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贯彻国务院意见促进我省海洋渔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

留学推荐2025-10-31 17:15:18佚名

各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

于全面贯彻《国务院关于促进海洋渔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11号),鉴于我省实际状况,此刻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以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建设海洋强国”战略作为指引方向,将建设海洋强省设定为目标追求,把加快转变海洋渔业发展方式当作行动主线,将加快现代渔业建设确定主要任务内容,秉持生态优先原则,遵循养捕结合方式,坚守控制近海开发、全力拓展外海领域、积极发展远洋渔业的生产方针。在此基础上,着力开展对生产结构的调整工作,大力加强设施装备建设力度,有效提升科技支撑能力条件,切实保护资源生态环境状况,强化生产以及质量安全监管举措,提高组织化程度层次和产业化水平高度,最终达致使我省海洋渔业持续健康发展的目的。

到2015年,海水产品产量要达到420万吨,海水增养殖面积需稳定在81万公顷,近海捕捞要得到有效控制,远洋渔业综合生产能力需不断增强,海产品精深加工规模要不断扩大,渔业组织化程度要逐渐提高,渔民收入应稳步增长,渔船装备水平要不断提高,安全生产能力要进一步增强,水生生物资源养护和修复能力应进一步提升,渔业生态环境要有所改善。

在2020年时,海水养殖有着生态、健康以及高效的情况,此时科技贡献率超过了60%,海洋渔业的基础设施、生态环境以及渔民生产生活条件有了显著的改善,设施装备的水平、海产品精深加工的水平以及渔业组织化的程度明显提高,现代渔业产业体系和支撑保障体系基本形成,海洋渔业经济达成了持续健康的发展。

二、加强海洋渔业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

(三)全面去开展渔业资源调查,研究并制定全省渔业资源利用规划,从2014年开始,每5年开展一回渔业资源全面调查,常年进行监测以及评估,构建省、市、县三级渔业资源调查监测网络,提升渔业资源调查监测水平。

(四)着重加大渔业资源保护力度,严格落实海洋伏季休渔制度,完善捕捞业可进入制度,规范渔具使用方法,施行捕捞限额举措,完备捕捞渔船管理制度,逐步削减渔船数量以及功率总量,增强水生野生动物保护与救治工作,开展驯养繁殖钻研,严厉打击非法进行捕捞、经营、运输水生野生动植物及其产品的行为,到2020年,建设13个省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

(五)积极去推进海洋牧场的建设,加强水生生物的增殖放流以及人工鱼礁的建设,实施《辽宁省现代海洋牧场建设规划》,人工鱼礁示范区每年要新增2处,中国对虾等海珍品增殖放流每年要达到30亿尾以上,科学评估资源增殖保护的效果。

切实加大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实施近岸海域海洋生态环境监视监测以及评价,定期公布质量状况信息,开展辽东湾陆源污染物排放总量跟踪监测与减排试点工作,控制渤海污染物排放总量,严格执行海洋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严防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项目转嫁至海洋,规范海洋倾废活动,减轻环境压力海洋的健康,开展渤海生态红线划定工作,实施分类管控,维护渤海生态安全。

三、调整海洋渔业生产结构和布局

科学发展着那海水养殖业,依据《辽宁省海洋功能区划》,来制定此项水域滩涂养殖规划,鼓励去发展浅海底播、立体混养、深水网箱、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等这般生态、高效、安全的养殖模式,实施优势主导品种更新改良工程,发展壮大海参、还有对虾、扇贝、鲍鱼、海蜇、河蟹、河豚、鲆鲽鱼、杂色蛤、梭子蟹等优势产业,推进着“一县一业”,奋力推广标准化水产健康养殖,截至2020年之时,建设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500家,规模达到300万亩。

(八)大力发展休闲旅游观光渔业,突出各个地方资源特色,拓展渔业文化内涵,发展观赏、垂钓,以及与旅游餐饮相结合的,农庄、农家乐等特色休闲渔业,到2020年,建设省级休闲渔业示范点50个,国家级休闲渔业示范基地20个。

