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关于择校和定专业
我是南京一所211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学生。由于本科期间学业表现平平,没有资格保送研究生,因此在大三第一学期就开始准备考研相关材料,目的是进入更优秀的学府,为将来就业奠定基础。商科背景的学生通常选择银行、保险公司或者证券公司这类金融机构工作。根据我的了解,证券公司的投资银行部门收入可观,所以从职业发展的角度出发,我决定选择报考的学校。商科领域不同专业间的进入难度相对较低,未来职业发展有较大跨界空间,而证券公司部门在招聘时最为看重应聘者的教育背景,涵盖最初学历和最终学历。长期以来流传着“清北复交毕业生主导金融行业”的观点,因此对于在选择学校与专业感到困惑的学子,我的建议是优先考虑自身能力范围内最顶尖的学府,专业选择上可以适当放宽要求。
国内顶尖高等学府,包括清华、北大、复旦和交大等名校,其毕业生在金融行业拥有广泛分布,能够轻松通过众多企业的筛选环节,未来就业时不会因学校声誉不足而遭遇淘汰

复旦大学位于上海,中国金融业的重镇,金融行业繁荣,为学习期间寻找实习机会提供了便利,学校地处五角场区域,地理位置优越国际商务是什么专业,前往金融机构实习十分便捷
复旦在清华北大和上交这些学校当中,对普通学生最为和蔼可亲。具体表现为,它招收的学生数量比较可观,不会区别对待本科出身,而且在复试环节淘汰率不高。相比之下,像北大光华,清华五道口,上交高金这些项目,非C9高校的学生通常不会贸然去申请。
国际商务是经济学院的一个小专业,其难度比金融要小一些,公共课考试分数大约在280分左右就能通过,而金融和应用统计专业,公共课考试分数需要达到300分以上才有机会被录取
报录情况和难度分析:
复旦大学不公布具体报名数据,根据非官方统计,每年申请该校国际商务专业的考生大约有四百名,实际录取人数在三四十名之间,因此录取比例大约是十比一。

2011到2021年间,管理学院负责命题,题目难度不大,仅包含简答题和论述题,每年都会出现往年试题的重复,虽然难度不高,但评分标准严格,考生分数多在110分以上国际商务是什么专业,比较适合跨专业背景的考生。然而2022年,经济学院开始负责出题,情况发生显著变化,试题中增加了选择题和计算题,并且这两年中,有两三道大题超出了教学大纲范围,这对考生的知识掌握深度和经济理论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20年和2021年,该分数保持在365分,2022年突然飙升到380分,创下历史新高,并且淘汰了三分之一进入复试的考生,2023年分数回落至365分,有45人进入复试,最终录取40人,预计2024年分数会继续上升,但难度不会像2022年那么大。
2. 初试经验
数学是关键学科,历来有“掌握数学者就能进入复旦”的说法。数学是需要投入大量时间精力,通过反复练习来提升,并持续归纳经验的科目。我从1月份起学习数学,每天投入超过六小时。
五月份之前是入门时期,那阶段看过的辅导资料有《张宇30讲》《李正元数学全书》《余炳森概率论》《李永乐660题》。张宇的教材引发不少讨论,部分学习者认为他侧重方法而忽略根本,这看法因人而异吧,我个人觉得他讲得挺好,听课时学到了不少东西。对张宇内容不合适的,换成武忠祥的书籍也是能够接受的。市面上通行的辅导资料,历经多年市场验证,质量普遍可靠。考生只需挑选最契合自身情况的,不必贪求过多,务必吃透核心内容,加强习题训练,无需在参考书选择上耗费过多精力。
7-9月是加强学习时期,我参考了《张宇高数18讲》《张宇线代9讲》《余炳森概率论》《李林880题》。这个阶段注重方法掌握和运算训练,所以每天必须完成足够的练习量,我主要攻克李林的880题,它比标准测试题稍难,但题型相似,对提高运算能力很有帮助。张宇的1000题个人感觉难度太高,里面有很多竞赛型题目,因为时间有限就没有继续做。这一时期切忌沉迷于视频课程,假如时间紧迫,能够跳过视频,直接阅读书籍并练习题目,只要个人能够独立完成,才算真正掌握知识。

