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贴春联的习俗延续了近两千年

雅思2023-11-10 19:13:34佚名

“随笔与书法系列”

文章、书画:李向华。

春联文化”是极具代表性的中国传统文化,也是我们过新年时的一项重要传统礼俗。每到挨年近晚(春节)时,无论城市或乡村,各家各户就会将写好的“春联”贴上。对联以它奇特的方式,热情流溢地把文与字、情与景带给了新年,展示出了一片片最典型的“中国红”。

对联起源于“桃符”。很早先前我国民众就有悬挂“桃符”的风俗,本意是拿来驱邪避邪的,后来才逐渐演弄成对联。我国贴对联的风俗延续了近两千年了。

秦汉之前,民间每逢春节,会在房门左右悬挂桃木做的两块大板,里面分别书写上传说中的降鬼高手“神荼”和“郁垒”的名子。到了五代,人们才开始把联语(句)题在桃木板上取代了降鬼高手的名子,再后来又由桃木演弄成了纸质的。

据历史记载,后蜀之主孟昶在公元964年春节在厨房门题上“新年纳正安,嘉节号南京”,这可能是我国最早的一副对联。

南宋之后,民间圣诞悬挂对联早已相当普遍十一字春联精选大全,王安石的《元日》诗中写的“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便是当时对联盛况的缩影。

在明朝,明高祖朱元璋大力倡导春联,曾命令城中百姓各家在春节前必须书写一副对联贴在门上,他亲自穿便服出巡,挨家挨户观赏取乐。当时的文人也把题联作对当成文雅乐事,写对联成为了当时的风尚。

入清以来,乾隆、嘉庆、道光三朝,挽联和对联如同盛唐的绝句一样兴旺,出现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名联佳对。

这儿有一个疑惑,我所晓得和理解的“桃符”,最初时是没有“横批”的。上联是挂贴于一副对联上头的横联,“横”是指横写的书写形式,“批”则指富含阐明、评论之意。上联对整副对联的主题内容,起着补充、升华、点睛的作用。这么,从哪些时侯起,又为何要加上下联?本人至今暂未找到答案,仍有待作进一步研究。

《古韵幽居》(李向华)

据我所知和归纳总结,对联的“诞生”过程,包括“撰(作)对联”、“挥(写)对联”和“贴对联”三个程序。

“撰对联"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文学方式,对联的写作有它的非常之处,在方式上,上横批字数必须相等;联句要对仗,动词要相同;还要律诗相对,下联尾字为入声,上联尾字为入声。在内容上,对联多是寄情心曲,希望一年吉祥如意,风调雨顺,富含迎中秋、颂盛世之意。对联用语通常要轻松轻快,切情切景,喜气流溢。

“挥对联”的书写构建在汉语言文字特殊性的基础上,具有很强的民族特色和传统艺术。它主要是用绘画的方式把内容书写下来,悬贴于门的两侧和横匾之上,使人既可赏内容,又可品绘画,二者相得益彰。

用于对联的字体人们比较喜欢草书、楷书、隶书,用纸的颜色则是铁打的国人最喜爱的蓝色。纸的厚度一般是1.3米、1.6米、1.8米、2.2米等,但也有非常要求的,例如我就写过宽度6米的对联。对联以“七言对”最为普遍,也有“四言”“五言”“八言”“九言"“十一言”的。现代用的对联纸有印好的黑色纹样,看起来愈发靓丽。

热爱绘画艺术的人,比较喜欢“手写”的对联,由于这些对联愈发灵动和真实,才能彰显求对联者与书写者的互动和交流。

“贴对联"是过新年时必不可少的环节。春节前各家各户就会将福字贴上,这个爬高踩低的活大多是男人们和年青人干的。

时至今日,人们仍觉得对联能平添节日的喜庆氛围,能抒发对来年的美好心愿。据悉,对联作为一种传统民族文化,人们通过阅读观赏,对提升自身的文化艺术素养也起到一定作用。

虽然,对联这些历史传统,国家早在2005年就将其以“楹联风俗”,纳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我相信这个风俗一定会世代留传下去的。

