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陈嘉庚先生为厦大兴建了建南楼群,其中成义楼被指定为厦大生物学系新的教学与科研场所。这里是上世纪50年代建南楼群的照片。(资料图)
厦门大学生物学系已经走过一百年历程,近日,该校生物学系百年诞辰庆典活动在翔安校区成功举办。
厦大生物学科历史悠久,堪称最长学科之一,陈嘉庚先生1921年创办厦大时就已构思,旨在“开发祖国的山海资源”。1922年,厦大开始设立植物学、动物学,这两门学科成为厦大生物学科的开端。1933年,植物学系和动物学系合并,组成了生物学系。1999年,生物学系与抗癌研究中心合并,成立了生命科学学院。
昨天的发展大会同时进行了线上和线下的活动。大会回顾了厦大生物学科百年的历程,该学科一直是厦大的骄傲。早在上世纪20年代初,厦大植物标本馆就拥有极为丰富的馆藏,其规模在我国各高校中名列前茅。此外,厦大动物学系还设立了生物材料供应处,专门负责向国内外高校提供用于教学和实验的各种标本,其中制作的文昌鱼标本和嘉庚水母标本更是享誉全球。
厦大首篇发表于国际顶尖学术期刊的论文,源自厦大生物学科——1923年生物专业大学排名,受聘于厦大的美籍动物学家莱德,在美国《科学》杂志刊载了《厦门大学周边的文昌鱼捕捞业》的研究报告。厦门海域因盛产文昌鱼而声名远扬,厦大也因此成为国内外学术界研究文昌鱼的重要机构。
会议指出,目前厦门大学生物学领域已经连续两期被纳入国家“双一流”学科建设工程目录,在最新一轮学科考核中获得A类评级,其下属九个学科已跻身ESI全球学科排名的前百分之一行列,是中国生物学领域人才培养与科研探索的关键机构之一。
厦大生物学科目前正致力于攻克癌症等关键性健康难题,属于尖端生命科学范畴,已成功研发全球首个戊型肝炎预防针、国内首个宫颈癌预防针,并已实现工业化生产,同时开发出全球首创的艾滋病病毒尿液快速检测装置,在生物医药产业中,特别是在体外诊断仪器这一细分市场,厦大生物学科已形成不容小觑的行业影响力
学校前天表示,百余年期间,生物领域一共送出了1万3千多名毕业生,其中造就了伍献文、曾呈奎、肖培根、唐崇惕、林鹏、陈宜瑜、林圣彩等知名院士在内的杰出生物研究者。
【相关】诺奖“班主任”隔空支招
厦大生命科学学院设立了一个特别的本科学系,该系的负责人是布鲁斯·博伊特勒,这位美国科学家在2011年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2015年贝语网校,厦大生命科学学院建立了一所名为“博伊特勒书院”的机构,该机构以博伊特勒的名字命名。书院的核心项目是拔尖计划人才班,旨在选拔出色的本科学生进行重点培养,并邀请全球顶尖学者担任教师,这意味着这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亲自为本科生授课。
昨天,博伊特勒借助网络表达了祝福,然而,他的祝福话语更像是针对厦大生物学科百年来如何保持卓越地位提出建议。他说,科学领域的创新与突破,都来自于运用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尝试崭新的途径,并且常常不认同他人所坚信的观点。高校理应表彰卓越品质,卓越是选拔、提拔以及维系师生队伍的关键依据,唯有如此,方能培育出理念上获得显著提升的卓越人才,对此绝不能降低要求。
这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主张,厦大生物学科要持续发展,需要让所有人明白,优秀需要用成果来衡量,要使羡慕和不满让位给赞赏,要提倡尊敬和包容,他期望厦大生物学科不论何时都能维持良好的运作。
【链接】厦大生物学科究竟有多牛?
新冠病毒疫情使人们广泛接触了病毒检测这类体外检测手段,鲜为人知的是,在医药生物尤其是体外诊断IVD行业,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科已然成为其中不容小觑的一支队伍。
以去年前三季度为例,新冠抗原试剂出口的即时检验市场呈现四大企业竞争的格局生物专业大学排名,其中宝太生物与热景生物这两家领先企业的创始人张国锋和林长青,都曾是厦门大学的毕业生,目前体外诊断行业的众多知名公司,包括万泰生物、艾德生物、英科新创、菲鹏生物、致善生物、波生生物以及鲎生科等,都与厦门大学生物学院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些公司的绝大多数创办者都毕业于该学院。
厦大生物学专业被视为万泰生物、热景生物及菲鹏生物等上市公司的培育基地,这一领域内由一所大学的单一学科催生出众多上市企业和技术型创业者,该现象正引发广泛关注,林长青指出,其核心在于夏宁邵等厦大生物学专家致力于将研究成果应用于中国本土实践,他们开展科研活动旨在应对现实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