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以前,精神医学及精神分析领域的文献里就出现过关于焦虑的临床研究报告。不过因为缺少合适的测量手段,导致研究贡献不多。五十年之后,出现了用于测量焦虑的量表,相关研究因此取得了一些进步。在1961至1966年期间,以及1966至1979年期间,有人提出了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的概念。这种感受指的是一种令人不快的心理感受,例如感到紧张、害怕、担忧和情绪易波动,同时身体会出现自主神经系统活动增强的情况,通常只是暂时的现象。
个性中的持续不安情绪用以表现一种相对固定的心理特征,这种特征在不同个体间存在明显差别。研究者们设计了状态-特质焦虑量表,其目的是为临床医生、行为研究者以及内科专家提供一种手段,用以分辨短暂的恐慌感受和长期的心理倾向,从而满足多样的科研需求与医疗应用。状态特质焦虑量表由 D. 及其团队设计,其初始版本(STAL-Form X)发表于1970年贝语网校,该量表后来被广泛应用于2000项研究之中,这些研究覆盖了医学、教育、心理学等众多学科领域。研究者于1979年对STAI-Form X进行了完善,而1980年推出的修订版本(STAI-Form Y)随即投入使用,该版本于1988年被翻译成中文文本。STAI的构成要素、评估准则及分数核算方式:首先,其构成要素包含指导性说明以及两个分量表,总计四十个陈述性题目。其中,前二十项为状态焦虑量表(STAI,FormY-I,简称为S-AD),这些题目数量上正负情绪描述条目各占一半。该量表主要功能在于衡量即时状态或特定时间点、情境下的恐慌、不安、担忧和神经质层面的体验或感受。能够衡量紧急状况中的心理不安程度。第21至40个题目属于个性焦虑检测表anxiety什么意思,该表依据STAI形式Y-l版本,简称为T-AI,旨在衡量个体普遍的情感感受。其中包含11条反映消极情绪的陈述,另外还有9条描述积极情绪的条目。可用于衡量内科、外科、身心病症及精神障碍者的紧张感受;能够用于检测大学师生、军职人员,以及各类职业群体中的相关紧张状况;还能用于评估心理干预、药物医治的成效。
评估方式:这份问卷需要被试者自行填写或填写报告。受试者要依照说明逐项选择答案。它既适合个人使用,也适合团体使用,通常要求受试者具备初中阶段的知识水平。测试过程没有时间限制,一般完成所有项目的作答需要10到20分钟。评分标准:STAI量表每个条目采用1到4分的等级制评分,S-AI的评定标准为:1代表完全没有,2表示轻微存在,3意味着程度一般anxiety什么意思,4则表明非常显著。T-AI:几乎没有,有些,经常,几乎总是这样。请根据个人感受选择最匹配的等级。所有积极情绪条目都采用逆向计分。分别统计S-AI和T-AI量表的累计分数,分数范围从20到80,用以衡量状态或特质焦虑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