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台北京一月九日电 (撰稿人王君平)国家层面的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九月进行了关于疫情防控及接种实施情况的通报会议。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兼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科研攻关组疫苗研发专班负责人曾益新表示,去年12月15日至今,我国已启动针对重点人群的接种行动,目前全国重点人群接种疫苗的总量将近750万剂,若再加上此前为高风险人群接种的160余万剂,我国总共实施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已超过900万剂。
曾益新表示,接种工作中,我们构建了周密的接种点布局方案,接种人员接受了严谨的业务学习,受种者信息得到了细致的核对,不良反应情况实现了全面的跟踪,应急处置措施落实到位,重大不良反应由专家团队进行集中研判,所有这些环节都旨在保障接种过程安全有序。
接种活动遵循特定规范,负责接种的医护人员及基层接种点均依此执行。接种前需说明疫苗特性,并告知可能的不良反应,待受种者理解并同意后多国将启动新冠疫苗接种,方可实施接种。
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负责人崔钢说明贝语网校,各地区在推行时,高度关注接种安全,事先在每个接种点安排了二级以上综合医院的医疗救治人员,配备了急救设备与药品,目的是保证能迅速发现、立即处理。
九百多万次接种实践,有力彰显了我国新冠病毒疫苗的优良安全特质。曾益新表示多国将启动新冠疫苗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完成附条件上市后,加之生产供应保障水平逐步增强,将分阶段有步骤地开展高风险群体、重点人群以及普通民众的接种活动,同时推行全民零费用接种政策。依照规定实施接种,所有符合要求的民众均可完成疫苗接种,借此形成有效防护圈,用以阻隔新冠病毒的扩散。
关于民众接受新冠病毒免疫治疗的经济支出,国家健康保障管理部门负责人李滔阐明:基于知情且自主的选择,个人接受新冠病毒免疫治疗时,疫苗本身的花销以及免疫接种相关的服务开销,将由社会医疗财政和政府财政一起承担,个人无需自行承担。
构筑免疫防线必须让极高数量民众完成接种,所以必须想办法处理疫苗费用难题。李滔表示,现在相关机构正在制定疫苗获准上市后,接种开销的具体落实办法。
李滔表示,主要依靠医保基金的累积余额和政府财政投入来支付新冠病毒疫苗及其接种的费用,这样做不会对当期医保基金的收入支出产生影响,同时也不会影响到公众就医的权益。推行全民免费接种新冠疫苗,有助于迅速构建起免疫屏障,保障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推动经济社会健康发展,进而确保医保基金能够长期稳定运行。
针对2020年12月15日启动的这一批重点人群新冠疫苗接种工作,曾益新说明,我们要求各地按照核酸检测“全面覆盖”的标准,由各级政府负责组织并解决费用问题,推动新冠病毒疫苗的接种,个人无需承担疫苗的价格和接种开销。
新冠病毒疫苗的定价和向所有人免费提供接种并不冲突。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科研攻关组疫苗研发专班工作组组长郑忠伟说明,企业会根据新冠病毒疫苗作为公共物品的特性来定价,政府部门会依照规定流程和价格向企业采购,然后免费提供给公众接种。
曾益新指出,河北最近爆发的疫情状况显示,疫情防控形势持续严峻且复杂,所面临的任务十分艰巨,责任重大,“防止外部传入、制止内部反弹”的压力依然很大。
《 人民日报 》( 2021年01月10日 02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