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香港理工大学同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签署了合作意向书,同时宣告“香港理工大学 鲲鹏昇腾科教创新孵化中心”正式落成启用。该中心将成为双方未来合作的核心载体,旨在为全校科研工作者构建以鲲鹏架构、昇腾平台为技术基础的协同创新平台,以此深化产学研结合,培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研突破。
签约仪式
香港理工大学校长滕锦光,副校长(研究及创新)赵汝恒,华为常务董事汪涛,华为公司副总裁、计算产品线总裁张熙伟到场并见证了签约仪式,香港理工大学计算机及数学科学学院副院长(研究)罗夏朴和华为计算高校科研与人才生态发展部部长崔玫芳作为代表签署了合作协议,香港理工大学协理副校长(大学发展)罗璇、应用数学系主任孙德峰、深圳研究院院长张成奇、资讯科技总监王少康、电子计算学系、应用数学系、电机及电子工程学系、研究及创新事务处、知识转移及创业处以及香港代表处企业业务总经理王绍潼、华为香港代表处ICT 与解决方案销售部部长毕进军、香港研究所、香港代表处等相关负责人和专家也参与了此次活动。
揭牌仪式
滕锦光发表讲话时强调,香港理工大学一直专注于培养有爱国精神、具备国际眼光和敢于肩负社会使命的专门人才及社会杰出人物,并且主动配合国家的重要战略部署。为了把握科技最新动态,学校将人工智能确立为重点发展方向,在组建人工智能高级研究所之外,还大力争取优秀学者加盟。香港理工大学与华为的协作关系得到增强,这体现了双方共同肩负社会责任,积极响应国家关于科技自主创新的号召。此前,华为和港理工在通讯、算法、材料等范畴内已经开展了很多合作项目。鲲鹏昇腾科教创新孵化中心落成,意味着双方的合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今后,期待与华为并肩推动技术革新,一起促进数字中国和AI中国的建设,为国家科技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香港理工大学校长 滕锦光
汪涛谈到,香港是国际化大都市,有许多突出长处,华为会不断加强同香港大学院校的协作,尤其要和香港理工大学构建更为紧密的协作关系,双方会融合最新的科研创新力量,一起促进计算行业的发展,并且在培育人才方面施展有益影响。这个孵化机构的建设,华为将运用自身在计算能力、技术方案及信息资源方面的长处,协助香港理工大学进行尖端科技的重大探索,帮助其在科技创新与专业人才建设的发展路线上做出决策。生态系统的完善是计算行业的根基,华为在技术层面上执行“设备共享、系统公开”的原则,在人力资源层面上连接学术教育与职业锻炼的途径,营造能够持续进步的系统环境。华为在香港的首个科研生态合作单位就是香港理工大学,双方将依托鲲鹏、昇腾平台,合力推进深度合作,不断突破核心科技领域,联合打造国际顶尖的创新成就。
华为常务董事 汪涛
张熙伟谈到,从2019年开始,华为把所有精力都放在了自主研发计算产业上。经过六年时间的建设,鲲鹏和昇腾已经在我国慢慢建立起一个完整的开源开放生态,这个生态包含了基础硬件和上层软件。他提到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最近在昇腾计算产业发展峰会上公布,昇腾异构计算架构CANN会整体开源共享,Mind系列软件和工具链也会全面开源,计划在2025年底前实现。为了推动大湾区算力生态的发展,华为计算挑选了香港理工大学作为关键的高校合作方,两家机构将合建鲲鹏昇腾科教创新孵化中心。华为将此合作视为高校科研环境进步的关键环节,保证倾力贡献资源。合作双方依托已有的计算能力设施与学科课程更新基础,将集中力量攻克科研活动与人才培育,为自主研发的计算能力环境构建奠定基础。
华为公司副总裁、计算产品线总裁 张熙伟
议题交流时段,崔玫芳阐述了华为计算领域的发展状况以及同高等学府的合作模式。接下来三年,华为计划建立鲲鹏与昇腾的协同创新机制,助力中国大学开展科研工作,提升学术水平,培养杰出人才,催生国际一流的创新项目。罗夏朴接着具体阐述了孵化基地的主要任务、日常运作方式、计算资源构成以及重点科研课题等细节,他大力提倡把最新的学术发现转变为对社会有贡献的实用技术香港理工大学怎么样,并且努力培养拥有远见卓识和实干精神的科技工作者。
在数字化与智能化发展的环境中,计算产业是上层应用的重要根基,同时也是科研创新的有利条件,并且是培育顶尖人才的基地。鲲鹏昇腾科教创新孵化中心作为校级合作平台香港理工大学怎么样,依托鲲鹏与昇腾技术路线,致力于推动大学计算产业的前沿课题研究,参与课程体系的构建和完善,以及研究型人才的培养工作,旨在向产业界输送具备高水准鲲鹏昇腾创新能力的人才,同时促进中国本土化的世界级科研成果的孵化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