落实国家扶持政策,在此基础上,扩大远洋渔业规模,稳步发展对外还有远方海洋之中的渔业。进一步规范双边以及多个方面的入渔活动次序,进而有序开发外面之海的渔业资源。巩固那种过来就是海洋性的渔业,推动支撑这种产业朝着转型升级的方向发展目标前进跨越。壮大大洋性渔业,积极拓展能够进行发展的空间地位范围。支持远洋范围内的企业增强综合进行开发的能力,积极参与进去开发南极区域的渔业资源。

(十)加快海水产品加工以及流通的发展速度,鼓励企业同科研院校联合起来,加快海水产品加工设备的更新,加快海水产品加工技术的改造,大力发展深度精细加工,着重开发出高附加值的海水产品,落实农产品出口三年实现倍增的扶持政策,至2020年,建成20个水产品出口示范区,加强海水产品冷链物流体系的建设工作,积极发展海上冷藏加工的业务,开展水产品价格信息的采集事项,逐步构建起水产品市场信息网络体系,建设辽渔集团国家级水产品批发市场。

加快开展品牌建设工作,实施品牌带动这一战略,去创建诸如辽参、大连鲍、丹东蛤、营口蜇、盘锦蟹、兴城多宝鱼等一系列辽宁渔业品牌,鼓励行业协会以及企业去注册集体商标、证明商标,给到新获得中国驰名商标、地理标志登记还有省名牌产品的企业予以补助,健全品牌保护制度,以此促进海洋品牌健康发展。

四、提高海洋渔业设施和装备水平

升级改造海洋渔船,推进标准化渔船建设,鼓励发展新型玻璃钢渔船,需要以要按“小改大、木改钢”原则,加快渔船更新改造。加强渔船管理,落实好老旧渔船报废工作,建立渔船定点拆解和木质渔船退出机制,强化对定点拆解企业的监管,还得坚决取缔违法违规造船行为,严格限制建造对渔业资源破坏强度大的有关像底拖网、帆张网等作业类型的渔船。鼓励更新改造远洋渔船,加强远洋渔船装备建设,提高远洋渔业来说有着的资源调查、探捕和加工能力。

(十三)去强化渔港的建设以及管理,要加强沿海防灾类型的渔港建设,以此来确保沿海重点渔业县(市、区)最少拥有一座中心渔港以及一座一级渔港并且要有相应数量的二、三级渔港,还要配套完善渔船渔港的监控设备,并且要完善避风锚地构建,到2020年的时候,建成大中小泊位相互结合、设施配套、功能完备的现代化渔港群,开展渔港基础设施建设状况普查,排查质量安全方面的隐患,加强维修以及养护,理顺渔港建设管理体制,明晰渔港设施的所有权、使用权、经营权以及监督权 。通过渔港签证和执法检查,落实渔港及其设施保护措施。

五、提高海洋渔业管理和科技水平

发展壮大渔民专业合作组织,以此来提高渔业生产组织化程度,进而提高渔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依托龙头企业及渔民专业合作组织,还要鼓励发展“龙头企业+基地+渔户”、还有“专业合作社+渔户”、以及“市场+渔户”等生产经营形式,同时推进现代渔业园区建设,到2020年,要建设现代渔业园区20个。

加快让渔业科技进步推进的速度,加快去做高效、生态、安全的渔用饲料和渔药的研发工作,深入展开优良品种选育改良技术以及健康养殖技术的研究,鼓励科研院校跟渔业企业联合起来,开展渔业装备共性和关键技术方面的研究,大力推动海洋渔业科技教育事业的发展,深化科研机构的改革,尽力去培养渔业科技队伍,深化水产技术推广体系的改革与建设,提升水产技术推广的能力。

十六、加强渔政执法,加强队伍建设,把渔政执法机构归入财政全额拨款范畴,加强渔政执法人员培训,构建指挥顺畅、反应迅速、相互支撑的渔政执法体系,严厉打击“三无”船舶以及非法捕捞和养殖行为,实行禁止、限制使用渔具目录制度,强化海上联合执法,达成渔政执法巡航常态化。

有·害物质行为。把创建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县当作载体,全方位提升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水平。

