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经济提速引关注!外来人口流动下国际教育及投资现状如何?

托福2025-09-04 20:09:09佚名

近些年,越南经济发展步伐加快。2020年和2021年,该国国内生产总值分别实现了2.91%和2.58%的年增长率。渣打银行预计,2022年越南国内生产总值增幅将能达到6.7%。大批人口和各类资源正持续流入该国。

外来人员的迁徙,促使越南国际教育机构和教育科技组织快速发展。越南存在多种类型的教育单位,包括政府办学、半政府办学、私人办学以及国际学校。对于大多数在越南从事投资活动的外国人来说,国际学校是他们的首选教育途径。

最近,界面教育联络了在越南河内、胡志明市居住的华人,他们分别来自中英教育背景的家庭、中越通婚的家庭、在越南定居经商的中国人家庭、以及赴越工作的中国家庭,并与他们探讨了越南国际教育及投资近况。

在越南接受中式教育

二零一零年三月末胡志明市英文,罗敏领着刚满周岁的孩子,从上海来到了越南胡志明市。

她先生的职业单位是宝钢集团,2008年他被派往越南工作,她随同前往与丈夫相见,罗敏未曾料到会在此地居住长达十二年,期间她的第二个孩子在此降生,全家在此兴办实业、购置房产、安家落户。

子女培养是众多国内家庭遭遇的核心挑战,私立学校是他们普遍看好的选择。

越南的国际教育机构主要坐落于河内、胡志明市以及岘港等人口密集的都市地区,这些学校依据不同国家背景进行分类,例如有联合国背景的国际学校,也有来自美国的学校,还有英国、韩国的教育机构,以及(中国)台岛的教育学校等。

不同类型的学校教育方向各有侧重,新加坡的国际学校以学业为主;而欧美背景的国际学校则更强调品德教育,以及孩子独立探索问题的能力。联合国的国际学校在教学质量上表现优异,英国的国际学校也拥有健全成熟的教学框架。

据董舒舒所知,这所联合国学校收费最为昂贵,每学年需要支付三十万元人民币,该校学生大多出身于各国驻外使领馆,或是跨国企业派驻的高级管理人员家庭,亦不乏商业世家子弟。

“越南新一代的家长也很愿意把孩子送到国际学校。”

董舒舒认为,如今的越南与九十年代的中国相似,公司对归国者很感兴趣,当地民众经济宽裕后,倾向于让孩子进入国际教育机构,寻求海外求学机会。

罗敏一家在众多国际学校类别里,特别看重中文教育。虽然她是英文专业出身,对美国国际学校的教育理念和设施环境都相当欣赏。不过,她并没有选择欧美的国际学校,而是决定就读当地唯一的一所中国台岛学校。

“两个孩子从小在越南长大,我不希望他们骨子里变成外国人。”

此外,罗敏企业有六成到七成的业务与中国存在关联。不少中国家庭会同时将台湾的学校作为选择对象,目的是为了孩子将来能顺利适应中国的教育体系。

罗敏透露,该台湾学校当前招收两千余名学子,每学年收取四千余美元的学杂费,她本人还成为了该校家长团体的成员,并且是来自大陆地区仅有的代表。

她得知,这所学校原先名为“台岛子弟学校”。23年前,在胡志明市的台商们,碰到了孩子教育方面的困难,他们不愿意让孩子去越南本地学校就读,因而向越南当局以较低的价格租赁了一片土地,随后投入资金创办了这所私立学校。

衡量学校国际化水平的标准之一是录取学生的构成,这所台湾高校对生源的构成有明确的比例规定,百分之八十是来自中国台湾的学生,百分之二十是来自海外国家的学生。

富人们的主流选择:美国学校

在越南,美国学校可能是富人们更主流的选择。

李琳玲和张天亮两家的孩子均就读于胡志明市最大的美国学校。

李琳玲来自上海,她的丈夫是越南籍华人,这个家庭在胡志明市居住,共同管理着家族的食品企业。她曾经对当地的教育资源进行过调查,发现胡志明市的国际学校数量超过二十所。

该校的学子分布在美国、英国、南非、菲律宾等地,采用英语和越南语两种语言进行授课。李琳玲信奉无为而治的育人方式,打算让子女在这所学校完成高中学业,随后进入美国的高等学府深造。

