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文艺青年”这个词的具体含义并不清楚,多年之前我总以为文艺只属于少数群体,他们不会刻意去追逐时尚,也不会故意去排斥时尚。在我心目中这类人可能拥有较为平和的心境,有自己专属的小圈子,也有自己坚守的领域。他们也许沉迷于文学艺术,又或者痴迷于那些旅行途中铭刻在脑海的风景。
时过境迁,这个词被过度使用留学之路,慢慢染上了负面色彩,但老罗对此毫不在意,或者说他向来有信心将这些带点负面含义的词重新赋予正面意义。在他持续倡导的情怀理念中,“文青”被视为不可或缺的基因,而坚果手机推出的文青特别版,也为在现实喧嚣中感到迷茫的文艺爱好者们提供了一个相聚的平台。
以文艺之名用情怀之事 品坚果文青版命名
文艺范儿的色调大概就是它对“文艺青年”最直接的体现。虽然我不清楚每个人对“文艺青年”有何种理解,但我想所有人都能勾勒出这样的景象——几件略显陈旧的木质家具,带有木纹的窗棂,阳光穿过夏末枝叶的缝隙,斜斜地照入室内,光束里漂浮着些许细小的尘埃。一个人,独自坐着,面前放着茶水,书本翻到了特别喜爱的一页,整个世界仿佛披上了一层旧时光的面纱,没有鲜亮的色彩,只有那些不起眼却真实的日常点滴。
日式和色命名的坚果文青版八色(图片引自)
这些色彩,在坚果文青版里体现出来,就是那八种带有日式色彩称谓的搭配方案。分别是远州鼠、落栗、苏芳、石竹、枯草、柳煤竹茶、锖青磁、鸠羽紫。这八个名字听起来颇为陌生,输入法也难以识别。它们都源自日本传统色彩体系对色调的描述。日式传统色彩体系拥有数百种独特命名,这些名称大多源自日本平安时代或江户时代,其中许多命名与动植物相关。以动植物作为色彩象征是最普遍的现象,不同色彩组合能够创造出新的色彩概念。例如,柳煤竹茶就是将柳色、煤竹色和茶色融合后形成的新色彩。
远州鼠色
江户那个崇尚斗殴与火光的年代,百姓把“四十八茶百鼠”当作时髦的搭配,其中“鼠色”暗指灰调,由此还派生出红调、黄调等系列色彩。小堀远州这位江户初期的茶道大家,钟爱一种色泽浅褐的远州茶,坚果文艺风里用的“远州鼠”这个名字,正是源自对这种远州茶色调的形容。
落栗色
栗子坠落之意从字面即可联想到秋风中一颗颗散落地面的小果实,这个词汇的来源见于《源氏物语》第二十九帖《行幸》篇章,描述玉鬘举行着裳仪式时茶色是什么颜色,二条远东院中几位贵妇所赠予的物品,其中一件是和服裤裙,原文记载这件衣物或为栗色,或为其他色彩,总之是前代人钟爱的袷之袴。这种色彩后来被理解为黑红色,或者是将黑色添加到“苏芳”中所产生的色彩。
苏芳色
落栗像是掺入了深暗的苏芳色,苏芳又像是蒙上了墨黑的赤色,这种色彩的名称源自用作染色材料的植物“苏芳”。在平安朝末期编纂的《今昔物语集》里,苏芳一色被用来描绘血液凝固时的颜色。到了江户时期,苏芳经常被当作红花或紫色的替代品进行染色,因此也被称作“假红”或“仿紫”。
石竹色
石竹色是一种浅淡的红色,类似石竹花的颜色,这种花最初来自中国,主要被当作装饰植物种植,花朵通常是红色和白色的搭配,石竹色这个色彩术语,跟桃色比较接近,跟樱花色则几乎一样,英文里把石竹色叫做pink。
枯草色
枯草的色调和这个时节很协调,这也许是这八种文艺风颜色里最简单明了的叫法。日本色彩里的草色,是像青草那样浓重的黄绿色,而枯草色则像是草木凋零后那种稍微鲜亮的浅黄色。与其说是衰败,不如说是收获的象征。
柳煤竹茶色
这个名称在文艺青年群体里相当难懂,日本传统色彩里包含一种叫“柳煤竹”的颜色,如果再仔细分析茶色是什么颜色,可以看作是柳色、煤竹色和茶色的组合。作为底色的煤竹色起源于室町时期,当初是用来形容被熏黑的竹子呈现的红褐色。当融入代表绿色的柳色之后,就形成了“柳煤竹色”,这种颜色带有灰调的黄绿色。以此为基础,比“柳煤竹色”色调略深一些的,就是坚果文青版里所用的“柳煤竹茶”。
锖青磁色
这种略带灰调的青绿色是日本传统色彩的一种,称为锖青磁色。它在明治维新初期广受欢迎,其名称由“锖色”和“青磁色”两部分构成。青磁色和锖青磁色非常相似,类似于中国唐代越州窑烧制的浅青色瓷器。锈迹般的色调,给人岁月流逝、金属氧化印象,所以那种青灰色调,也在原本的青灰色底子上,融入了些许复古情调。
鸠羽紫色
这种传统色彩源自日本,其色调类似鸽子羽毛呈现出的青中带灰的淡紫色,在明治时代成为和服面料常见的配色,即便到了今天,依然频繁出现在和服或其装饰品上,以这种主色调为基础,若偏灰则称作“鸠羽鼠”,若偏紫则名为“鸠羽紫”。
我不清楚人们对于“文艺青年”这个称谓具体有什么看法,早些时候我以为文艺只属于少数群体,他们既不特意去追逐风尚,也不刻意地排斥风尚,印象中这类人可能心态较为平和,有自己专属的小圈子,也有自己坚守的领域。他们或许沉溺于文字、映像,又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