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从汉字的形、声、义三个方面来介绍,分别对应中国传统语言学、文字学(金石学)、音韵学、训诂学三大范畴。
——造型优美
汉字的“形”之美,对于外国人来说应该是最容易感受到的。 你可以选几个汉字,介绍一下它们的字形演变过程以及它们的意义。 您可以轻松地在网上找到它们。 例如,甲骨文中的“日”字是一个圆圈,里面有一个点。 这很形象吧? 它描绘了一个太阳! 到了小篆,字形发生了变化,变成了方框内的横线。 这种字形形状一直保留至今。
外国朋友可能会说日语这个词太简单了,不具有代表性英语作文,那我们就找一个复杂抽象的词吧,比如the law of the law。 青铜铭文中的“法”字,具有左“彳”、右“聿”的结构。 “彳”是行动的意思,“笔”是手里拿着笔写字的意思。 因此,按书面内容办事,就是人们做事时需要遵守的规则和规律。
另外,在今天的汉字中,很多部首仍然能够体现出它们的本义。 草的字头往往是花草,木的字头往往与数字有关,月的字头与人体脏腑有关,竖心的字头往往与情志有关等等,这也可以以举例的形式介绍。
当然,书法也能体现汉字形状的美,但受访者不太理解,所以我就不讲了。
——银梅
格律诗是最能体现中国音乐美的诗词。 诗歌的韵律要求诗中人物的发音必须符合一定的平仄规则。 所谓“平”,就是指词的声调。 简单来说,普通话的一、二声是平声,三、四声是“斜”声。 在格律诗中,平声字和仄声字必须按照一定的规则交替。 它们不能交替太频繁,也不能总是使用同一个字符。 因此,即使观众不懂汉语,当他们听到格律诗的朗诵时,仍然能感受到格律诗的声调、韵律、对联的起伏、句式的工整、节奏的轻松之美。
提问者可能希望了解吟诵。 所谓诵,就是旧时文人读书时所用的曲调。 在古代,其实叫读诗、吟诗。 唱诵有点像唱歌,又有点像戏曲。 近代以来,诵经的传承濒临失传。 近年来,诵经逐渐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保护和支持。 今天的唱腔大致可分为今人创作的普通话唱腔和流传下来的传统唱腔。 两者没有区别,各有千秋。
朗诵最有趣的一点是,它类似于歌唱或戏曲,但它不是歌唱。 旧时的文人,确实以朗诵的形式读诗读书。 恐怕在其他语言中,没有这样的唱读的例子。 难怪以前的文人墨客都能背四书五经——当然背歌就更容易了~
或者你也可以给外国人读赵元任先生的《石狮吃狮子史》和《吉吉攻鸡记》,用发音相同的单词写出一个完整的故事(有声调的变化),更何况是外国人,中国人也无法理解/有趣
——一梅
正义之美,其实可以转化为意象之美。 与形状和声音相比,意象对于外国人来说可能很难理解,但对于中国人来说吟诵的意思,意象比前两者重要得多,意象是最本质的内容。
例如,当中国人谈论“花”字时,他们不是在谈论38万公里外的一个没有空气、没有生命的大石球,而是在谈论仰望明月,思念家乡; 他们正在谈论花丛中的一盆花。 不相亲独自喝酒; 是柳枝月,黄昏后与人相会; 是从天山升起的明月,在茫茫云海中; 是希望人们永远相隔千里,共享美好的美好; 是海上升起的明月,此刻我们同在人间; 是小白兔扑通扑通,药吃完了,我问谁陪我吃饭; 是和谐的湖光和月光吟诵的意思,是没有挡风玻璃的池塘的影子。 是春江潮水涨至海平,海上明月随潮升。 是万民欢欣、兴盛,都想上天去拥抱。 明月; 是春风徐徐,江南岸绿意盎然。 明月何时再照耀我? 正是家家乞巧、身披万条红绸的秋月……
所以,既然外国人不懂中文的意思,我们就用数量来让他们明白什么是意境。 也许你可以给外国人看中国诗歌会议上凌飞花的视频,并解释一下诗句的含义。
其实,无论单独提到上述三个方面中的哪一个,对于一个话题来说就足够了,所以提问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几个方面来介绍——不过这个问题好像是一个月前提出的,也许提问者已经说完了。 2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