魁北克省,在法语中称为Québec,英语中则没有特定名称,通常被简称为魁省,是加拿大华人曾称之为古壁省的一个省份,享有高度自治权。根据加拿大统计局2011年的记录,该省总人口达到7,903,001人。魁北克省的官方语言是法语,北美洲地区讲法语的人口大多居住在这里。省会的名称是魁北克市魁北克省,而该省最大的城市则是蒙特利尔。魁北克省是加拿大联邦体系中规模最大的自治省,同时也是该国第二大的行政区域,仅次于努纳武特地区;它西面与安大略省、詹姆斯湾和哈德森湾相连,北面濒临哈得逊海峡和昂加瓦湾,东面则与圣罗伦斯湾、纽芬兰-拉布拉多省以及新伯伦瑞克省接壤,南面与美国多个州交界,包括缅因州、新罕布夏州、佛蒙特州和纽约州,并且还与努纳武特地区、爱德华王子岛和新斯科舍省共同拥有海岸线。魁北克是加拿大人口第二多的省级行政区,仅次于安大略省,大部分人口居住在靠近圣罗伦斯河的都市蒙特利尔和魁北克市,魁北克市同时是本省的行政中心,英语系居民主要分布在蒙特利尔的西部,现在加蒂诺市、东部乡镇以及加斯佩半岛区域也有不少英语系居民,北方北魁北克地区占据全省面积的一半以上,那里以原住民因纽特人为主,他们希望与魁北克分离出去。魁北克省旗
魁北克省徽
魁北克省地图
山姆·德·尚普兰发现了新法兰西,其地理位置在今天魁北克市的魁北克(Québec)地区,这个地名来源于阿尔冈昆语中的一个词汇“kébec”,它表示河流变窄的地方,原本特指魁北克市周边的区域,也就是圣罗伦斯河两岸峭壁耸立、河面缩窄的地带。该词在初期存在不同书写形式,比如Québecq(出现在1601年)以及Kébec(见于1609年)。法国探险家尚普兰于1608年选定Québec作为法属殖民地新法兰西的行政中心名称。这个省份也常被称为“美丽之省”("La belle ")。七年战役宣告终结之后,英法两国在1763年签署了《巴黎条约》,法国把法属加拿大转让给了英国,英国在同一年颁布了《1763年王室布告》,正式设立了魁北克省,该省的疆域被限定在圣罗伦斯河岸边。英国于1774年再度颁布《魁北克法案》,将魁北克省的疆域拓展至囊括五大湖区域、俄亥俄河流域以及鲁珀特地区('s Land)的南部地带,基本上使该省的版图恢复到法国殖民统治时期的范围。美国独立战争落幕后,英美两国于1783年签署的《巴黎条约》中明确划定,五大湖以南的所有领土均归属于美国管辖。1791年《宪法法案》实施之后,魁北克省被分割成两个部分,分别是下加拿大,也就是现在的魁北克地区,以及上加拿大,也就是如今的安大略省,这两个区域都获得了设立自己议会的权利,1840年英国国会制定了联合法案,将上加拿大更名为西加拿大魁北克省,下加拿大则改称为汤加拿大,这两个地方随后被合并组成加拿大联合省。1867年此二者更名分别为魁北克与安大略,二者乃加拿大建国时的初始四省之一。1870年加拿大从哈德逊湾公司手中购得鲁珀特地区,随后的数十年间,国会陆续将此区域的部分疆域划入魁北克版图,令其版图较先前扩大至三倍规模。1898年国会批准了魁北克边界拓展法案留学之路,导致该省北界推进至原住民原居地,1912年通过的另一项扩张法案将昂加瓦地区纳入魁北克版图,使得居住在极北方的伊努特人聚居地也被划归魁北克,这一系列调整最终形成了现今魁北克省的疆域范围。1927年英国枢密院司法委员会确定该省和纽芬兰-拉布拉多之间的界限;魁北克当局至今仍反对这一界限的划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