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5年高中2年 两会期间陈众议提十二年义务教育建议,还涉及多

专业选择2025-09-25 15:05:06佚名

全国两会期间,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陈众议,向有关部门呈递了《关于尝试推行十二年制基础教育的提案》。

《中国经营报》披露,陈众议提交了五点看法:首先,要尽快推行十二年制的正规教育,其次,关于初中毕业后的升学路径选择,需要经过实践验证,应该让职业高中学生有同等资格参加大学入学考试,再者,可以将选择升学路径的时间点延后至高考,这样能更好地服务于培养更多技术型人才的目标,另外,需要提升所有教育工作者的收入水平,最后,对于实施重大的教育体系变革,必须采取非常谨慎的态度。

陈众议主张推行十二年基础教育,这样能够减轻小学和中学教育领域的过度竞争,也能消除中考中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分道扬镳的政策所造成的社会焦虑。

教育部最新统计,2023年,全国高中阶段入学比例达到91.8%,同比上升了0.2个百分点。全国普通高中数量为1.54万所,较上年增加了355所;年度招生人数为967.8万人,较上年多了20.26万人,增幅为2.14%;目前在校学生总数为2803.63万人,较上年增加了89.75万人,增幅为3.31%。

1986年4月12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从此,中国启动了九年义务教育制度,这项制度实施到现在,已经快四十年了。

陈众议人大代表建议_十二年义务教育建议_小学5年高中2年

当前社会持续进步,把高中阶段教育统一纳入强制性学习范畴,是提升全体国民能力的关键举措。考虑到相关情况并经过调研,我认为现阶段中考决定个人未来发展的做法过于仓促。这是陈众议的观点。

三月五日,二十一世纪教育研究院的熊丙奇向界面教育表示,若要将高中阶段教育纳入义务教育范畴,首要步骤是修订《义务教育法》,明确未接受高中教育的学生即未完成义务教育。

熊丙奇认为,义务教育具有免费、均衡、必须参与、强制执行等基本属性。许多提议将高中教育划入义务教育范畴,主要关注的是教育费用不收学费,却忽视了义务教育必须参与及强制执行等其他重要方面。

事实上,中国已有多地探索实施高中免费教育。

广东省珠海市在2007年率先推行高中教育不收学费政策,针对持有该市户籍的中小学生提供十二年不间断的免费学习机会,具体来说,小学和初中阶段的所有学杂费用均予以免除,而普通高中阶段则仅免除学费。

2008年,河北省唐山市取消公立普通高中公费学生的学杂费;2011年,陕西省宁陕县作为国家级贫困县,开创了高中阶段免费教育的先河。福建省漳州市公布通知,计划在2023年秋季学期小学5年高中2年,全面推行高中免费教育,不再收取高中时期的学费。

另外,西藏、内蒙古、新疆、青海、陕西等地区也相继推行了分阶段的学费减免措施。

十二年义务教育建议_小学5年高中2年_陈众议人大代表建议

然而,高中免费教育并不等同于十二年义务教育。

二零一六年,河南省的人大代表曾经建议,要让普通高中教育不收学费,实行免费制度。对于这个建议,河南省的教育主管部门回应说,这个做法不符合规定。

二零一八年九月,教育部针对“实施十二年制基础教育”的建议明确表示,现阶段及未来一段时间内,确保九年义务教育成果的持续深化,将作为教育领域的核心工作。

二零一八年,国务院办公厅于《关于进一步调整优化结构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的意见》中清楚指出:必须严格执行义务教育法,持续施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禁止任意拓宽免费教育政策的执行界限,普通高中免除学杂费的做法与该《意见》的指示不一致。

此外,针对部分省份推行十二年或十五年义务教育的情况,国家予以否认,随即对随意延长教育阶段的行为展开彻底核查,同时要求那些已实施高中免费政策的区域加快调整步伐。

这种做法是为了防止义务教育范围被随意拓宽,导致民生政策与经济承受能力脱节的问题出现。

实施免费教学与普及教育,财政支持是关键环节。依据教育主管机构、数据监测部门及财政部门联合发布的《2022年度全国教育经费实施状况通报》,2022年,全国教育投入总额达6.13万亿元,较上一年度增长了5.97%。

