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从来不缺名校
整个东北地区,包括吉林、辽宁和黑龙江。
吉林地区的高等学府中,吉林大学属于985工程院校,东北师范大学与延边大学则被划入211工程行列,这两所大学都属于211类别。
辽宁省内设有大连理工大学和东北大学这两所985高校,同时还包括大连海事大学和辽宁大学这两所211高校。
黑龙江省内设有哈尔滨工业大学这所985高校,同时包含哈尔滨工程大学、东北林业大学以及东北农业大学这三所211高校。
东北三省,仅985院校便有四所之多,211大学数量也达到七所,因此该区域历来被视为国家教育版图上的重要板块。
东北地区的顶尖学府首推哈尔滨工业大学、吉林大学、东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以及东北师范大学,这六所大学享有“东北6大名校”的美誉,每年都是东北三省考生争相报考的热门选择。
东北6大校,个个都是理工强校
哈工大在航天航空、焊接机械人、土木建筑等科技领域具备领先水平,常被称为工程人才的培养基地。
该校在多个学科领域具备显著实力,包括车辆工程、计算机科学、临床医学、化学、法学和哲学等,其中车辆工程专业尤为突出,堪称其核心学科之一,加之在法学领域的卓越成就,使其位列全国法学类高等院校的“五院四系”之列。
东北大学在诸多领域具备突出特点,包括自动化学科,软件工程学科,冶金工程学科,安全工程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以及机械工程及其自动化学科。
大连理工大学强项主要体现在机械工程学科,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以及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上。
哈尔滨工程大学是“国防七子”高校之一,该校的强项领域主要包含船舶与海洋工程,以及科学与技术,机器人工程,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
该校的王牌专业主要分布在教育科学、心理科学、地理科学、生态科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化学、统计学以及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
从全局角度审视,位于东北地区的六所重点学府在工程学科领域展现出卓越的学术水平,这一现象与当地的经济布局紧密相连,东北地区作为中国重要的重工业摇篮之一,长期以来都将理工学科作为优先发展的领域。
许多人都认为,受该区域整体经济不景气拖累,东北高校的声誉排名持续走低。
但是,事实真的如此吗?
东北6大校排名变化规律
通过查阅东北六所重点学府过去十年在软科榜单上的表现,可以发现尽管部分大学的位次有所下滑,但也有不少学校实现了触底回升,排名持续攀升。
根据排名数据东北的大学排名,哈尔滨工业大学、吉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在过去十年中的位次确实出现了明显下降。
特别是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时位列全国第八,此后不断下滑,今年已经跌至全国第十六。
尽管名次持续下滑,哈尔滨工业大学近些年的申请热度却异常高涨,接二连三地观察到报考者水平逐步提高,今年更是创下了四十年间录取学生素质最佳的一次记录。
高校的发展常常受到人才外流的影响,这种现象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尤为明显,该校生源素质的持续增强,预示着其学术地位将逐步攀升。
吉林大学在2015年位列全国第21位,后来跌至第26位,虽然整体表现持续走低,但与两年前的第27位相比,仍观察到轻微的提升。
大连理工大学在东北地区属于顶尖的科技类大学,2015年时位列全国第18位东北的大学排名,但之后排名下滑,跌至第28位。
与吉林大学相似,整体排名虽然持续下滑,但对比前两年三十名以后的状况起步网校,依然实现了明显进步。
在名次变动方面,出现显著回升的包括东北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以及东北师范大学。
东北大学在2015年位列全国第30位,到了2017年则跌至第55位,这标志着该校过去十年中的最低排名,几乎已归入所谓的“末九”行列,但从2018年起,该校的排名逐步攀升,今年已晋升至全国第39位,成功摆脱了“9B5”的称号。
其中名次浮动最显著的为两所211高校,分别是哈尔滨工程大学和东北师范大学。
哈尔滨工程大学在2015年位列全国第61位,到了2017年则滑落至第74位,此后排名显著攀升,今年已经跃升至全国第45位,甚至超过了部分985高校,报考热度不断攀升,作为理工科211院校,其热度已成为同类院校中最高的之一。
东北师范大学在十五年里位列全国第五十一位,紧接着便是连续四年的名次急速下滑,最低曾跌至全国第七十六位。
不过从19年开始,东北师范大学的排名也开始大幅度上升。
二十年间,学校的排名提升了整整二十位,在全国的位次来到了第五十六名,到了二十四年,它又前进到了全国第四十六名,成为了除哈尔滨工程大学之外,东北地区排名最靠前的211类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