这所学校的幼儿园每年花费大约十二三万元,其他诸如辅导班、接送车、制服等开销要另外计算,等孩子升入更高年级,学费会继续增加,到了中学阶段,每年可能要二十万元。

培养孩子去美国接受教育,家庭年收入须达到150万至200万。李琳玲曾经做过相关计算。

普通上班族难以承担这么高的教育开销。在越南任职期间,董舒舒和她的丈夫每月税后所得大约是七千美元,这个收入水平超过了越南的普通劳动者,但仍然支付不起英国大学每年二十万元的培训费用。

不考虑费用问题,美国多数学校不让越南本地生和国际生进入,将他们排除在外。

进入美国学校非常困难,今年有120名学生申请,最终只录取了24人胡志明市英文,我们非常幸运地成功入学了。李琳玲的朋友张天亮今年刚把孩子从台岛学校转学到美国学校,学费因此涨到了大约16万元每年。美国学校还会严格限制越南本地学生的比例,控制在10%到20%之间。

张天亮夫妇均为华夏儿女,其妻任职于国内一家钢铁公司,担任业务负责人一职,2021年1月,被委派前往越南开拓市场,其职责范围涵盖东南亚地区。

张天亮谈到,孩子就读的班级总人数为十七名,其中韩国学生数量最多,亚洲学生明显多于欧美学生,班级里仅分布着两名中国学生。

学校提供多种课程,包括中英文、数学等学术科目,也有木工维修、种植、手工等技能型社会课程。放学后有乐器特长班供学生参加,一至五年级学生无需完成家庭作业。

张天亮觉得,美国学校最突出的长处在于语言氛围很棒,由于班级里汇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除了中文和英文的互动,还能接触到韩语和马来语。张天亮还注意到,有些孩子能够持续用英语、越南语、巴基斯坦语这三种语言与人交流。

“逃离”越南高等教育,中国家长如何突围?

越南国际学校的学生家长仍面临诸多问题。

董舒舒发现,那所英美背景的越南学校,对教师资质有明确标准,必须是英或美两国认证的教师,同时要求从业至少三年。相比之下,新加坡的国际学校在招聘时,对教师的工作履历要求则灵活得多,有时仅一年经验就可能符合条件。

越南部分双语学校的教师团队状况更为堪忧,部分外籍教师背景复杂——或许曾从事国外酒吧行业,主要目的是赚取收入。另外,越南本地助教的英语转换效果欠佳,本地教师与外籍教师的协作关系也存在不足。

师资状况同样令(中国)台岛学校感到棘手,罗敏表示:海外可利用的教育条件十分匮乏,教师素质高低不一,尤其近两年因疫情,众多教师已返回原籍,人员变动对孩子造成显著冲击。

部分教育工作者不乐意去越南的主要因素是薪资待遇偏低,台岛地区的教师月收入大约是一千五百美元,资历较深的教师所得也仅在两千到三千美元之间,与中国台岛地区的收入水平大致相当。

学校已经着手在越南当地聘请教员了。罗敏和其他一些家长对于学校今后教学水准感到忧虑。

越南的一些美国校舍里也存在变动现象。教师和学者的变动情况很频繁,家长被派往别的地区工作后,孩子就更换学校就读。这是李琳玲的观察结果。

孩子未来选择留学还是回国,是中国家长要思考的问题。

通常情况下,越南的欧美国际学校的学生大多会继续到国外深造,而(中国)台岛学校的学生则倾向于返回祖国参加高考。

罗敏盼望孩子去中国接受高等教育,以便积累本土生活阅历。越南境内唯有台湾学校与新加坡学校设有中文必修科目,并且这些学校的教学重心放在应试训练上。

罗敏心里明白,越南的教育水平与国内相比存在差距,孩子的学业表现难以与国内同龄人相提并论。她尝试过为两个儿子报名参加辅导课程,但孩子们对此表示不满,最终只能取消这个计划。

最终贝语网校,华侨联考成为罗敏的选择。

听说华侨生联考分数达到四百分以上,便可以就读中国的第二类本科大学,不过,所选择的专业会有所限制。罗敏清楚,假如要让自己的孩子回到国内参加华侨生联考,家长必须具备两种签证,第一种是五年以上的国外工作许可,且不是由国内公司外派;第二种是投资类的签证。罗敏满足这两种签证的要求,然而,她孩子就读的越南那所国际学校,却无法提供在学的官方文件。

要是没法持续竞争,罗敏又有了别的方案:只要语言、数学、外文三个科目成绩达标,就能去新加坡的公立学校就读.先让孩子进入新加坡高中,用这个作为途径申请美国的高等学府.

