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出席前同窗的追悼会归来,几名中年男子在街边抽烟。有人猛然道:“他妈的,往后谁劝酒谁算不上东西。”寂静之中,打火机的清脆声响显得格外突兀——那帮人都刚被阎王爷扇过脸。
四十岁这个阶段,顺利迈过就是中年时期,若是不顺利则可能直接面临人生的终点。身体检查的结果比工作年度的总结更让人担忧,医疗保险卡的利用次数已经超过了储蓄卡的频率。年轻时人们比拼酒量与熬夜能力,如今则比拼谁能持续登五层楼而不感到气喘。
最扎心的是:你倒下了,压垮的是整个家。
目睹公司中层被确诊癌症,其配偶迅速衰老,原本用于子女教育的积蓄转为治疗开销,长辈不得不从故乡赶赴照看——这一疾病直接影响了整整三代人。同样有邻居突发中风导致半身不遂,其女儿放弃上海职位返回家中照料,母女二人仅依靠少量养老金维持生计。
四十几岁之后,人的身体已不再完全属于自己,而是变成了孩子的教育开支,父母的医疗开销,以及伴侣的精神依靠。每多保重一年,就等于为整个家庭多积累一份坚实的后盾。
现实情况令人触目惊心,过世案例多集中在三十至四十五岁区间,心脏与血管方面的病症也正趋向低龄化,每年的增长幅度达到百分之五。这个年龄段的人承担着多重压力,既要照顾长辈又要抚育子女,同时房贷尚未还清,一旦遭遇医疗费用,往往足以让一个中等收入家庭陷入困境。
那些活明白的40岁人体检中心工作总结,都在偷偷做三件事:
第一,把体检当年度大事。不再怕查出问题,怕的是查晚了;
其次,态度有所转变,应酬场合尽量婉拒,宵夜聚会尽量不参加,承认自己年长比硬撑更显稳重,
第三,家庭成员健康关联。陪伴伴侣晨练,引导孩子做操,提醒长辈服药,个人健康是偶然,家庭健康方为长远规划。
中年人的真正洞见,在于明白挥师突进不如固守阵地,年轻时较量谁更敢拼命,四十岁后比拼谁更沉得住气,那些商界巨擘,王健林坚持锻炼,扎克伯格练习格斗——越是成就斐然者越爱惜身体,他们深知一旦倾覆将付出何等代价。
归根结底,四十岁以后的健康是家庭稳固的基石。你若安稳,长辈就能颐养天年,后辈可安心逐梦,伴侣无需如履薄冰。所谓中年美满,就是接到长辈来电时体检中心工作总结,不必忐忑不安;孩子选择专业时,能够坦然回应“任凭挑选,家计有我支撑”。
维护健康并非因为畏惧死亡,而是出于责任担当。这是对得起清晨为你准备的早餐,傍晚为你亮起的归家灯火,以及那些期盼你平安的人。
理想中的中年生活体现为:健康检查的结果令人满意,相比之下收入证明则不那么突出,家庭交流群中分享的内容,并非求助捐款的信息,而是周末登山时拍摄的美好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