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指标】
参评城市的政府采购平台建设水平,通过该指标衡量,其流程规范性,也由该指标衡量,企业进入公共采购市场的难易程度等情况,同样借助该指标衡量啊,它还属于评价营商环境的重要指标之一呢 。
【改革案例】

从询价到达成意向,“零跑腿”3天内完成
近日,市公安局警务保障处副处长刘万仓,采购完一批信息化设备,他觉得比之前采购流程方便很多,从开始在“政采云”平台上在线询价至达成意向,只用了不到3天时间,并且所有环节都在线上,一次都无需跑。

刘万仓介绍,原先采购设备,财政部门要事前审批,如今审批权限下放,单位自行决策就行,依托 “政采云” 平台采购,比原先省好几天,同时,“政采云” 平台免去供应商入驻审核公示环节,今年新入驻众多中小企业,给采购方提供更大选择范围。
刘万仓说,今年审批事项精简后,大部分采购事项可由我们自行决策,这大大缩短了我们采购所需时间,我们也拥有了相应更多自主权起步网校,从而更容易买到符合实际需求的商品。

今年以来,我市严格执行浙江省2021至2022年度集中采购目录及标准,有效落实货物、服务分散采购限额标准提高至50万元的规定,有效落实公开招标数额标准提高至400万元的规定,在强化采购人主体责任之时进一步下放采购自主权,提高政府采购效率。
市财政局政府采购监管处相关负责人表示,其称采购审批流程的优化,反映着采购流程从事前审批到事中事后常态化监管的转变,说到目前,除进口产品采购等三种法定需财政部门审批审核的事项外,其余项目均让采购单位自行做出决策,旨在最大限度赋予采购单位采购自主权,强调简政放权之时,也对落实采购单位主体责任更有利,能够达成权责统一 。

该负责人作出介绍,简政放权之后,有关部门在强化政府采购监管之际,还为各单位给予了政府采购政策指导服务,把采购单位常见问题进行归集采购部年终工作总结,进而编制出《舟山市政府采购实操“问”与“答”(第二版)》,借助市本级钉钉群实时为采购单位予以咨询指导,与此同时,针对采购项目较多的部门以及重点项目开展“上门服务至少一次”活动,以此进一步规范政府采购行为。
【改革成效】
今年以来,因持续落实政府采购领域“放管服”要求,各单位采购自主权持续提升,截至本月15日,市本级共出现8200条政府采购建议书,其中8101条是由采购单位自行决策完成的,占比为98.79%。

对采购流程予以优化,是不能缺少政府采购平台给予保障的。当下,供应商只要依据平台给出的提示,在线去提供营业执照、税务登记、社保登记等基础信息,在15分钟之内就能做完所有操作,从而成功入驻平台,切实达成供应商入驻“零审核、零跑腿”,给中小企业入驻带来了便利。
到本月15日为止,我市累计存在3271家搞供应的商家往“政采云”平台里加入进来,上架的商品有33个种类,417个小的类别采购部年终工作总结,总数是45万多品种;“政采云”总共达成了政府采购交易的订单数量74119笔,交易的金额是23.01亿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