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浙江省四所高等职业院校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学研究室的23名专职和兼职心理健康指导教师参与了一次特殊的线上教学研讨会议。这次线上教学研讨系列活动是浙江旅游职业学院、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嘉兴职业技术学院共同发起的。首期活动核心议题是关于高等职业院校心理卫生学科课程体系构建的研讨,内容涵盖当前实施状况、未来规划方向以及面临的主要挑战,该环节由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心理卫生学科教学团队负责人周丽玉副教授负责组织。
这次线上教学研讨主要包含交流与答疑两个部分,四所高等职业院校的心理卫生教学部门负责人,先依次介绍了各自学校的大学生心理辅导课程目前的实施情况、未来打算以及面临的挑战。各个学校的教师们联系自身工作,就交流时提到的做法、难题和前进方向,展开了细致的讨论。互相沟通有助于缓解教师们独自承担工作带来的心理负担,同时也能激发向其他学校学习先进做法推动教学创新的热情。
古文飞,学校心理教研室的专业教师表示,参与云教研活动让他感受很深,得到了很多启发。这次活动为他创造了与省内其他高职院校心理教育工作者沟通的平台,让他接触到了本省最新的教育政策变化和心理学教学科研成果,为他带来了许多新的教学理念和方式,这对于提升他的教学水平贝语网校,以及加深他的专业知识理解非常有帮助。
这种组织方式效果显著,借助不同学校间的互动,有助于相关领域心理工作的探讨与借鉴,彼此启发,共同进步。期待今后能促成更多高校参与深度对话,为跨校协作奠定根基,从而促进今后工作的顺利推进,心理教研室的郑玲林老师表达了此番见解。
高校心理教育工作中,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是核心环节,对于防止学生心理问题出现、增强学生心理适应能力具有决定性意义。近些年,众多高等职业院校都设置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必修科目,但在课程具体实施阶段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却遭遇了形形色色的难题。这项跨院校的云端教学研讨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意在突破各高校独立开展教学研究的局限,构建一个共享资源的大平台,扩大育人工作的视野,开阔思路,寻找符合当前高职学生心理成长特点且具有学校个性化特色的心理教育课程,这些课程应当切实让学生受益,同时增强课堂的互动性,提升学生的满足感以及教师的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