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S 2024世界大学排名引关注,哥大退出US. News排名闹剧始末?

专业选择2025-08-24 17:02:56佚名

最新公布的QS 2024全球高校排行榜引起广泛关注和热议。虽然各高校名次先后存在不同看法,但内地高校在该榜单中取得的成果令人瞩目。北京大学继续稳居顶尖二十行列,排名第23位的哥伦比亚大学也表现强劲,紧随其后。

六月份刚开始,哥伦比亚大学决定和US News停止合作关系,但US News还是自行把哥大的位置定在了第十八位。从第二名直接掉到第十八名,作为八大常春藤盟校之一的哥伦比亚大学对此非常生气,于是撕毁了合作协议。

让我们来盘点下这波闹剧的始末。

哥伦比亚大学试图以体面的姿态,率先发起对排名榜单的挑战。紧接着,美国本土一些知名的法学院和医学院相继表态,决定不再参与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的评估,哥大的法律与医学分支机构也在此次行列之中,其后其护理学科也选择终止与美国新闻网站的合作关系。

美国新闻媒体方面迅速对此事作出表态:会持续对达标的教育机构进行评估,当前大学费用不断上涨、录取比例有所下滑的情况下,更需一个公平的渠道为学子及家庭给予切实的信息与指导,以便他们进行高校选择和入学申请工作。此外,该机构还倡导各界在发表意见时哥伦比亚大学排名,不应仅将目光局限于排行榜这一个维度,那仅是众多考量要素中的一项。

01

留学届的“货不对板”

该排名信息完全基于各高校自行提交的数据,未经过任何第三方机构的核查验证。尽管这种评定方式无法排除人为操纵的嫌疑,并且长期受到美国高校的批评,不过它在考生和家长中依然具备一定认可度,至少他们觉得这代表了一种公正。

事情发生后,他们于今年五月十九日修改了评估顺序的方法:不再把校友捐助数额、集体人数、入学者在中学时的学业表现以及教学人员中具备本专业顶尖学历的份额这些要素计算在内。

今年早春,哥伦比亚大学数学系教授公开发布了一份题为《事实的真相》的报告,对虚假信息进行驳斥,一直被掩盖的真相终于得以揭露。

教授对哥大位列U.S. News美国最佳大学排行榜第二的结果提出质疑,他提交了一份数万字的研究文献,运用大量数据材料来支持其看法,指称学校与该机构涉嫌数据作假。

教授指出,哥伦比亚大学能从第三名跃升至第二名,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极高的毕业生比例,但U.S. News发布的这份报告中,毕业生比例并未计入转学生的表现,而哥大2020年秋季的转学生数量占到了新生总人数的三成,这让人不禁怀疑这个毕业生比例的真实性。

哥伦比亚大学一直推崇规模较小的课堂,学生人数通常不超过二十人,这个比例实际大概在六十二点七百分之六十六点九分之間,但在排名榜单中,该校小班化教学的占比却达到了八十二点五分之百。另外,有学者指出,在U.S. News的排名中,哥大的师生比例从二零零八年至今一直维持在六比一哥伦比亚大学排名,通过精确计算,合理的师生比例应为十一比一。

存在教师与学生数量比例的虚报,同时,在公开的账目记录里,也察觉到哥伦比亚大学对于教育开支的夸大,并且涉及到了美国其他性质相同的大学的花销。

在近期U.S News的榜单里,哥伦比亚大学96.5%的非医学教学人员是专职的,然而官方联邦报告显示这个比例是74.1%。该排名声称所有教职员工都具备博士学位,不过有学者通过官网信息核查发现,有66位工作人员仅持有本科和硕士学历,这些人当中既有知名学者也有杰出艺术家,还包括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杰出人物。

外界发觉,这所位列八大藤校的学术殿堂,其公开的教学成就、师资力量以及财政状况等数据,存在显著的虚报现象,犹如商品宣传图与实际购买物品的巨大反差。

哥伦比亚大学公开承认丑闻后,决定不再参与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的榜单评选,这一决定让该校的社会声誉受到严重打击,令人感到十分惋惜和痛心。长期以来备受家长和学生信赖的选校参考依据,如今信誉大减,许多人对它的评价大幅降低。

02

“注水排名”为哪般

各种排行榜次第登场,诸如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榜单、QS大学排名、全国性大学排名、文理学院排名等等,这些以数字标示的榜单,让众多高等教育机构之间展开了一场不见硝烟的竞争较量。哥伦比亚大学利用其位列第二的“表现”吸引更多申请者,增强其在学术界的影响力,显而易见的“虚增”排名使排名制作方和高校双方获利,最受损害的是那些对美国大学缺乏了解的学生及其家长,以及旁观者中的普通民众,排名被当作衡量学生能力的唯一尺度。

事实上,向外界透露的不过是九牛之一毛,在哥伦比亚大学脱离榜单之前,这类情况早已层出不穷。

2012年,埃默里大学进行了官方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该校部分教职人员为了使数据呈现更理想的状态,蓄意隐瞒了长达十年的信息,把录取者的标化考试分数、班级位次以及平均学业水平,都篡改为实际入学者的情况。

2019年,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斯克里普斯学院、马尔斯希尔大学和俄克拉荷马大学,都因虚报校友捐款而被取消资格。

可以想象起步网校,所谓的“注水”排名早已是公开的秘密,因为市场存在这种需求,所以总会有办法来满足它。

我们评判学生卓越的标准是否恰当,目前还难以得出结论,但这件事暴露出一个令人担忧的情况:将子女送往海外接受高等教育,好比处理一个苹果,以往家长购得“苹果”,清洗掉表皮并切成片,精心陈列在果盘上,便直接喂到孩子口中即可。

如今,这个“苹果”不再普通了,它慢慢被当作商品来对待。家长去市场购买“苹果”时,必须先参照一份排名表进行认真比较。这份浮夸的列表它呈现了苹果从土地、萌芽、幼苗、栽培、管理等诸多环节的形态,用看似精确的资料引导你挑选出最适合个人与子女能力的最佳“苹果”,最终你心满意足地支出了自己的财富来购得那个最顶级的“苹果”。买回来之后发现它吃起来跟一般苹果没什么两样,只是或许被摆放在档次较高的超市里,家长们却已经为教育过度商业化付出了代价。

03

写在最后

通过阅读 《U.S. News专访-美国留学形势与就业前景分析》的内容,可以得知,以往无论是美国企业还是中国公司,都倾向于重视申请者的大学声望,但如今这种状况正在发生变化。现在,人们更加关注毕业生就读院校的专业实力,以及个人是否拥有扎实的专业技能,这些要素直接关系到求职者能否获得面试资格,进而影响是否能最终得到录用通知。

学生进入大学,决定所学学科,深刻影响他们日后的工作选择、收入状况、生活品质,此刻的决定与长远的人生轨迹息息相关,不能只盯着那些表面的因素,而要更重视学校的学术水平、校园环境、理念取向,以及对待外国学生的方式,这些才是我们能够把握的要素。

重拾教育的初心,希望学校能够成为培育社会栋梁,揭示教育本质的场所。

图源:知乎

美国留学动态及职业发展机遇深度访谈视频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