罗敏觉得,若想进入美国一流大学,到越南接受教育并非明智之举,因为当地的教学水准不及国内。

多数来自国际学校的家庭不会选择越南本地高校继续培养子女升学,罗敏自己有过雇佣该国顶尖大学毕业生的工作经历,却对其职业表现不太理想。

英文培训火热,但投资相对“冷静”

越南本土教育机构更侧重于应考,高学历人才较为难得。与我国类似,越南同样设有大学入学考试,不过高校的录取比例并不理想。二零二零年时,该国专科院校和本科院校的录取比例分别是百分之十六点四,百分之二十八。

洛克资本高管史松坡向界面教育表示,越南在产业进步过程中,还存在高层次人才不足的情况,当地民众的平均文化程度不高,主要由基础技术工人构成。

越南学子面临沉重升学任务。数学辅导、英语培训及综合素养提升机构遍布街巷。李琳玲向界面教育透露,英语辅导行业最为火爆。稍作行走便可见到此类机构,且每处都人气旺盛。

当地一家英文补习机构是"ila”图源:李琳玲

越南英语教育领域的兴盛与中国情况相仿,伴随着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众多外资公司纷至沓来,工作机会、商业活动以及社交场合对英语水平的需求日益增高,促使英语补习机构纷纷成立,诸如英语学习网站 YOLA、ila 等。

YOLA是众多越南归国学子共同建立的机构,借助网络渠道和实体站点,面向青少年群体开展英语辅导。该机构同样致力于服务这一群体,主要运用预先录制的课程形式进行英语教学。

越南的K12教育领域的相关企业也在积极追赶,诸如Kien Guru以及其它机构,它们正致力于推出线上教学课程、制作视频形式的讲座、建立测试题型的资料库等业务。

全球投资者也关注到这一新兴市场。

今年7月,越南教育科技公司Azota成功募集到240万美元的初始投资,参与投资的有GGV与Do等机构。该公司研制的软件能够辅助教育人员编制测试题目和实施考场监督,并且能够依据越南的教材内容自动进行评分作业。

中国资本也嗅到商机。

2021年,该公司成功吸引了阿里巴巴eWTP科技创新基金的参与,完成了A轮融资。今年9月,阿里巴巴又担当了越南K12学习平台的领投方。该公司表示,他们已经为越南全国范围内的15万名学子提供了单独辅导以及小班直播课程。

越南当局对海内外人士在教育培养行业的资金投入表示欢迎。越通社发布消息,今年九月,越南教育培养部门副主管阮文福在投资合作座谈会上阐述了此观点。

会议还透露,2020至2021年间,越南国内非公共性学校共计三千八百余家,其中外资企业控股的比例达到百分之十七。据推测,到二零二五年,非公共性学校在整个越南学校体系中的比例会提升至百分之十六。

到2021年12月31日,越南在教育行业有605个外资合作计划,累计投入资金达45.7亿美元以上,比五年前多了321个计划,新增资本35亿美元。河内和胡志明两个城市吸纳了绝大部分投资,占比高达91.23%。

谷歌、淡马锡与贝恩联合发布的2021年东南亚互联网经济分析表明,越南以及东南亚多数教育科技企业,普遍停留在从种子轮到B轮的初期发展阶段。

东南亚教育科技领域展现出生机勃勃的发展势头,然而相关分析揭示,众多投资家正保持谨慎,原因是教育科技机构的扩张前景尚不清晰。现阶段观察,越南尽管拥有规模可观的人口基础和旺盛的求学意愿,却依然未能孕育出一家教育科技领域的领军企业。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人物为化名)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