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基本情况介绍:学科优势与辉煌校史?

留学资讯2025-07-29 17:49:18佚名

一、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基本情况?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作为一所全国重点大学,以信息与电子学科为核心,同时工、理、管、文等多学科均衡发展。该校隶属于教育部,是“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和“211工程”项目的重点建设高校之一。此外,它还是国家双创示范基地、首批35所示范性软件学院、首批9所示范性微电子学院、首批9所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以及首批一流网络安全学院建设示范项目的高校。2017年,学校的信息与通信工程以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两个学科成功被纳入国家“双一流”建设的行列。

学校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31年,当时在江西瑞金成立了中央军委无线电学校。1958年,学校搬迁至西安。到了1966年,学校转变为地方性质的院校。1988年,学校正式更名为现在的名称。自建校以来,已经超过80年,学校一直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关注。它不仅是我国“一五”计划期间重点建设的项目之一,还是1959年中央政府批准的全国20所重点大学之一。20世纪60年代,学校就以“西军电”之称蜚声海内外。

该校目前设有南北两个校区,整体占地面积达到了大约270公顷。在校学生总数超过三万人通信工程专业大学排名,具体分布为:本科生有22112名,硕士生有10816名,博士生则有1960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以其在电子信息领域的显著特色和强大的实力著称,拥有通信工程学院、电子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示范性软件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人文学院、外国语学院、微电子学院、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空间科学与技术学院、先进材料与纳米科技学院、网络与信息安全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人工智能学院、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以及体育部等共计18个学院(部)。

二、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重点学科以及优势专业有哪些?

该校是我国最早设立信息论、信息系统工程、雷达、微波天线、电子机械、电子对抗等领域的学府之一,引领了我国IT学科的发展,确立了显著的电子与信息学科特色和优势。在“十三五”规划期间,该校成功获得了8个国防特色学科的批准。学校目前设有2个国家级“双一流”重点建设的学科集群,涵盖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空间安全、控制科学与工程等5个一级学科;同时,还拥有2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涉及6个二级学科领域;另外,还有1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此外,学校还设有34个省部级重点学科,14个博士学位授权的一级学科,26个硕士学位授权的一级学科。学校具备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的授权资格,设有1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以及55个本科专业。在全国第四轮一级学科评估的榜单上,共有3个学科荣获A类评级: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以A+的优异成绩荣登全国榜首;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也跻身A档;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则被评为A-档。这样的成绩使得学校在电子信息领域继续保持国内领先地位。此外,根据ESI发布的数据,学校的工程学和计算机科学在全球范围内均位居前千分之一。

我校设有1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包括通信工程、信息安全、网络工程、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软件工程(嵌入式系统方向)、软件工程(WEB工程与信息系统方向)、电子信息工程、微电子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智能科学与技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电磁场与无线技术以及电子封装技术。

我校荣列全国首批设立电气信息类特色专业的两所院校行列,同时也是全国首批设立六个及以上特色专业建设点的十四所院校之一。

三、学校的师资力量如何呢?

学校秉持“以人为核心、教师构成大学核心力量”的办学理念,精心打造了一支结构均衡、创新意识强烈的教师团队。目前,该校拥有专任教师2100多人,其中包括430多位博士生导师和1200多位硕士生导师。学校设有院士4名,双聘院士15名,“万人计划”入选者共计20名(其中包括“青年拔尖人才计划”入选者5名),长江学者30名,拥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1个,科技部重点创新团队3个,教育部创新团队6个,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4名,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3名,国家级教学名师4名,国家级教学团队6个,973项目首席科学家3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52名,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4名,“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奖获得者5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培养对象11名留学之路,陕西青年科技奖获得者28名,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9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有160人。

四、西电的人才培养特色以及人才培养的亮点在哪?

作为我国“双一流”建设中的重点大学,以及“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和“211工程”项目的核心高校,该校对本科生的培养给予了高度重视,不仅在理论知识的传授上下功夫,更在提升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上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强化。学校相继与英飞凌、英特尔、IBM、惠普、微软、中兴等众多企业携手共建了联合实验室与研究中心,这些实验室对同学们敞开大门,为他们创造了丰富的实践机会;同时,学校还大力举办各类竞赛,近年来,西电的学子们在国际数模竞赛、全国大学生数模竞赛、电子设计竞赛、“挑战杯”课外科技作品竞赛、ACM/ICPC竞赛等多项国内外重要科技竞赛活动中屡获殊荣。

学校陆续向国家输送了超过20万名电子信息领域的顶尖人才,孕育了120余位解放军的高级将领,培育了19位两院院士(自1977年高考恢复以来,其中11位为校友,排名全国前列),以及10多位国家副部级以上的领导人。此外,学校还培养了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柳传志,国际GSM奖得主李默芳,欧洲科学院院士、知名纳米技术专家王中林通信工程专业大学排名,以及“神五”和“神六”飞船副总设计师、“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总设计师杨宏等众多IT行业的领军人物和技术骨干,还有数十位科研院所所长和大学校长等,他们为国家的发展和进步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五、请问西电学生就业情况是怎么样的呢?

关于研究生就读情况,我校各个专业的保研比例普遍超过15%,其中一些专业甚至接近20%,再加上选择考研的学生,每年选择继续深造的学生大约占到50%。近年来,毕业生的研究生就读比例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过去五年内这一比例增长了近10%。

我校电子信息专业特色突出,就业形势喜人,本科及研究生毕业生初次就业率持续高达98%与96%以上,在全国高校中名列前茅。学生的就业优势不仅反映在就业率这一指标上,更体现在就业的层次和地域分布上。众多毕业生选择在北京、上海、广州以及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就业,工作单位多集中在通信、IT领域的大型国有企业、外资企业以及科研机构等。《新闻联播》和《新闻直播间》这两档中央电视台的节目,曾对学校学生的就业状况进行了专题采访和报道。2012年,学校荣幸地被列为“全国50所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之一。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