飞机、联影CT机等获得中国优秀工业设计金奖; “爱达·魔都”号实现了国产大型邮轮的零突破;人形机器人、智能网联汽车、人工智能电脑、低空飞行器等新兴终端纷纷实现首次亮相……“上海设计”为“中国智造”开拓了新局面,不断为各行各业注入创新动力。
这次全球设计之都峰会,展出的设计成果借助视频、音频、光影等现代媒介呈现出来,同时结合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等先进科技,打造出全方位的沉浸式感受,使设计成为人们构建生活仪式氛围的关键参考。
新兴经济形态正扮演着核心驱动力的角色,为全球设计领域注入了新的发展动力。会议期间,上海沃兰特航空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展示的天行型号为VE25-100的客运级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作为重点推介项目,该机型凭借其可调整的六人座舱设计,能够满足各种应用环境的需求。
城市空间在规划中重获新生,戴卫奇普菲尔德建筑事务所的合伙人陈立缤,围绕“坚守与变革”这一主题,阐述了老市府改造工程的设计理念与实践过程。这座建筑,曾是上海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的地方,在百年前只完成了三分之二,现在设计师用清水混凝土来模仿金山石的感觉,既维持了历史的样子,又建造了一个面向市民的城市广场,让这座百年的建筑重新焕发活力,回归成为服务市民的公共区域。
创意设计产业规模将突破2万亿元
2025年,迎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上海加入全球“创意城市网络”并授予“设计之都”称号的十五周年纪念日。十五年来,上海的城市面貌处处体现着设计的元素,市民的日常生活也处处渗透着设计的理念,创意设计逐渐成为这座城市不可或缺的亮丽风景线。
十五年来,苏州河边的空间经历了脱胎换骨的变化,世博园区则涌现出无数创意成果,上海的创意与设计行业以每年两位数的速度奋勇前进,产业体量从十五年前四千七百二十四亿元,增长到如今即将超过两万亿元大关。
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相关人士表示,当前,上海已形成工业设计、建筑设计、时尚设计与国际接轨的产业态势,数字设计、服务设计在国内占据领先地位。
嘉定汽车产业集聚区里世界十大城市排名2025,创新构思助力新能源车在续航表现与外观设计上取得显著进展;上海张江药谷中,医疗器械设计水平的不断提升推动了生命健康产品的实际应用进程;环同济知识经济带内,众多设计公司构建的产业网络,使得从创意想法到市场收益的转化效率持续创造新纪录。
此外,“上海设计100+”国际大赛不断发现杰出作品世界十大城市排名2025,涉及智能设备到环保楼宇、从传统品牌升级到虚拟世界构建等多元领域,充分体现了设计助力上海打造完整现代产业格局的全方位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