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假期到来,书店、图书馆、童书展销会吸引众多儿童前往。笔者近期考察了北京图书大厦、首都图书馆、2019中国童书展销会,并与近四十名儿童及家长交流,由此描绘出一幅具体、活泼、真切的学生暑期阅读场景。暑期期间,孩子们热衷展现自我,而家长们则表现出担忧,两者之间形成鲜明对比。
高年级学生
不爱指定书目爱个性阅读
暑假期间,学校通常会布置参考或强制阅读的书籍,然而不少小学高年级及初中生却表现出对自由选读的浓厚兴趣,并且对指定读物怀有抵触情绪,这种现象在过往较为少见。
北京图书大厦和中关村图书大厦的暑期少儿图书榜单上,《红星照耀中国》(青少版)都排在第一位,另外《夏洛的网》《朝花夕拾》这些学校推荐的书目也都在前十名里面。
吴天秀在北京五十七中就读初二,她的购物篮里装着《默读》和《镇魂》这类厚重的畅销书,“《镇魂》改编成了电视剧,所以她对剧情的发展非常感兴趣。”比起学校推荐的书籍,她更喜欢这些书,小姑娘说明,她对推荐的《昆虫记》可以说没什么好感,“因为她比较害怕昆虫,所以不太喜欢。”
海淀区教师进修学院附属实验中学的刘珈均表示,老师要求这个假期必须认真阅读《三国演义》《水浒传》,理由是这些书籍在考试中有用,并且以往考题也涉及过它们,然而这个男孩更偏爱漫威系列的读物,例如《漫威蜘蛛侠:游戏的艺术》《漫威蜘蛛侠:恶意收购》,因为这类书籍能够满足他对英雄的向往。河北迁西的蒋卓宜谈到平常的心,学校建议阅读《西游记》《红楼梦》《骆驼祥子》《朝花夕拾》,她表示老师强调考试会涉及这几部作品的内容,然而这位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却更偏爱观看法医秦明的《天谴者》,以及阅读福尔摩斯探案系列的故事。
在中国童书博览会现场,一位中学语文教师和她的女儿正在认真挑选书籍,小女孩是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学校布置了阅读《哈佛家训》的任务,但她一直没有开始看,反而是哈利·波特系列已经读到了第五卷,这位母亲表示,孩子想看什么就让他看什么,她没有强迫她阅读特定的书籍。她对于部分推荐读物持有不同看法平常的心,例如她觉得强制初一学生阅读《骆驼祥子》,去接触虎妞和祥子之间令人困扰的情感纠葛,可能并不恰当。考试是重要导向,由于要应试,现在许多高中和初中的必读篇目,也常常被分配给小学生和初中生学习。这位家长表示。
低龄学童
对老师和家长“言听计从”
小学生尚未成年,暑期阅读活动常受家长与学校左右,他们通常对老师家长的指示唯命是从。
北京图书大厦四层儿童阅读区,图书检索机前排起了长长队伍,小读者们看样子都准备充分。部分孩子有家长引导,甚至带着选书清单。张宛儿手机里存着“妈妈的书单”,《王子与贫儿》《金银岛》《故事堆里长出的数学》《窗边的小豆豆》都被她一一查找到,接着又用了不到十分钟,从书架上下分别取来。
林汉达的《战国故事》,我小的时候见过的封面便是那个样子。民族文化宫举办的2019中国童书博览会上,北京实验二小五年级学生邵子璋的爸爸,极力向他人推荐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系列,最终使孩子接受了这个建议。邵子璋和许多被采访的小读者相似,他也表示老师要求暑假期间读完《城南旧事》《青铜葵花》《窗边的小豆豆》,他对《窗边的小豆豆》有着格外深刻的体会,认为“任何人皆需平等,所有人理应获得尊重。”
对于部分刚入学的孩子来说,父母在暑期阅读上的教导十分用心。宋文萱和她的母亲从上地出发,花了一个小时的时间来到童书博览会现场,这位母亲表示,由于学校没有推荐具体的书籍,每天早上她都会和孩子共同学习古诗,接着读一两篇文言文短篇故事,有时还会翻阅图画书。宋文萱在书籍的世界里尽情遨游,内心充满快乐,她正打开一本厚重的《海底100天》认真阅读,这本书她非常喜爱,她长大后的理想是成为美人鱼。
媒体报道显示,部分学校为不同学科配置了参考书目,涵盖语文、数学及物理等科目。首都图书馆的取书设备旁,一位年幼的借阅者正根据指引,借阅了《趣味几何学》《趣味代数学》《数学其实并不难》等书籍。
因学业而生也因阅读而起
学生数量在书店和图书馆中很可观,然而记者注意到,即便在假期里,部分学生依然带着学习任务前往,并没有去阅读书籍。家长和孩子们的学业担忧,实际上并没有消除,反而呈现出加剧的状况。
首都师范大学附属第二中学有个初二学生正在上暑期培训班写作业,记者上前想问话时,他旁边的父亲连忙让他继续做功课,别管旁人。来自河北的一名初一女学生桌上放着好几本《学霸笔记》,她表示,这次期末考试成绩不理想,要是下次还这样,就没办法进入重点高中了。山西运城的一对父女正在阅读《宇宙简史》,父亲在讲述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坠毁的悲剧,同时表达了对女儿英语水平不高的忧虑,孩子的眼神也流露出迷茫。
暑期阅读引发的困扰同样值得关注,在首都图书馆,记者遇到一位来自河北廊坊的小读者陈鑫,他从上午持续阅读到中午,已经连续看了3个小时,他的母亲表示,儿子非常沉迷阅读,家里连厕所都放有他的书籍,他看的都是消遣读物,与考试和学习无关,而且他的成绩也并不突出,因此她一直在考虑是否应该支持儿子看这些书。
部分家长对孩子暑期阅读情况感到担忧。一位母亲在图书借阅处向众人展示了儿子的阅读记录,那是一本介绍烹饪技巧的图画书,这名八年级学生仅借阅一次便意犹未尽,希望再次续借。这位母亲表示自己爱好写诗且阅读量很大,但孩子的阅读现状让她十分忧虑,她指出,孩子借阅的刊物包括《连环画报》和《成长读本》,其阅读内容偏向表面化。
部分家长选择等待事态发展。位于京城的核心文化场所里,一名三年级的小男孩刘宇飞正在得心应手地运用图书借阅系统,他手中拿的均为天文学相关书籍,例如《太阳简明介绍》《星象记录法》《轻松学天文》。孩子的父亲在起点网有作品连载,他表示自己没有特意去教孩子看书,可能只是日常闲聊中偶然谈到过宇宙星辰,从而激发了孩子极大的求知欲,他愿意尊重孩子的书本挑选。
专家观点
家长要有平常心,保护孩子的阅读天性
家长需要给予孩子们适当的选书自由。官方推荐的书单、长辈挑选的读物确实有参考价值,然而阅读兴趣因人而异,希望家长和教师能够维护孩子的阅读兴趣,不要强迫他们阅读不感兴趣的内容。可以采用全方位的阅读方式,比如阅读原始文本、观看相关影像资料、聆听专家讲解、撰写读书笔记、乐于交流心得、探访名人故居等。——国家图书馆少儿馆馆长 王志庚(记者 路艳霞)
(责编:实习生(曹雯)、熊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