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科最近推出了“2023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这个排名囊括了787个专业,涵盖了93个专业类别和12个专业门类。该排名是目前国内在大学本科专业方面,涉及专业种类最多、参评专业范围最广的一个评价体系。
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的选取标准是,至少有四所院校开设的专业,总数达到598个,每个专业只公布排名在前50%的大学,最终有1076所高校的30772个专业点被纳入其中。在此次排名中,北京大学拥有100个A+专业,明显处于领先地位,清华大学有61个A+专业,位居全国第二,哈尔滨工业大学则凭借58个A+专业,位列全国第三。
国内本科学科里,存在部分院校极少开设却符合社会特定需要的专业数学专业排名,诸如瑞典语、荷兰语、挪威语这些稀有语言学科,或是蒙医学、维医学、壮医学这类民族医学学科,我们把开设院校不足四所的学科称作“特色学科”。为了让读者认识这些专业以及它们所在的学校,2023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公布了这些特色专业的开设院校信息,但并未进行排名,这些特色专业总共有189个,分布在172所大学里的316个专业点。
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构建了别具一格的专业实力评估体系,依据学校层面、学科层面、专业层面三个层级进行评估,最终得出专业的整体评价结果。该排名的评估体系包含了五个大的类别,分别是学校基础、学科基础、专业招生、专业毕业、专业设施,并且设置了25个具体的衡量项目。学校的经济状况、教师团队的数量、教师团队的构成、教授的授课情况等学校整体的教学条件,用于评估学校开设的所有学科;学科对与其联系紧密的学科的实力和水平有支撑作用;专业录取新生的入学分数,显示了该专业的社会声望和对学生的吸引力;专业的就业情况,表现了该专业的毕业生在社会上的认可度和接受程度;专业层面的教学条件,包括模范师生、思想政治教育、顶尖课程、优秀教材、教学成就、教学改革项目、平台基地等,以及专业获得的各类认证和重点建设情况。
为了更周全地展现我国高校本科学科的发展状况,今年软科对评估标准进行了扩充。为了强调培养德才兼备人才的核心目标,在专业评估体系中增设了思想品德教育方面的考核标准,将国家层面的课程思政标杆工程和省级的课程思政标杆工程作为衡量依据;为了彰显培育优秀人才的优先方向,增设了教学创新方面的考核维度,将“六卓越一拔尖”人才培养工程和“四新”研究与实践项目作为衡量依据;另外还增设了教学大师荣誉、卓越教学荣誉、国家级特色示范性软件学院、高规格公共卫生学院、省级优质本科课程、省级教学成就奖等评估项目,评估项目的总数与2022年相比增长了67个,评估数据的总量增加了数万条。
图1:2023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的详细排名方法
顶尖学府A+学科实力强劲,专门性院校专业领域成就斐然
各类学科在院校数量上分布极不均衡,由此导致学科受欢迎程度与角逐强度也千差万别。软科中国大学学科评估不仅展示了高校在各个学科上的具体位次,同时还给出了学科品质的等级划分。
顶尖大学凭借卓越的整体能力,将A+专业评定为全国前2%或前2名水准,这种评定标准下,“双一流”高校在A+专业数量上具有显著领先地位,全国130所“双一流”高校所拥有的A+专业,占到了全国总数超过八成。北京大学有100个A+专业,非常突出,清华大学有61个A+专业,排名全国第二,哈尔滨工业大学有58个A+专业,排名全国第三。国内顶尖高校中,A+学科数量位列全国前茅的还有复旦大学,该校有46门此类学科,中国人民大学同样拥有46门,浙江大学有43门,上海交通大学有42门,南京大学有35门,同济大学有33门,北京外国语大学则拥有28门。
非重点大学里,单科院校的A+学科成果显著,A+学科数量排名靠前的有北京电影学院(有11个)、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有10个)、广州美术学院(有8个)以及中国刑事警察学院(也有8个),东北财经大学、上海戏剧学院、首都医科大学则各有7个A+学科,共同位于第五位。另外,南京艺术学院、北京服装学院、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沈阳药科大学、浙江警察学院以及中国人民警察大学的A+学科数量同样达到五个或更多。以艺术类、语言类、经济类、医药类、法律类等院校为代表的专门性学校,其特色学科优势非常明显,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各种专业领域的优秀人才。
学校学科发展程度兼顾多寡优劣,A+学科数量能够显示顶尖学科的多寡,但A+学科总量受限且与学校体量相关,A+学科纯度,即本校A+学科数占本校参评学科总数的比重,则是衡量不同规模院校学科整体发展状况的关键指标。
2023年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显示,单科类院校A+学科精准度表现优异,位列前茅的有中央音乐学院(百分之百)、北京协和医学院(百分之百)、中国音乐学院(百分之八十)、中国刑事警察学院(百分之六十六点七)、北京舞蹈学院(百分之六十六点七)、浙江警察学院(百分之六十二点五)、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百分之六十)。北京协和医学院和中央音乐学院的部分王牌学科准确率完全为百,这反映了这两所学校学科发展的卓越成就。
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在综合性大学中A+专业精度最高,分别为80.6%和80.3%,分别夺得冠亚军位置,其余进入综合性大学前十的A+专业精度依次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达到了61.5%,复旦大学为58.2%,中国人民大学是57.5%,上海交通大学为56.0%,哈尔滨工业大学为52.3%,浙江大学为43.4%,同济大学为39.8%,南京大学为38.9%。
二、13所高校上榜专业数过百,吉林大学摘得桂冠
吉林大学在列出的学科门类中,有133个学科被纳入名单,在国内众多大学中位居首位;北京大学与贵州大学则共同拥有124个学科入选,两者一起排在全国第二的位置上。另外有多所高校入选的专业数量达到百个以上,其中武汉大学有117个,苏州大学有116个,扬州大学有115个,郑州大学也有115个,哈尔滨工业大学有111个,四川大学有106个,华中科技大学有103个,厦门大学有102个,西南大学同样是102个起步网校,重庆大学则达到了101个。
在非“双一流”高校里,扬州大学拥有115个上榜学科,明显领先于其他学校,昆明理工大学有96个上榜学科,位居第二,南京工业大学和南通大学各有94个上榜学科,共同排在第三位。另有非“双一流”高校,其入选专业数量超过八十个,具体有长江大学,该校入选专业达九十项,江苏大学,其入选专业为八十六项,河南科技大学,入选专业有八十五项,重庆工商大学,入选专业总数为八十三项,济南大学,其入选专业也是八十三项,广东工业大学,入选专业数为八十一项,上海师范大学数学专业排名,其入选专业同样为八十一项,西华大学,入选专业数量也是八十一项,中南民族大学,入选专业共计八十一项。
三、北上顶尖专业占优,江苏上榜总数最多
我国各省级行政区的专业排名情况如下,北京市的A+等级学科数量和A等级学科数量遥遥领先,顶尖学科的综合实力非常突出,领先地位稳固。上海市的A+等级学科排名全国第二位,顶尖学科数量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江苏省的入选学科总数位居全国首位,整体学科实力非常强大。山东省、湖北省和广东省的入选学科总数位列全国前五位,仅次于江苏省和北京市,并且这些省份的入选学科数量都超过了1600个。另有四川省、浙江省、辽宁省、陕西省和湖南省,这些省份的入选学科数量在全国范围内排名靠前。
完整的排名结果请访问软科排名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