十二年义务教育建议_陈众议人大代表建议_小学5年高中2年

根据最近五年数据统计,2022年教育经费的增长幅度在近年来表现最弱,该增幅仅仅比2020年的5.69%略高一些,与2021年相比减少了3.16个百分点,同2017年相比也降低了3.2个百分点。

另外,有一个重要参照值正接近警戒线。2022年,国家用于教育的财政投入达到4.85万亿元,较上一年增长了5.75%,在国内生产总值的占比为4.01%。这一占比从2016年的4.22%开始,逐年呈现下降趋势。

二零二三年十一月,教育部、财政部、国家统计局举行全国财政教育投入和教育经费统计工作会议,着重提出“一个标准通常不低,两个要求持续增长”。

就是要使国家财政性教育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通常不低于四成,要保证财政一般公共预算中用于教育的支出逐年增加而不减少,还要保证按每名在校学生平均计算的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增加而不减少。

虽然资金投入占比维持在百分之四,不过我们同全球教育领先国家相比,还存在不足之处。全球化智库十二月份公布的《人才、创新与产业链韧性报告(2023)》表明,依据“公共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这一衡量标准,我国在包括在内的三十八个国家里,位列最后第六位。

目前的情况是,各个地区可以以降低家庭在教育方面的开销为出发点,推行高中阶段教育不收费的政策,这样做既不需要改动《义务教育法》,也无需着重突出强制性、责任感和资源分配的公平性,无论是选择普通高中还是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都不必缴纳学习费用,熊丙奇向界面教育透露了这一信息。

中国经济网披露,今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王昌林提议,教育经费在GDP中的占比需逐步增至4.5%。

十二年义务教育建议_小学5年高中2年_陈众议人大代表建议

近些年,把高中阶段教育也纳入强制性学习的范畴,是社会各界广泛讨论的一个议题,为了达成这个目的,也有很多人提议要减少基础学习的周期。

早些时候,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姚洋曾建议,推行十年制基础教育,其中小学阶段持续五年,而初中和高中阶段则整合为五年,同时废止中考的选拔机制。

今年两会,全国政协委员洪明基提出,基础教育学制应从十二年压缩为九年,具体安排为小学五年,初中两年,高中两年。

关于是否需要压缩教育年限的话题,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专家储朝晖向界面教育说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国内曾经推行过九年制、十年制、五四制等不同形式的教育体系,改革开放之后又重新采用了十二年制的安排。

储朝晖说明,长时间检验表明贝语网校,“六三三”教育安排基本契合孩子们成长的各个时期特点。这是全国孩子们成长状况的普遍情况,不能因为某些地方或部分孩子发育快了、某个时期变短了就调整教育安排。还有其他方面要思考,但不应把它们看得比孩子们成长的阶段性还重要。

其次,十二年教育阶段是当前全球普遍采用的模式。根据联合国教科文机构的研究,全球199个考察对象中,基础教育的持续周期介于十年至十四年之间,其中十年阶段涉及十个国家,比例达到百分之五;采用十二年或十三年教育时长的国家合计约占总数的百分之七十七。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围绕义务教育存在一个普遍观点,即不再实行中考的选拔机制。

小学5年高中2年_十二年义务教育建议_陈众议人大代表建议

要理解民众支持高中义务教育化的心态,要清楚义务教育同免费教育、普高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之间的不同之处,熊丙奇提出这个观点。他认为,义务教育改革的核心是教育评估机制,假如高中阶段去掉中职,既不利于普通高中开展教学,也不利于培养技术人才。

高中教育目前依然存在普通与职业教育分开的情况,并且普通高中的发展水平差距很大,熊丙奇认为,现阶段取消中考完全不具备现实条件。

假如实施高中阶段的普职分离制度,那么各个地区可以将普通中学的学业费用全部免除小学5年高中2年,不过将中学教育划入强制教育阶段却十分困难。

接下来,必须将高中教育归入义务教育范畴,仅靠国家层面修订义务教育法还不够,还必须营造必要条件,比如促进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这关系到高中教育层面的关键布局变化。

熊丙奇提出,具备相应条件的区域,应当尝试整合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学校,推行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的模式,创建综合性的高中学校,初中毕业生全部进入这类高中,从而不再实施中考进行分流。

当前,要减小各类高中教育水准的差别,就需要将高中阶段学习纳入强制性教育范畴,推行依据居住地免试入学的政策。这是中国未来基础教育的建设,值得为之奋斗的理想方向。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