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位审视一下这个句子该怎样译成英文:他铅笔盒中有五支笔。切莫轻视这么一句简短的话,确实难以翻译,由于英文里不存在对应汉语“笔”的词汇。英文倒是可以寻得各种具体的“笔”的叫法:
铅笔,钢笔,圆珠笔,毛笔,这些书写工具各有不同,铅笔用于素描,钢笔用于正式书写,圆珠笔方便快捷,毛笔则用于书法创作。
画笔 brush 鸭嘴笔 pen / pen
蜡笔 (wax) 粉笔 chalk
必须先明白那五样具体是些啥笔,才能解读,比如:他包里有四支,两支圆珠笔,还有一支钢笔。
人们认识事物时,常将属性或功能相近或相似的归为同类,概括这类事物的总称称作“上位词”,一个上位词的内涵涵盖众多下位词。汉语里的“笔”就是前面提及各类笔的上位词。部分归类在任何语言中都是相同的,例如世间万物可分为生物与非生物,或有机物与无机物,生物又可细分为植物和动物,然而,另一些归类则具有语言特异性。英语中,“笔”这一概念并不构成一个独立的类别。比如中文的“车”,涵盖汽车、自行车、人力车、手推车、童车等,英文里找不到完全对等的词;“牛”,包含水牛、黄牛、牦牛、奶牛等,英文也无直接对应;“果品”,有鲜果、干果、蜜饯之分,英文也缺乏同类词;“皮”,有兽皮、树皮、果皮之别,英文同样没有对应说法,因为英语使用者不将这些视为一个整体,翻译时需用具体下义词分别表达起步网校,偶尔也可用上位词概括。
即便像She is my 这样的表述,若不清楚说话者意指“姐姐”抑或“妹妹”,翻译也难以进行,这背后存在文化层面的缘由,西方社会注重家庭成员间的均等,兄弟姊妹的位阶并无差异,所以西方人在提及自己的手足时通常说He/She is my ,并不区分年龄长幼,而英语中的这个词汇在汉语中缺乏直接对应的表达。部分归类与称谓同汉语存在差异,比如英文中的half,既可指同父异母的兄弟姊妹,又可指同母异父的兄弟姊妹,此外还可指堂兄弟、堂姐妹、表兄弟、表姐妹;而辈分高于父辈的男性亲属与女性亲属,除了父母之外英语翻译汉语,均用uncle或aunt表示。此类差异均会引发翻译难题。
棘手的是,部分分类存在重叠现象。比如英语的table和desk在汉语里都称作“桌子”,但这不代表“桌子”所代表的概念范畴一定比table更宽广英语翻译汉语,举例来说table和end table都属于table,但在汉语语境中却被称为“茶几”,显然不适合归入“桌子”这一类别。汉语当中,“绿”、“蓝”、“青”代表三种色彩,英语方面仅有green和blue两个词汇,因此“青”字具体对应green还是blue需要根据语境判断,例如“青天”翻译为blue sky,“青菜”则译为green,而the Blue Nile通常被称为“青尼罗河”。
名词并非唯一存在类似现象,动词的归类层次也存在差异,例如汉语里的“切”、“割”、“截”、“剁”、“斩”、“砍”、“劈”、“剖”、“剪”、“裁”、“刻”等词,都能统一译为“cut”;若需区分具体动作,可通过介词短语标明工具,比如“剪”对应“cut with”;或者借助补语说明效果,像“剁”则表达为“cut into”。当然cut还有别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