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之《吊古战场》

新加坡2023-10-15 17:06:37佚名

《吊古战场文》是李华“极思研搉”的力作,以缅怀古战场比兴,中心是主张推行王道,以仁德礼义悦服远人,达到天下一统。在对待战争的观点上,主张兴仁义之师,有征无战,肯定反侵略战争,反对侵略战争。文中把战争描画得非常残酷凄凉,借以唤醒各阶级人士的反战情绪,以求做到“守在四夷”,安定边防,具有强烈的针对性。虽用比兴方式,但文字流畅,情境交融,主题鲜明,寄意真切,不愧为古今传唱的名篇。

《吊古战场文》名为“吊古”,实是讽今。全文以“古战场”为抒情的基点,以“伤心哉”为雕凿整篇的爱情主线,以远戍的苦况、两军混战的惨状、得人与否的对比、士卒家属吊祭的悲怆为结构层次,层层铺叙,愈转愈深,结末点出主旨。结构紧凑,一气呵成。开篇劈空描写古战场阴森寂寥的气象:荒漠宽阔无边,杳无人迹,湖水回环缠绕,山峦交错杂列,天地晦暗,气象憔悴,飞蓬根断,野草枯萎.飞鸟不肯落下,野兽离群而奔突,使人触目惊心,魂失魄散。接着文锋一转,借县丞之口点题,述说古战场“常覆三军”的历史和天阴鬼哭的惨状,提高了文章的可信性与感染力。再以“伤心哉”的感慨,诉说深邃的吊古之情,给整篇映照上了一层愁惨暗淡的爱情色调。“秦欤?汉欤?将近代欤?”发问深婉,有力统领起全文。

第二段写士卒远戍的苦况和秦汉以来“多事四夷”的缘由。作者以“吾闻夫”提领,展开了对历史的回溯,描述远戍士卒饱经行军、露营、夜渡、屯戍之苦。地阔天长,戍守日久,归程知在何处?寄身刀影,性命难保,怨恨向谁诉说?并且,戍卒的凄惨遭到是如何导致的?“秦汉而还”以下便强调其缘由。觉得自秦汉以来,为开边拓土,“多事四夷”,边境战事频仍,使得“文教失宣”,王道莫为。这就把罪责推到封建帝王及其所实行的新政上,极为尖锐深刻。作者行王道,反霸道,以“仁义”安抚“四夷”的观点是有进步意义的。

第三段描绘两军混战的激烈、悲惨的情状,是整篇的主体。作者以“吾想夫”驰骋其宏伟的想像,用铺排扬厉、踵事增华的笔法,描画了两次两军对决的战争场面,且一次比一次激烈,一次比一次残酷。如是在北风掀动荒漠的地方,胡兵凭着地利攻打,中原主将骄慢冒进,匆忙迎战,兵卒畏于严苛的军法,不得不拚命迎敌。两军相搏,混战声惊艳山川,碎裂江河,攻势迅猛,如雷鸣闪电。如是在“穷阴凝闭,滂沱海隅”的“苦寒”季节,胡兵又凭着天时“径截征粮,横攻士卒”,中原将士被杀得“尸填巨港之岸,血满长城之窟。无贵无贱,同为白骨”,惨不可言。行文至此,作者又以**句式谱写怨愤悲痛之情,沉稳缅怀之意。两军对垒激战,鼓衰力尽,矢竭弦绝,白刃相交,宝刀断折,士卒浴血厮杀,场面悲情而激烈。在此生死关头,士卒心情极为矛盾:“降矣哉?终生蛮夷!战矣哉?骨暴沙砾。”真是字字伤心,声声怨愤。这发自士卒肺腑的心里话,是对扩边战争的泣血控告。作者满腔深切心情,以肃穆的笔端,描写了全军覆灭后战场上的蛰伏、阴森、凄怆的景色,与前文两军混战时那个“势崩雷电”的阵势产生了强烈的对照,也是对前文“往往鬼哭,天阴则闻”的呼应。面对这些惨相,作者那“伤心哉”的爱情发展到了高潮,发出了“伤心惨目,有如是耶”的深邃浩叹,它撞击着历朝读者的心扉!

