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报报道 (记者成小珍通讯员赵光文)24日,在2024中国海外人才交流大会暨第26届中国留学人员广州科技交流会(简称“2024海交会”)举行,活动在广州南沙国际会展中心启动。此次海交会旨在构建一个覆盖全程的海外人才服务综合体系广州留学人员服务管理中心,策划举办一系列声势浩大且成效显著的举措,通过举办“海交会科技英才庆典”活动,着力打造富有科技特色、充满青春气息且活力四射的创新创业环境,最终促成一场规模宏大的海外人才互动盛会。
2024海交会启幕。信息时报记者徐敏摄
市场配置:推动人才资源实现双向奔赴
2024海交会以汇聚全球力量、开创美好前景为宗旨,举办一系列旨在吸引海外人才、留住国内人才、用好企业人才的专项活动,通过线上平台与线下会场发布总共两万个职位信息。该大会致力于打造一个完善的海外人才归国创业创新的服务体系,包含资源对接、创业辅导、求职指导等环节,为海外人才回国或来华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根据相关说明,今年海交会全面推行市场化运作模式,广州产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担当指导角色,广州科技金融集团有限公司、广州产业投资资本管理有限公司、广州南沙公共资源控股集团共同承办。凭借广州产投集团所拥有的资源条件,2024海交会将运用前二十五届所形成的品牌效应,采取更加市场导向、专业精细、全球视野的策略,将人才视为重要因素,从而实现经济的高质量进步,将其转化为发展的核心动力。
2024海交会启幕。信息时报记者徐敏摄
此次海交会突出了以市场为核心的原则,在项目构思、宣传工作和吸引投资参展等环节,2024海交会着眼于现实情况,关注市场需求以及海外人士等参会者的感受。通过多种方法,海交会努力构建一个覆盖全程的海外人才项目综合服务系统。
为建立创业与就业的完整服务体系,本届海交会借助资本支持,创建覆盖创业全程的海外人才发展基地,促进资源与需求的精确匹配。例如突出“投资带动人才引进”,广州产业投资集团将“投资促进引进”“投资促进创新”的经验做法融入海交会活动,凭借两大母基金的平台作用,汇聚了全球超过300家知名的投资组织,为创业计划提供资金对接和资本支持。
研究“借助人才吸引人才”,2024年海交会邀请已归国的海外专才出席活动。整合广州产投集团投资控股的企业资源,动员产投已投资项目的核心人物和杰出人才的高端社交圈,促进更多项目与专才回流广州发展。
启动“协同引才”计划,2024海交会主动联合大会协办城市、协办单位、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等海交会相关资源方,整合阿里巴巴、归谷科技园、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校友会等合作渠道,探寻项目诉求,完成诉求的公布与匹配。
提升“以服务吸引人才”模式,2024海交会借助线上与线下结合的方式,提供金融支持、高端人才协助、技能培训、落地保障以及园区资源,旨在吸引更多海外人士到广州创业发展。
2024海交会启幕。信息时报记者徐敏摄
丰富活动:发掘人才项目的新质生产力
这次海上交流活动的主要环节包括启动仪式、专题研讨、成果展览、初创企业推介、专家团队洽谈以及岗位需求发布等,吸引了众多行业领袖、顶尖学者和国内优秀公司参与其中。
现阶段,国内学子海外求学后归国就业的现象日益普遍,2024年海交会开幕式期间举行了“外籍人才综合服务平台—魅力广州频道”的启动典礼,旨在向海外人才展示中国境内优质企业、新兴行业以及发展机遇。
在海交会主题论坛板块,今年将举办全国首次海内外人才数字产业峰会、新质生产力推动科学教育创新论坛、“重塑新广州”之广州未来产业前景论坛等会议。这些论坛围绕人才、科技和产业等议题展开,将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提供智力支持。
在创业项目展示环节,本届海交会设立了“英才汇穗”海外人才创业大赛,以此提升海外人士投身国内创业的积极性;同时启动了“多多侠·产投杯”创新创业项目展示活动,借助广州产业投资集团的广泛人脉,着重发现有潜力的创业者及其计划。
2024海交会启幕。信息时报记者徐敏摄
另外,2024海交会携手同道猎聘集团与高校人才网(高才科技)共同策划了人才招募项目,囊括了广州实验室、小鹏汽车、广发银行、暨南大学、吉林大学、四川大学等140多家机构,提供了4000多个高薪职位。此外,海交会官方网站的线上招聘专区会持续发布新增的就业机会广州留学人员服务管理中心,方便无法到场参会的人员通过网络进行应聘。主办方估计,线上线下公布的总职位需求将近两万个。内容规划饱满留学之路,资源支持有力,2024海交会将使优秀人才计划成为激活广州“新质生产力”的关键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