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江苏卷语文试题评析:稳中求进,突出核心素养

雅思2025-10-16 16:13:23佚名

2020年高考江苏卷语文科目试题评析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级教师 倪峰

2020年江苏省高考语文试卷,其命题基础是《2019年江苏省高考说明》这份文件,该试卷在命题思路上沿袭了去年的做法,核心是强调价值引导,关注学生语文能力培养,传播中华优秀文化,联系社会实际留学之路,并重视经典和原创作品。这份考卷整体表现平稳且有所提升,其难度与去年的试卷基本持平,考察内容分布均匀,各类题目设置得当,能够有效区分不同水平的学生,既体现了对中学语文教育方向的指引,也成功实现了从江苏试卷到全国试卷的过渡衔接。

一、以立德树人为基石,突出语文核心素养

2025年江苏高考语文试卷_2020年高考江苏卷语文试题评析_江苏高考语文卷命题特点分析

这份试卷内容来源多样,既展现了传统民族文化,又紧密联系当前社会状况,使语言学习与日常文化生活融合,彰显了“生活化语言”的宗旨,同时传递了培养健全人格的教育目标。

这四道关于语言文字运用的客观题,有的考察了卓越的民族精神内涵,有的体现了江苏地区的独特风情,有的将古代诗文与当前疫情现实生活相结合,彰显了实践与传承的重要性,还有的直面了互联网发展的现状,突出了语文的实用价值。

一些学习资料,或通过怀念先辈来探讨良好家风的延续,涉及古文阅读;或聚焦少年在青春期的心理变化,讨论家庭和成长的关系,属于文学文本;或针对诗歌朗诵进行评论,引导学生形成审美观,并掌握学习方法,属于议论性文章;或讲述中国水稻种植的历史及其作用,在传播知识的同时,也有助于增强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价值取向是基础,语文考试检测语文核心能力是其根本特征。

2025年江苏高考语文试卷_江苏高考语文卷命题特点分析_2020年高考江苏卷语文试题评析

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是学生通过语言实践活动逐步形成并积累的,这些素养在真实的语言运用环境中得以体现,具体表现为语言运用能力和思维品质。这份试卷精心设计了贴近学生阅读经验的真实问题情境,全面检测学生运用基础知识和关键技能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所展现出的学科综合素养水平。

语言文字运用第三题,围绕学生校园生活展开,以某校高三学生参加线上成人仪式、彼此赠送留言为背景,通过分析语言表达是否恰当,促使学生留意疫情对校园生活造成的影响。文言文、古诗词以及现代文阅读的题目,常常侧重于文本的深入解读,旨在引导学生通过精准把握内容,产生必要的情感共鸣,这对学生解读、剖析、体会、领悟以及鉴赏评判的能力提出了具体标准。写作任务则围绕智能网络时代个人发展的主题展开,鼓励学生结合自身经历,提炼有意义的感悟与见解,并完成富有创新性且负责任的表述。附加卷材料中的概括分析题,创设了博物馆网络直播这一社会生活场景,旨在测试学生筛选、整合、归纳信息的能力,同时引导学生于疫情防控期间,对相关社会热点进行理性审视,并深刻体验文化生活。

二、以优质语料为素材,彰显江苏文化品位

江苏高考语文试卷始终保持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文学气息,今年的试卷同样如此。

江苏高考语文卷命题特点分析_2020年高考江苏卷语文试题评析_2025年江苏高考语文试卷

这份试卷选用的语言材料大多十分出色,包含深厚的文化底蕴2025年江苏高考语文试卷,流露出强烈的人文韵味,值得反复品味。文言文篇目选用了明代性灵派散文大家袁宗道的《外大母赵太夫人行状》,和2016年的篇目(张岱《家传》)在内容与形式上相互映衬;文学篇目挑选了当代知名作家刘庆邦的乡土小说《少男》,文字质朴精炼,描绘细致,阅读体验十分流畅;议论篇目选用了著名美学学者朱光潜先生的文学评论《谈诗歌朗诵》,讲解深入浅出,表达明白易懂,紧密联系学生的语文知识学习;应用篇目选了一篇科普短文《水稻传奇》2025年江苏高考语文试卷,内容非常具有中国特色,贴近日常生活,蕴含悠久历史,涉及科学知识,同时也具备文学色彩;补充卷的概括分析题目则选用了文博学者黄洋探讨博物馆网络直播的文章,符合当前社会关注点,展现了沉着客观的见解。

选材方面堪称楷模,试卷里独创的表述精准凝练,没有多余成分。题目意图清晰,不含无关内容,不会让考生感到困惑;写作题目继承江苏出题时注重意境的风格,具有启发性,容易引导思考与想象。

语言表达务必规范准确,阅读材料需能展现文学之美,彰显语文的独特魅力,这方为一套优秀的高考语文试卷应有的特质。

三、以平稳过渡为旨归,实现高考多元目标

江苏高考语文卷命题特点分析_2020年高考江苏卷语文试题评析_2025年江苏高考语文试卷

为了完成向全国卷的转换,2019年江苏高考语文试卷的设置在题型和考察重点上进行了相应调整。今年语文试卷大体上延续了这种调整,试卷布局和题型与上一年基本一致,既没有让考生感到措手不及,也没有增加不必要的难度,因此确保了过渡阶段的平稳过渡。

平稳过渡是这份高考试卷在特殊境况下的特殊追求,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是优秀高考语文试卷的根本追求。

依照前述第一条所言,整份试卷融合了民族精神内涵,展现传统文化魅力,突显地域文化特色,反映时代发展特征,弥漫人文气息,以此从多个角度对学生施加积极影响,促使学生培养爱国情操,传承文化精髓,提升道德水准,关注社会进步,从而比较圆满地达成了语文教育的育人宗旨。

从选拔人才的角度分析,试卷考察内容分布均匀,题目类型设计得当,难度控制恰当,区分效果显著,答题情况应当能够比较精确地展现学生的语言基础、语文整体水平与思维特点,进而为高校选拔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江苏高考语文卷命题特点分析_2025年江苏高考语文试卷_2020年高考江苏卷语文试题评析

从教学引导层面来看,考题的设置紧扣现实焦点,着力营造具体场景,基于文本的深入分析,重视在多元的语言运用过程中培养出的语感。

文言文翻译的最初一部分,表面上看有一定挑战性,但核心词汇大多见于学子们研习过的古籍之中,倘若基础扎实,就不会构成障碍;至于“鞶”、“珥”这类罕见字眼,考生或许不识,然而只要对本土语言怀有热情,并且精通汉字字形、读音、含义三者关联的构字规律,再参照篇章的整体氛围加以推演,也足以领悟其大概含义。一些当代文章的测试题目,凡是关于作品欣赏和写作技巧的考察,大多设置成了选择题,这种做法成功规避了此类开放式问题中常见的固定模式;而开放式问题主要考察对文章内容的多元解读和资料筛选归纳,答题者必须依据文本,结合自身经历感受,深入体会,无法套用现成的模板。因此,频繁练习的题海策略就不再适用。

这些地方都透露出明确的信息,提示我们语文教育需要关注哪些方面。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王赟 杨甜子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