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勇看着女儿儿时的照片。
十年前,孩子赴美求学,现在不仅定居在那里,还和当地男子结为夫妻。过去一年,张勇持续做女儿的思想工作,希望她返回国内,甚至以“中断亲子联系”相威胁,然而收效甚微。此事令张勇深感懊悔,认为送女儿出国接受教育是他人生中最大的失误。“我们已有两周未曾沟通了。”张勇无奈地叹息。
张勇现年61岁高龄,朱静则届60岁,他们俩都曾在深圳一家家电零件制造企业工作,张勇担任过工程技术人员,朱静则负责财务管理工作,现已双双离开工作岗位。
卖掉房子送女儿留学
当年把女儿送往海外,这并非我们预先设想好的安排,主要是我们经济条件不允许。张勇家里有四个兄弟,他是排行老三的那个。尽管张勇很早就来到深圳谋生,但在那边发展得并不顺利,在众多兄弟中并不占有什么分量。
朱静三十一岁时诞下女儿张莉,当时大家觉得张勇算是晚年得子。张勇对女儿张莉呵护备至,夫妻俩也商议出一个计划,倘若经济条件许可,他们打算送女儿出国深造。
二零零六年,张莉参加高考时,与心目中的国内顶尖学府仅相差十一分而未能进入。她向张勇表示,打算出国继续深造。
实际情况并非完全具备相应基础。当时心里是存有这个想法的。张勇谈到,等到女儿升入初中阶段,他和妻子便开始精打细算过日子。为了筹措女儿出国深造的经济支持,两口子处置了家里110平米的大房子,购置了一套七十多平米的两居室。“反正女儿离家求学之后,他们两人住在小房子里也足够了。”
从三口之家到二人世界
2007年,张莉拿到了美国某大学的入学许可,张勇为此十分高兴。他经过查询发现,该校每年招收的亚洲籍学生数量有限,能够录取实属难得。张勇表示,女儿最终让全家倍感骄傲。
张勇到现在还清楚记得送女儿去机场的场景。那是凌晨时分搭乘的夜间航班。他站在远处目送女儿离去,直到人影从视线中消失。他依然朝着女儿离开的方向凝望,内心感到一阵失落。眼泪突然就流了下来。他回头发现妻子也蹲在地上哭泣。他连忙擦掉眼泪,将同样落泪的妻子拉了起来。
朱静反复叮嘱女儿,在美国晚上避免独自外出,不要参与聚集性活动,比如示威游行。应张勇的要求,她严肃地跟女儿讲了一番关于性方面的知识,希望张莉能够形成健康的恋爱和婚姻看法。朱静还明确提出了几条要求,比如不能交往外国男友,不能未婚生育,不能与学校老师发展不正当关系。
张勇夫妇要应对孩子不在身边的时光,这成了他们更严峻的考验,对朱静更是如此。女儿自出生起就由她照顾,一直跟在她左右,如今突然不见了,让她很不适应。她情绪起伏不定,孩子离家头两个月,她常常夜不能寐。她本以为已做好心理准备,可事实上并非如此。女儿离开家门的那一刻,她仿佛丢了魂魄。我清楚女儿远赴海外接受教育是件好事,却仍旧控制不住眼泪直流。刚离开头一个星期,我每天都要和她通上三回电话。
“很害怕她离开我”
张莉去国外之后,跟家里沟通不频繁,张勇多数时候用skype或者电话跟女儿保持联系,那个时期微信还没有普及,就算女儿主动给家里打电话,语气也总是比较正式,内容多是抱怨吃的东西不合口味,以及学业压力太大,刚去的第一周,几乎每天打电话都在说交不到美国朋友,还有觉得食物不好吃。
坦白讲,除了打电话,实在不清楚她在海外具体忙些什么,交往的是些什么样的人,学业进展得如何。张勇始终没告知亲戚,女儿出国深造完全依靠个人承担费用,每年大约需要三十万元。然而,对于家庭经济状况并非特别宽裕的张勇而言,这是一笔相当大的开销。
