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一直是许多学子关注的求学路径,但近年来出现了新变化。
现在,许多计划出国留学的家庭和学生都意识到,像欧美及澳洲这些老牌的海外留学地点,不仅地理位置偏远,开销巨大,而且入境规定和当地治安状况也并非完全稳定可靠。
近些年,香港和澳门依靠国际化的教学安排,借助与大湾区产业紧密相连的资源优势,并且得益于鼓励性的制度条件,正吸引着越来越多内地的年轻人去那里接受教育。
政策支持吸引内地学生
近年来,内地学生赴港澳求学的热情不断上升。
以香港大学为例,根据港大披露的资料,2018至2019年间,在该校就读的内地本科生共计1785人,占全部非本地学生的45%,到了2023至2024年期间,这个数字增长到3180人,此时内地学生占非本地学生的比例提升至63.4%。
近年来内地依据高考分数入学的本科学生数量持续上升,得益于相关政策的改进。2024/25学年,香港大学通过高考申请招收的内地学生预计为360名。2025/26学年,港大打算把面向高考生的录取人数提升到400名。
香港科技大学原定2024年打算经由高考招收大约220名来自内地的学生,不过因为报考的人数和水准都比预想的要好,最后录取的学生数量超过了250人。
赴港求学和赴澳求学的热度持续攀升,这主要是因为港澳地区行政机构制定了更为有力的扶持措施。
香港方面表示,要打造“国际高等教育中心”,并制定了培养未来人才的长期蓝图,计划设立助学金、给予生活支持等政策,树立“留学香港”形象,从而吸引更多内地及海外学子。
香港科技大学本科招生及入学事务负责人刘梦琳教授谈到,香港科技大学致力于提升校园的国际化程度,努力吸纳表现突出的外地学子。近些年,来自内地的考生提交的申请材料数量不断增长。
澳门方面则透露,需增进与内地互动协作,着手打造澳琴高等学府集群,促进学研产联动进步,同时以教育科技人才融合为根基,助力澳门培育全新发展动能。
澳门城市大学校长刘骏在回答中新社国是直通车提问关于近年澳门留学情况时,内心颇多感受。
刘骏谈到,澳门的高等教育在过去五年里持续发展,现在注册的大学生数量接近六万,包括硕士和博士学生,他们中大约百分之八十五是来自中国内地的学生,这些内地学生构成了研究生和博士生群体的主要部分。
他注意到,内地家长和学生挑选港澳,一方面是由于教学水平进步,另一方面也是考虑到那里环境更安稳、风气更包容、发展更可靠,并且与国家的发展方向非常一致。澳门在高等教育不断进步中,正慢慢变成一个“国际校园聚集地”,其规模扩大和走向世界的特点越来越明显。
全球高等教育排名也反映出港澳高校水平进步。最新QS世界大学排名中,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都进入全球前50名,其中港大升至第11位。澳门有三所大学也出现在QS榜单上。
陈建伟,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的学者,在回答中新社国是直通车的提问时谈到,香港和澳门高校的排名进步,显著提高了学位在海外的声望和价值。对于来自内地的学子而言,这表示他们可以用更少的费用享受到顶尖的全球教育机会,从而在将来的国际职场竞争中占据更有利的地位。
此外,港台大学名次的提升,也引来了众多杰出的海外学子,为大陆学生构筑了特殊的地域竞争条件。
课程体系等竞争力突出
政策因素和排名情况之外,香港和澳门的大学在课程安排和入学办法上的变动也值得留意。近些年,这些高校持续改进专业布局,设立了多样的学习途径,同时在招生方面考虑了内地申请者的具体情况,因此它们在目前的海外求学领域中显得很有优势。
以香港科技大学为例,刘梦琳说明,该校现在有五个学院,提供四十五个专业方向和二十二个辅修方向,学习计划具有弹性。学生能够进入学院后研究不同领域再决定专业,或者直接申请特定的学系或期望的专业,例如化学与生物工程、金融学等。
