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医药振兴发展,南京中医药大学如何协同育人?

留学资讯2025-10-06 21:05:42佚名

党的二十届代表大会文献强调贝语网校,要同等重视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持续推动传统医药领域的进步。人才培育是传统医药进步的基石,而传统医药的高等教育是人才培育的核心途径。过去中医教育中,理论与实践脱节,造成学生临床水平不足;师徒传承与学校教育分离,使得中医大家难以寻得合适的接班人;这些因素共同阻碍了中医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

当前时期,中医药复兴获得良机,中医药高等院校怎样依照中医药人才培育特点,为中医药行业培养“杰出人才”?对此,南京中医药大学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师承教学与学校教育相融合的方式,建立起协调一致、互通有无的合作培养体系。

课堂+临床:夯实诊疗基础

南京中医药大学教务管理系统_理论与实践融合_中医药高等教育

进入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南京中医院针灸科,主治医师李静正在为一位病患实施针灸疗法,并且向在场的学员们传授专业学问。对于这位出现落枕症状的病患,各位学员清楚如何借助八脉交会穴进行选穴来处理这种病症吗?学员们齐声回答:取后溪穴通督脉,配合内眦颈穴。

看见李老师把一枚银针扎进病人左手掌外缘,病人说疼痛顿时缓解不少。这条线贯穿人体脊柱,是身体最关键的通道,脖子僵硬通常因为姿势不对,导致这条线气血不通,所以用银针刺激后溪穴效果非常快。李老师这样向学生们说明情况。

理论与实践融合_中医药高等教育_南京中医药大学教务管理系统

南京中医药大学的实践课程十分普遍。据消息人士透露,为了使真实的医疗场景融入中医学生的培养环节,南京中医药大学的教学管理部门在中医学科教育中实施了“床旁”指导模式,学生们一半时间学习理论课程,另一半时间进入医院观察实际病症。学习过程分为课堂教学和临床实践两部分,这种安排使我们通过岗位交替,体会到理论联系实际的意义,同时也能在日常工作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增强与患者的交流技巧。中医系学生张彬这样评价。

这个时候,从2004年开始,学校每年选派六十名中医学专业大三学生,前往南京中医药大学在无锡、苏州、徐州的附属医院进行实习,以此作为试验,推动中医临床教学体系的变革。把医学生送到基层医院进行实践,是为了提升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中医理论素养。南京中医药大学教学督导室主任韩旭这样表示。

理论与实践融合_南京中医药大学教务管理系统_中医药高等教育

南京中医药大学的临床教学水平在多年革新探索中大幅增强,学生的专业能力同样获得显著进步。2009到2016年间,该校在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中的表现持续保持全国前二至前五的位置,实践操作环节的合格率始终稳定在96%以上,这一成绩在全国所有中医药类高等院校中名列首位。

课本+师傅:传承中医术法

理论与实践融合_南京中医药大学教务管理系统_中医药高等教育

江苏省中医院普内科诊室里,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专业大三学生蔡文婷,在主任医师姜宏的带领下,正在为一位病患诊脉南京中医药大学教务管理系统,她表示,中医学专业的本科生进入大三阶段后,能够挑选心仪的导师,并跟随导师前往医院进行实践学习。

为本科生配备导师,是南京中医药大学师承教育的显著特点。学生进入学校后,每个人都会得到一位学业导师和一位临床或科研导师的指导。这些导师都是校内外以及海外知名的专家学者或临床专家。韩旭说明,从学生刚入学的基础课程学习,到进入临床实践阶段,再到最后的毕业实习,每个环节都有导师提供帮助和指导。这种传承模式,能帮助学生更有效地理解深奥的中医药理论,同时注重统一性和独特性的发展。

实习生进入医院实践时,各教学医院能够借助当地学术传统优势,组织学员前往“学术传承实践基地”接受指导。初期阶段主要是在导师旁边观察,导师会间或发问,或者指导学员触摸脉搏体会脉象变化。积累一定经验后,学员大致可以初步处理病例南京中医药大学教务管理系统,并将配制的药方提交导师审阅,接着再参照反馈意见进行自我检视。中医系即将毕业的刘廷义谈到,实践期间,他观察到名老中医的高超技艺和责任意识。

中医药高等教育_南京中医药大学教务管理系统_理论与实践融合

跟随学术流派传承人学习临床,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中医学术继承本领,让他们领略中医诊疗过程的变化无穷。学术流派的传承,有助于学生诊疗技艺的增长,对于推动学术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南京中医药大学教务处副处长徐俊良这样强调。

(本报记者 郑晋鸣 本报通讯员 肖钦聪)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