张莉在赴美之后的第二个春节选择留在国内度过,当她在机场与女儿重逢时,母女三人激动地相拥而泣,眼眶湿润。等到女儿抵达美国三年后的那个暑假,张勇夫妇终于获得了前往美国的首次机会。张勇开玩笑说,这次出行是得益于女儿的牵线搭桥。“我猜测如果是我们俩单独前往,恐怕连签证申请都会遇到困难。”
女儿跟随张勇夫妇在美国度过了七天时光。张勇注意到女儿有了诸多不同:耳朵上打了孔,佩戴了饰品,并且购置了高档手袋。与小熊闲谈时,张莉的留学生同伴无意间透露了消息,提及张莉抵达美国后曾与一位外籍人士有过交往。
张勇这时才察觉到,女儿已经不同了,他为女儿感到自豪,然而又非常担心她会离开自己,他说。
女儿嫁了外国人
张莉表现得很明理。那天晚上,张勇含蓄地打听了独生女留学嫁老外,她在海外是否有过恋爱关系。张莉坦言,从前有过三个伴侣,但都时间不长,那个洋人只维持了两个月就解除了关系。这次沟通之后,张勇和朱静形成了共识:女儿不能和外国人建立恋爱关系,更不能与外国人结婚。她完成学业后要回到祖国境内就职。
但女儿对此却并不认同。“找个外国男朋友也没什么不好啊?”
二零一二年,张莉继续在该校深造。二零一五年岁末,朱静接到女儿的来电,女儿在电话沟通中告知,她将选择在国外就业,并且要和一位外籍人士缔结婚姻。过了第二天,她才向张勇透露了这个消息,张勇为此怒不可遏,将两个碗碟摔得粉碎在地面上。
朱静表示,无论女儿决定怎样独生女留学嫁老外,她都会赞同,只要女儿生活愉快。不过,想到未来每年只能与女儿相见一次,她内心感到十分难过。
张勇家的墙面上,挂着许多张莉从小学阶段到初中阶段获得的荣誉证书。每当思念女儿,张勇总会拿出女儿年幼时的影像资料。“莉莉年幼时最享受的,是我用自行车载她去菜园的时光。”此外,他与女儿的电子信件往来,也常常被他翻阅,以此消磨时间。等到我们年老体衰,又该由谁来照料我们呢?
张勇和女儿的关系非常紧张,已经连续十四天没有进行交流了。幸亏朱静出面进行调解。张勇立场十分坚定,反对女儿与外籍人士缔结婚姻,并且要求女儿学成后必须在中国境内就业,不然就会与她断绝母子关系。不过他坦言,那些都是一时冲动说出来的话。他反思自己平时对女儿关怀不够,只顾经济支持,却忽视了她的情感需求。
张勇表示,他并非守旧之人,他对女儿同样疼爱有加。他之所以不赞成女儿留在海外并嫁给外籍人士,是源于他个人的考量。首先,存在明显的文化隔阂,其次,也是为了老两口晚年的安稳。他坦言,自己和老伴儿无法前往美国,万一女儿定居在那里,未来相见的机会恐怕寥寥无几。毕竟,她是他们唯一的血脉。
女儿交了外籍男友,且决定留在海外,张勇与女儿的关系因此僵持不下,朱静则充当了他们彼此沟通的桥梁。张勇心中暗自思忖,女儿的眼中是否还留有我这个父亲,此疑问他反复提及,说话时声音有些发抖,夹着香烟的双手也不停地在烟灰缸上拂去落灰。
孩子们有自己的追求是好事,不过也要顾及家里的想法。我此刻真是非常懊恼,当初把她送往海外求学,这算是毕生最糟糕的选择,你问我们俩去美国定居是否可行,这根本不可能。我们两人完全不具备在美国生存的资本和本领起步网校,而且也难以适应那边的生活方式。张勇这样表示,他如今觉得,大半辈子打拼,实际上是在为他人栽培了一个女儿。现在,他最大的忧虑是:倘若同唯一的女儿断了联系,这剩下的岁月该如何度过?往后我们两口子年迈时,又该由谁照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