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公布的《2017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表明,2018年备案本科专业增加了2105种,审批本科专业增加了206种,总共增加了2311种专业;同时取消了241种专业,影响到了135所大学。其中浙江省有29所大学新增了64种专业。
“新增备案”是指教育部门已有的专业项目,而“新增审批”代表全新的专业项目。
重点大学新增备案专业98个
其中浙大增加了10个
高校自行开设专业采用登记程序,是赋予并增强高校教学主导权的关键步骤,按照教育主管机关的章程,仅限于国家限定布局的学科和未收录在《普通高校本科专业名录》中的新增学科以外,高校自行开设专业采取登记程序,强化省级本科学科统筹职能,促使高校改进学科构造。
今年,由教育部主管的若干知名学府,例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以及浙江大学等,其备案的新增学科数量高达98门。
北京大学增设了人类学相关的学科门类。中国人大则增设了国内最热门的数据科学与技术专业。另外兰州大学、同济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国内顶尖高校也增加了这个专业的招生计划。
清华大学增设了两个工程学科,具体为机械工程和交通工程,预计这两个学科领域将对中国其他高校带来显著影响,并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浙江大学今年举措显著,增设了十余个专业方向,具体包括土木工程学科,生物信息学领域,电子与计算机工程学科,机械工程学科,中国画专业,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专业,书法学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车辆工程专业,建筑学专业,生物科学专业留学之路,以及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
增设本科学科意味着全新的学科领域。今年数量最多的高校是北京外国语大学,该校增设了14个非通用语种学科,这些学科全部属于新增类别。
例如卢森堡语,卢旺达语,斐济语,另有很多罕见的语言,普通人“从未听过”:达里语(阿富汗、伊朗等地的官方语言),德顿语(东帝汶的官方语言)……
大数据、机器人成时下热门
考生填报时应慎重
此次新增加的本科专业里,最吃香的都属于信息技术领域,250所大学增设了“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学科,60所大学增设了“机器人工程”学科。另外,在批准增设的本科专业中,有18所大学增设了“网络空间安全”学科,有16所大学增设了“信息安全”学科。
国内多所知名学府,例如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同济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厦门大学以及兰州大学等,现已增设数据科学和大数据技术学科。
浙江省内,浙江工业大学和浙江工商大学今年也增设了该学科。
那么,这个专业到底是学什么的呢?
以浙江工商大学为例,该专业隶属于统计学院数学类专业包括哪些,融合了数学、统计学和计算机科学,属于交叉学科的新兴领域,体现了数学应用的新发展。
浙商大招生就业指导处处长王忠华表示,此专业旨在培养精通数学、统计学、数据分析等领域的人才。学生将学习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的基础知识、实践方法及操作技能,能够胜任数据分析及大数据系统开发工作。毕业生可在数据相关企业、信息技术行业和经济金融等领域,从事数据收集、挖掘、分析、可视化及管理工作,同时也有资格继续深造获取更高学位。
核心教学内容包含,文本资料解析数学类专业包括哪些,信息获取及网络自动抓取,海量信息处理与发现,数据图形化呈现,智能算法研究,Spark平台运用,数学方程求解,最优解方法实践,网络系统并行处理,钱币与商业信息深度分析,商业决策支持系统等。
浙商大设立此新学科,目的是配合大数据时代的进步,该校统计学是浙江省内五所A类学科之一,也是省属高校最早获得一级学科博士授予权的学科,在教育部最新学科评审中,省属高校中排名第一,王忠华这样表示。
从事大数据领域工作的人,可以在数据公司、网络公司、金融机构、规模较大的机构等单位工作。
同济大学今年新增了“智能制造工程”这一专业,该领域融合了机械工程、电子技术、计算机科学以及人工智能等多个学科的知识。
可以预见,新工科领域将不断涌现新专业,考生们需要关注,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