十月份和十一月份是关键时期。参考材料包括:两千年至二零二二年数学三的历年试卷,《余炳森五套模拟题》《李林六套加四套》《合工大高级冲刺卷》《张宇八套加四套》。建议第一阶段每天完成一份真题,按时间顺序从二零零零年开始。当所有真题完成并且掌握所有核心概念后,再开始做模拟测试,每两天一套。模拟试题的挑战性超出实际考试,初时难以适应无需担忧,务必依照标准时限进行演练,期间禁止休息或查阅参考内容。持续完成十数份测试,便能逐渐掌握规律。唯有将每次模拟都视作正式考核,临场才不会紧张,进而展现应有实力。
我认为英语是所有学科里每天投入时间最少,却必须长期坚持积累的科目。刚开始可以下载《墨墨背单词》这个软件,每天背诵四百个词汇,最初阶段可能无法记住这么多,这很正常,先混个印象,等以后会越背越快,考前重复二十遍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因为只有反复记忆才能牢固掌握,看到单词就能立刻明白它的含义。考研英语对拼写要求不高,明白意思就行,看到单词能联想到中文即可。六七月份开始接触真题,我选用了《张剑黄皮书》,里面的讲解非常详尽。每天练习一两个阅读理解部分。阅读理解是英语考试的关键,决定了整体成绩。做错的题目要反复检查,弄清楚错误原因,不理解的再查阅解析。八月份着手准备翻译、小作文和大作文。这三项内容相对容易,听网课效果一般,可以直接通过做题来掌握。写作文要认真对待,毕竟上海地处严重缺水地带,如果文章表达平庸,通常得分不高,我建议选用《王江涛考研英语高分写作》,每天学习几个精彩的语句,这样在考试时才能运用一些漂亮的句型。
政治复习不必过早启动贝语网校,前期要把更多时间分配给数学和专业知识的学习,到了七月份开始着手准备也完全来得及。
七至九月推荐阅读《徐涛核心考案》《肖秀荣知识点精讲精练》《肖秀荣1000题》,每学习一个章节就完成对应的1000题练习,全部做完后仔细查看答案解析,并找出题目在书本中的原始出处
冲刺期建议使用《腿姐背诵手册》,重点研读选择题部分内容,每日起床后和临睡前各安排半小时复习,反复翻阅,力求达到4到5遍的遍数要求。其余空闲时段,可以借助喜马拉雅平台收听腿姐的带背音频。

十二月份,建议研读《肖8》和《肖4》,《肖8》专注于选择题部分,而《肖4》也以选择题为主,同时需要记忆大题内容。大题中的许多知识点就是考试的重点,务必逐题掌握,如果无法全部背诵,可以选取绿色标注的文字,关键在于理解答题结构,在考试时能够运用自己的表述进行补充说明。
专业课程方面,推荐参考希尔的《国际商务》第11版本,还有张继康的《跨国直接投资》,以及尹翔硕的《国际贸易教程》,可以考虑薛求知编写的《国际商务管理》,韩玉军的《国际商务》,另外还有姜波克的《国际金融》。
首要的是薛书,韩书,姜书,这三本至关重要。希尔的著作初读起来,浅显易懂,适合用来奠定基础。尹的书籍包含了大量计算模型,阅读时不必深究原理,只需记住结论即可。
2-4月要把书读两遍,圈出不明白的部分。5-6月参照考试范围和自身理解来构建知识体系。7月之后要开始记忆书本内容,反复温习,依照体系来背诵,归纳成核心内容,背诵核心内容即可,其他部分可依据个人知识积累来补充。10月后要开展模拟训练,每天完成一道概述题或论述题,可以借鉴《科兴434》中的题目进行练习。
遇到考研学习难题时,可以考虑参加辅导机构,例如新祥旭考研提供的全科一对一VIP定制服务,这种教学方式目的明确,能够根据个人情况灵活安排授课时段,课后还有免费咨询服务,对于提升初试复试的应试能力效果显著。
3. 复试:

2023年该院校招生366人,有45位考生进入下一轮考核,最终录取了40名学生,淘汰比例不大。复旦大学并未公布复试参考书目,所以要把初试涉及的专业知识复习到位,同时也要掌握宏观和微观经济学的内容。考试时更看重考生的应变能力,建议多进行英语口语练习,因为面试老师可能会根据你英文自我介绍的内容提出问题。
4. 建议鼓励
考研并非易事,不过并非像我们想象中那么艰巨,复旦国商每年都有许多非名校背景的学生成功录取的实例,只要持续努力,便能望见成功的希望,前路虽然漫长,但复旦会一直屹立不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