第四段以“吾闻之”领起,采用历朝战争对比的方式,说明战争成败的关键。先用“牧用赵卒”和“汉倾天下”相比,一个“大破林胡,开地千里”,一个搞得“财殚力痛”,因而得出“任人而已,其在多乎”的推论,说明解决边患问题关键是选用勇将,而不在于用兵多少。再以“周逐猃狁”与“秦起长城”、“汉击突厥”对比:有的“全师而还”,君臣和乐恬适,端庄贤淑;有的“荼毒生灵,万里朱殷”;有的“虽得阴山”,“功不补患”。说明解决边患的办法是以“仁义”、“王道”安抚四夷,而不是黩武开边。引古是为证今,作者用历史事实揭开了唐朝开边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也抨击了唐玄宗用人不当。

第五段通过“吊祭”的场面,进一步对导致“蒸民”骨肉离散的战争作了泣血控告。“苍苍蒸民,谁无家长”几句,作者从人道主义出发,用铺排的句式,指斥的语调,气盛言宜地对“开边意未已”的统治者发出了“苍苍蒸民”“杀之何咎”的质问。接着又袭用明代贾捐之《议罢珠崖疏》“父战死于前,子斗伤于后,老母、寡妻悲泣巷哭,遥设虚祭,想魂乎万里之外”的文义,点化出“布奠倾觞,哭望天涯”,悲怆苍凉的吊祭场面。面对着这“天地为愁,草木凄悲”的惨状,联想到“从古如斯”的一幕幕惨剧,提出了“守在四夷”的主张。结尾点明全文的主旨,与上文相呼应,极为巧妙有力。

《吊古战场文》虽以骈体为宗,但与六朝以来流行的注重偶辞俪句,铺陈事典,重视方式美,内容空洞贫乏的小品文有很大的不同。作者李华是古代古文运动的先驱者之一。

李华倡导古文,力求克服齐梁靡丽之习,于骈俪之中寓古文之气,以散驭俳,崇雅去浮,使文章显示了甜美纯真和雄浑有力的情调,充分表现了盛唐新体骈文的特色。

谢榛说:“熟读所作,有险峻如大海奔涛,秀拔如层峦悬崖。”(《四溟诗话》)《吊古战场文》在构思和表现手法上颇具创造性。过去的吊文多以抒情为主,而《吊古战场文》则以议论为主。这种“带心曲以行”的议论,高屋建瓴,一泻直下,气度甚壮。中间用感慨句、反诘句调节节奏,使声调铿锵,良莠成趣。运用夸张、对偶、排比、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引起了一唱三叹的意趣,提高了文章的感染力。段与段之间又以“吾闻夫”、“吾想夫”、“吾闻之”等诗歌性质的词句联接,使整篇一直保持着像“大海奔涛”一样“沛然莫之能御”的恢弘气魄,一扫历来诗派那种绮丽孱弱的文风。这对后世的碑铭有着颇大的影响。

评价

《吊古战场文》虽以骈体为宗,但与六朝以来流行的注重偶辞俪句,铺陈事典,重视方式美,内容空洞贫乏的小品文有很大的不同。《吊古战场文》作者是清代古文运动的先驱者之一。他倡导古文,力求克服齐梁靡丽之习,于骈俪之中寓古文之气,以散驭俳,崇雅去浮,使文章显示了甜美质朴和雄浑有力的情调,充分表现了盛唐新体骈文的特色。

谢榛说:“熟读初盛唐儒佛所作吊古战场文文言文翻译,有雄伟如大海奔涛,秀拔如层峦悬崖。”(《四溟诗话》)《吊古战场文》在构思和表现手法上颇具创造性。过去的吊文多以抒情为主,而《吊古战场文》则以议论为主。这种“带心曲以行”的议论,高屋建瓴,一泻直下,气度甚壮。中间用感慨句、反诘句调节节奏,使声调铿锵,良莠成趣。运用夸张、对偶、排比、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引起了一唱三叹的意趣,提高了文章的感染力。段与段之间又以“吾闻夫”、“吾想夫”、“吾闻之”等诗歌性质的词句联接,使整篇一直保持着像“大海奔涛”一样“沛然莫之能御”的恢弘气魄,一扫历来诗派那个绮丽孱弱的文风。这对后世的碑铭有着颇大的影响。(门立功)

题解

《吊古战场文》是李华“极思研搉”的力作。唐玄宗开元后期,骄侈专权,好战喜功,边将常常背信弃义,使用阴谋,挑动对边境少数民族的战争吊古战场文文言文翻译,以献媚求赏,导致“夷夏”之间矛盾加深,战祸不断,士兵死伤惨烈。如749年(天宝八年)哥舒翰攻契丹石堡城,唐军战死数万;751年(天宝六年)安禄山率兵六万逼抢突厥,全军溃退。《吊古战场文》以缅怀古战场比兴,中心是主张推行王道,以仁德礼义悦服远人,达到天下一统。在对待战争的观点上,主张兴仁义之师,有征无战,肯定反侵略战争,反对侵略战争。文中把战争描画得非常残酷凄凉,借以唤醒各阶级人士的反战情绪,以求做到“守在四夷”,安定边防,具有强烈的针对性。虽用比兴方式,但文字流畅,情境交融,主题鲜明,寄意真切,不愧为古今传唱的名篇。

《吊古战场文》在《李遐叔选集》、《唐文粹》、《文苑英华》等均收入,文字小异,此不一一出校。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