港科大招生途径丰富且具备国际视野,遵循“优中选优”的录取标准,不划分地域或学科界限,也不占用内地高考统一招生名额。内地学子既能通过高考分数参与申请,亦能凭借IB、A-Level等海外教育体系资格递交申请材料。
此外,港科大开设了“内地学子校长推优项目”,由顶尖中学的校长向德才兼备的学生发出邀请,他们能获得提前参与面试以及有条件的入学许可。针对在国家级学科竞赛中表现优异的学生,学校还制定了若干激励措施,包括优先录取、降低分数要求或减免一学年学费等。
刘骏表示,澳门城市大学当前正着力优化专业设置和教学体系。该校近期增设了大健康学院,该学院包含心理研究、老年研究、营养分析以及压力调适等分支学科,旨在精准对接人口老化和公共卫生方面的迫切需要。在都市研究与永续发展方面,大学亦将澳门的城区管理及改造议题融入教学,促进不同学科间的交叉研究。
关于前进路径的选择,刘骏提出澳门高校需要增强对外交流合作,促进不同学术领域的融合创新,并且要密切结合产业实践,特别要着力塑造那些既有全球意识,又掌握多元学问的通才。澳门城市大学为了这个目标,已经着手实施跨学科选课、第二专业和联合学位等制度,引导学子跨领域学习,持续增强整体能力。
图源:澳门城市大学官网
港澳学子就业机会增多
评估大学教学水准澳门大学录取分数线,学生求职状况是关键依据,粤港澳大湾区内,港台青年获得众多职业途径,港台借助广东辽阔的拓展领域,与区域行业紧密交织。
广东省今年发起了名为“百万英才聚粤”的招募方案,该方案主要面向优秀及急需的专业人士,预计招募总量达一万名,多数职位将优先考虑香港和澳门地区的应聘者。
想要毕业后在香港工作,可以申请IANG签证,也就是“非本地毕业生留港就业安排”。非本地全日制本科及以上的毕业生,在完成学业后,能够拿到两年的逗留许可。持有此许可的人,可以在香港自由工作与生活,并且可以在签证到期时,继续申请延长逗留时间。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在留学生工作方面,自二零二三年八月起,为“1+4”产业设立了三项人才吸纳方案,分别是顶尖人才项目、大健康产业、高新科技领域、现代金融服务、文化体育行业及其他行业的杰出人才项目,还有资深专业人才项目。到目前为止,前两个阶段已经有超过五百人被列入推荐吸纳名单,第三个阶段的项目也在积极准备中。
刘梦琳说明,港科大每年会举办两次职业双选会,有200多家国内外知名公司参加,同时提供业界导师项目以及广泛的行业联系。现在,港科大约有百分之七十的内地学生决定继续学习,进入世界一流大学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大约有百分之三十的学生直接工作,主要在金融、互联网等领域,在摩根士丹利、谷歌等知名公司任职。
刘骏谈到,澳门高校学生的工作状况普遍不错,从事的工作与其专业学习内容联系紧密。澳门城市大学大概有百分之三十七的毕业生决定继续学习,他们前往国内外的重点大学,攻读硕士或博士这类学位。
他同时指出,澳门地区大学本科生的职业发展角逐非常严峻。因此澳门大学录取分数线,澳门城市大学建立了专门的就业与创业服务机构,积极联络横琴区域、珠海市以及中国内地许多城市的公司资源,目的是帮助学子开辟更广阔的求职路径。此外,澳门城市大学还与江苏省、浙江省等省份合作建设海外创业基地,并且划拨了数以百万计的财政款项,用以资助学子的职业起步和创业实践。
刘骏强调,相关职业促进计划旨在帮助学生获取更多元化的职业与开创机会,同时也为他们规划学业、在本地继续发展或返回国内工作等多种人生道路,给予更宽广的自主选择权以及更广阔的进步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