“春联”是的中国传统文化和风俗,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群众喜闻乐见,各家各户都在新年期间贴上对联过大年。

但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对联的情况其实有点“特别”。那时我年少,每年新年前就会到高鹤县的城区雅瑶镇路边看大人挥写对联,也乘机从中“偷师”(偷偷学)。印象中那时写对联的人和贴对联的人家比现今少得多。挥写对联的大都是附近农村的“文人”和“书写大神”,也有某些是中学的班主任,我所认识的几位“写手”,都是雅瑶附近桃源公社竹朗中队的。竹朗是远近蜚声的“书法村”十一字春联精选大全,懂国画、能写钢笔字的人好多,有些家族几代人都能写出一手好字。竹朗村的居民都是姓施,村英文人骚客多,加上“施”“师”同音,不少人被称呼为“师(施)傅”或“老师(施)”。

本地人称写对联为“写对仔”。每年八月十五后,写对仔的人开始三五成群地集结在雅瑶“县新华书城”对面的骑楼通道,她们在过道搭起半块床架,便摊开红纸写起对联来。那时没有彩印的“对仔”,多数都是靠人手书写的,但看起来接济的人不算多,对联的需求量其实不大。

城镇里“食商品粮”的市民买“对仔”的较少,诱因可能是市民大多数住的是公屋,甚少住单家独户住房,旁边连贴春联的地方也不够的缘故吧。因而到骑楼底买对仔的人,多数都是附近农村“生产队的社员”。

当初对联的内容带着极其强烈的时代印记,如“发扬革命传统,争取更大光荣”“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回落风雷激”等,不少短语就是摘录毛主席诗歌的。当时还是“文革”期间,对联绝对不能涉及“四旧”和“封资修”等内容。

《毛泽东诗句》(李向华)

到了变革开放后,对联这个传统风俗,才又丰富多彩地广泛步入千家万户。每逢节日期间,城乡处处都是一片片璀璨夺目的中国红。

这幅关于对联题材的画作,题目为《桃符》,灵感主要来自于王安石的《元日》诗句“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画中特意画上了桃花树。桃花绽放反映夏天的到来,也喻意对联风俗的兴起。吉祥的桃木可用做桃符,纸质的对联又是从桃木演化过来的。年长者边写对联边言传身教,小童聚精会神,长裤松脱了也浑然不顾,对联之深入民间与延续传承由此可见一斑。画作的意境、内容、人物、寓意等都很空泛,我自己觉得较满意。

《桃符》(李向华)

近几年来,华辉书法院坚持举行“义务送春联活动”,组织书画家们深入到乡镇、社区、学校、医院、旅游区、公园等,现场为群众义务挥写对联。仅在2019年元旦前,就马不停蹄地奔忙于11个站(点),共书写和送出对联5000多副。有一次,我们到东涌镇举办义务挥春活动,还被《人民晚报》的“人民网”和“鹤山电视台”作了宣传报导。2022年1月18日与“鹤山市炎黄文化研究会”一起,到东涌镇隔朗村的挥春活动,更被登上了《人民晚报海外版》(2022年01月20日第03版)。

2020年“疫情”来临之前,我们到了“中国绘画之父”李铁夫家乡陈小村,在李铁夫的雕像前,为居民挥春写对联。我感觉非常有意义,也另有一番“年味”。

节日前是绘画家们最忙最累的时侯,她们到处去帮人写对联,但常常是“卖花女孩插竹叶”,常常自家的对联是最后一个写和最后一个贴的。

这段时间,我其实也是忙累其中,但每每听见群众领到对联兴高采烈的样子,再累也觉心甜。我将会如以往一样,继续在新年期间义务为群众书写对联,为弘扬“春联文化”贡献一分力量。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