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交利物浦大学,获教育部批准,新增七个硕士专业,这些专业聚焦在人工智能与前沿科技领域,目的是培养高端应用型人才,目前新专业已开放申请,首届学生将于今年秋季入学。
据了解,有五个新专业苏州西交利物浦大学,是为西浦创业家学院(太仓)所开设,其中包含先进微电子技术与材料专业,还有先进机器人技术系统专业,以及人工智能专业,另外有智能工程科学与工业运营专业,和数字化商业专业。除此之外,应用数学和生物信息学这两个新专业,也是备受关注的 。

西浦创业家学院(太仓)芯片学院开设了先进微电子技术与材料专业,该专业涉及半导体材料与器件领域,涉及微纳机电系统领域,涉及先进微纳制造技术领域,涉及领导力领域。
由芯片学院院长陈伟教授介绍可知,学院存在三大发展方向苏州西交利物浦大学,其一为校企合作,其二是多学科交叉融合,特别是芯片技术在生物医药健康领域的应用,其三是结合人工智能。西浦于人工智能、智能工程以及生物医药领域有着学科布局和优势,这为芯片学院的学科建设以及人才培养创造了极为有利的发展环境。

他着重指出,芯片学院正全力以赴建设具备高水平的国际化师资团队以便满足学生发展所需,与此同时留学之路,在将来积极探寻融合式教育模式,培育市场中紧缺的那种既明白芯片技术、又通晓管理以及金融的融合式人才。
将数学理论应用于解决实际工业问题,此为应用数学硕士专业所侧重的,其目的在于满足长三角地区电子信息产业、高端制造业等领域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里对应用数学人才的需求,标点符号。

关于该专业,其专业负责人是杨歆瑶博士,杨歆瑶博士介绍说,该专业着重强调数学理论以及模型和数据分析、人工智能还有高端制造等应用领域的融合,还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科研机会,这些科研机会是让学生参与解决产业真实问题的。“我们跟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等合作伙伴设置了产业联合培养项目,这个项目为学生配备学术和产业双导师,学生要深入专业研究院所和联创企业,以产业面临的真实问题作为开展研究课题的对象,在提升学术能力时积累行业经验以及实际项目经验。”
生物信息学属于一门刚刚兴起的交叉学科,它将生物学的核心知识进行的融合,它跟计算机科学的核心知识进行了融合,它与应用数学的核心知识予以了融合,它和统计学等多个学科的核心知识达成了融合。

“我们新开设的生物信息学硕士专业是生物学与信息技术之间的‘桥梁’。”童心昭博士介绍说,该博士为该专业负责人,“本专业着眼于培养学生在生物大数据产业链多个环节中的核心竞争力,”“他们将能够熟练挖掘与利用生物大数据,”“例如进行算法与数据库的优化,”“以及数据分析平台的搭建,”“还有涉及复杂生物学问题的策略制定。”
童博士称,于当下生物医药连同健康产业蓬勃发展的情形下,生物信息学人才展现出供不应求的态势,生物医药企业的相关人才缺口极大,医院的相关人才缺口极大,科研机构的相关人才缺口极大。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顾秋萍 通讯员:寇博
校对 陶善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