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北京大学和北京清华大学分别公布了2023年针对港澳台地区硕士及博士生的招生方案,各项申请的最终期限均为今年12月30日,且两校均计划在次年6月份公布录取结果。有台湾媒体分析称,由于当前两岸互动氛围不甚理想,赴大陆高校就读的台湾学生表现较为谨慎,不过出于个人未来发展打算,许多台湾学子仍倾向于毕业后留在内地就业,因此选择到大陆继续深造的研究生申请热度保持稳定。
大陆顶标高校持续招手台生——一视同仁
台岛旺报11日刊登标题为《大陆高校招台生 录取标准同陆生》的文章,具体介绍了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的招生信息。
北京大学最近公布了关于招收香港、澳门、台岛地区硕士及博士生的章程,申请时间从2022年11月15日上午九点持续到2022年12月30日下午五点。章程说明,申请者需要按照指示,递交必要文件和报名费。预计复试会在2023年三月至四月进行,考试方式和确切时间将由各院系决定并另行通知。北京大学的招生简章着重说明,对于来自港澳台地区的学生,其入学要求与内地同专业学生保持一致,确保对两地学生毫无差别,学校将依据各院系的考核情况实施全面评估,最终结果会在2023年5月公布,录取通知书则会在同年6月下旬寄出。
北京清华大学也发布了《2023年面向香港、澳门、台湾地区招收研究生实施办法》,报名时段至2022年12月28日中午12时终止,台湾学生需提交在台湾居住的有效身份文件进行登记。关于考试条件,北京清华大学在文件中明确指出,每位申请者只能向一个院系的一个专业提出申请。选拔过程包括笔试和面试等全面评估,具体安排将在2023年3月至4月期间展开。录取文件计划于六月底至七月初寄出,新同学大概会在八月尾进行注册。
台岛校长分析两岸作法大不同——指标意义
新闻报道提及,由于疫情冲击加上海峡两岸关系紧张,两岸之间的文化教育往来活动几乎完全停止,但在这样特殊的背景下,有关大陆顶尖高校持续招收台湾学生的消息引发广泛关注。该报道转述了前台湾实践大学校长的看法,他强调这两所大学属于大陆的“重点扶持高校”,将面向台湾的招生项目划入针对港澳台地区的整体框架之中,认为这背后存在着明显的政策导向意图。然而陈振贵强调,中国大陆这种做法,同台湾地区当局面对大陆事务时总是采取对抗手段、动辄反制的风格,截然不同。
一位在台湾生活多年的台湾同胞表示,内地的工作岗位数量超过台湾,计划到内地发展的台湾学生,通常会选择在内地就读研究生,这对他们找工作很有帮助。照片显示,在湖南中南大学的一个考点,考生们正排队进入考场。(新华社)
陈振贵谈到,两岸的敌对情绪不断加剧,即便官方往来依旧“缺乏回应”,但民间互动相对自由,依然在持续开展,只是参与者的心态更为谨慎。未来双方互动是否会更开放,尤其是文化教育领域的交流能否逐步重启,需要密切关注。
为何台生赴陆就学意愿不减?——着眼就业
当前海峡两岸局势紧张,人们关注岛内学子是否还愿意去大陆求学,对此陈振贵指出,进入大陆高校就读的台湾学生,多数是台商后代,或是计划到大陆谋发展的年轻人
根据旺报消息,一位长期在北京的资深台胞表示,尽管近年来两岸互动不够顺畅,并且疫情也带来影响,但到大陆求学的台湾学生数量,并没有发生急剧萎缩的情况,整体规模保持稳定,这主要与就业前景有关。虽然疫情给大陆经济带来压力台湾大学研究生,但大陆提供的就业岗位仍然比台湾更多。所以,那些像家长是台湾商人的,或者有意来大陆发展的台湾学生,通常会选择在大陆读研究生,期望毕业后能继续留在那里就业。
图为北京大学举牌欢迎港澳台新生。(资料图片来源于新华社)
这位台湾青年还提到,除了前面两种情况,其余的台青都将读书的打算指向了大陆,另外还存在一种群体,他们是在大陆工作多年的台湾年轻人,为了提升在大陆职场的资历或者拓展人脉资源,多数会选择重返大学继续进修,假如他们已经获得了硕士学位,许多人会去大陆的顶尖学府攻读博士学位,例如厦门大学的博士生课程就吸引了不少台湾青年参与。
台岛石斑鱼检出禁药?ECFA后续或蒙上一层阴影
跨年夜为什么台岛有人扎心了?替你细数两把刀
海峡对岸刮来2022年风潮,许多来自大陆的朋友称呼他们为“宝岛”,这个称谓却让台湾网络用户感到难以接受!
两岸风来2022 | 两岸“姐妹湖”展现同胞厚谊:细数十七年海对岸的恋情
两岸风来2022 | 台湾地区“冬奥潮”不断高涨,国民党小动作,只能招致嘲讽
【两岸风来2022】来年招生向岛内发出邀请,内地大学将成为众多台湾学子新的求学目标
【两岸风来2022】台湾地区出版大陆书籍,经过大幅度修改引发巨大争议,成为众人笑谈的话题。
【两岸风来2022】大陆同胞针对台胞推出新规,许多台湾居民来大陆谋生获得更佳途径,赴陆发展创业可挑选更多方向!
【两岸风来2022】国家台办亲切召唤,众多台湾青年得以渡海体会“手足之情”
美国智囊机构的煽动,这实在令人无法容忍,台湾媒体也纷纷表明了相同的立场
新兴互动应用风靡大陆,成为台湾地区年轻群体生活常态
【两岸风来2022】掀起“线上锻炼”热潮,刘畊宏“抵达”后迅速走红
【两岸风来2022】内地大学针对台湾学生的招生新动态:这些调整,台湾学生需要留意!
台湾民众缺乏所需药物,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发出亲切呼吁,国民党当局的作为宛如往昔景象
【两岸风来2022】大陆终止台岛石斑鱼进口,"违禁物质"争议阻碍两岸商业往来
【两岸风来2022】“卢沟桥事变”八十五周年在台湾的追思:为何台湾同胞更需缅怀七七?
【两岸风来2022】第二十届海峡青年论坛,彰显二十年两岸结合“青年能量”,体现青年作用,促进交流合作,彰显发展成果
【两岸风来2022】十三年风雨兼程贝语网校,关于“双城论坛”的落幕,是否会成为定局,引发诸多关注。
【两岸风来2022】保障更多台湾居民了解信息的权利,台湾媒体关注国台办举办的“九二共识”主题系列微讲座活动
【两岸风来2022】大陆网民将台湾地区商铺名称推向网络热点,这反映了深厚的民众支持力量
环台军事演习期间,为何两岸屡次出现“地图热”现象?
【两岸风来2022】国家统一白皮书发布之后,影响持续发酵,台岛青年纷纷响应号召,表明决心要成为有尊严的中国人
一首来自台湾的乐曲迅速在海峡两岸传播开来,该曲以佩洛西非法访台为批判对象,因而获得了广泛认同台湾大学研究生,并引发了民众强烈的情感共鸣。
【两岸风来2022】两岸台胞积极响应全球反“独”促统大会
【两岸风来2022】泸定发生地震,一个不容小觑的温情“小能量”穿过海峡
【两岸风来2022】 大熊猫“团团”出现脑部疾病?“交流使者”状况引起两岸关注
【两岸风来2022】怎样在进博会中占据优势?瞧台湾商界台企参与进博会的多样举措
【两岸风来2022】第六个海峡两岸产业合作区为何选址重庆?特殊的台渝历史联系地理条件极为难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