强化涉外渔业管理,适应入渔要求,开展双边、多边渔业协定入渔培训,加强远洋渔业企业及项目管理,对企业及船员开展涉外教育,辽宁省涉外渔业纠纷处置责任机制各成员单位依职责分工做好相关工作,切实提高处置涉外渔业纠纷及涉外渔业管理能力,及时、妥善、高效处理有关渔业纠纷案件,维护企业和渔民合法权益。

12. 完善辽宁省海洋渔业生产安全服务保障系统。

六、强化保障措施

加强渔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渔业能力建设,加强水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加强水生动物疫病防控,加强水产技术推广,加强资源环境监测体系建设,加强资源环境监测能力建设,推广应用现代育种技术,建设大宗品种遗传育种中心,建设优势出口品种遗传育种中心,开展水产原良种场建设,到2020年,省级水产原良种场达到100个,新建国家级水产良种场10个,加快推进标准化池塘改造。建造用于渔业资源调查的船,建造渔政执法的车船艇,建设渔政执法码头基地,建设渔政渔船信息管理系统,建设渔船检验相关的渔业安全基础设施和装备,建设渔业航标相关的渔业安全基础设施和装备。加快推进黄、渤海区域的综合执法项目建设,加快推进伏季休渔暨辽东湾海蜇管理基地项目建设。加快全省渔政管理指挥系统的升级改造工作,健全完善渔船动态管理系统建设,健全完善安全通信系统建设。建设辽宁省海洋渔业安全生产技能实训基地,加强海洋渔业安全方面的国际交流活动。

(二十一)对渔民民生予以改善,以渔港建设来带动渔区小城镇以及渔村的发展,开展渔村整治工作,强化渔区基础设施建设,着重解决水、电、路方面的问题,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以使渔区教育、文化、卫生、养老等社会事业实现全面发展,开展渔民转产转业技能培训,支持海水养殖、水产品加工和休闲渔业的发展来拓宽渔民就业和增收渠道,建立健全政策性渔业互助保险制度,大力加强海洋渔业互助保险体系建设,开展水产养殖业政策性保险试点来提升全行业抵御风险能力。

一是加大财政支持力度,二是建立健全相关保障机制,三是将渔政执法等工作经费保障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四是制定渔业政策性保险财政补助资金办法,五是积极筹措资金,六是重点支持海洋牧场等工程建设,七是支持更新建造特定类型的海洋捕捞渔船,八是支持海水养殖池塘标准化改造。增设扶持渔业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加大渔业基础设施支持力度。

(二十三)完善相关扶持政策,金融机构要加强对海洋渔业的信贷支持,支持海洋渔业企业上市融资和发行债券,形成多元化、多渠道海洋渔业投融资格局,调整完善渔业资源增殖保护费征收政策,专项用于渔业资源养护,将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现代渔业园区、水产品出口示范区等建设纳入农业用水、用电、用地等方面的优惠政策范围。

强化海洋渔业法制建设,修订《辽宁省实施〈渔业法〉办法》,尽快把《辽宁省海洋环境保护办法》变成地方性法规,尽快将《辽宁省海域使用管理办法》上升为地方性法规海洋的健康,制定《辽宁省海洋海岸工程海洋生物损害赔(补)偿暂行办法》,制定《辽宁省海洋休闲渔船管理暂行办法》,制定渔船拆解规章、规范性文件,制定人工鱼礁管护规章、规范性文件,建立健全水生生物保护区管理制度。

七、加强组织领导

(二十五)强化组织协调,省政府构建促进海洋渔业持续健康发展协调机制,加强组织协调,以及检查、督促、指导工作。各相关部门需认真履行职责,紧密配合,凝聚合力。海洋与渔业部门要强化指导、加大监督、做好协调服务;发展和改革部门要增强对海洋渔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财政部门要落实推动海洋渔业发展的资金。

沿海各级人民政府中,对海洋渔业工作而言,负总责的是各级人民政府,需着实大力有力加强对海洋渔业工作的领导,要把海洋渔业,且渔村发展以及渔民民生,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结合所具有的实际情况起步网校,研究进而制定本地区推进促进海洋渔业发展的实施方案,要一级一级地落实责任,强化绩效考核,形成推动促进海洋渔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合力。

辽宁省人民政府

2013年7月21日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