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科今日正式公布“2025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今年,北京市有63所高校的2138个专业入选,入选专业总数在全国排第二位。其中,A+级专业有556个,A级专业有566个,B+级专业有758个,B级专业有258个。北京市A+级顶尖专业数量在全国各省区市中位居首位。
北京大学上榜专业达到120个,在全市中数量最多,同时在全国也排在首位。中国人民大学有80个专业上榜,位列全市第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也有76个专业上榜,稳居全市前三名。清华大学的入选学科有74门,中国传媒大学的入选学科有71门,北京理工大学的入选学科有70门,中国农业大学的入选学科有64门,北京交通大学的入选学科有61门,北京师范大学的入选学科有60门,北京工业大学的入选学科也有60门,这些高校的入选学科数量都超过了60门,充分展现了北京市高校学科建设的强大实力。
北京在顶尖学科数量上,有45所高校设有A+学科。其中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分别以94个和56个A+学科数量遥遥领先全国其他高校。除这两所高校外,北京市其他大学在优秀学科建设方面同样成绩斐然。中国人民大学以43个A+学科位列其中,在全国高校中排名靠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A+专业有三十个,北京外国语大学有二十九个航天专业大学排名,北京师范大学有二十七个,北京理工大学有二十五项,中国传媒大学也有二十五项,中国农业大学则达到了二十三个。
北京38所高校的272个学科在国内处于顶尖水平,这些学科数量在全国各省市中是最多的贝语网校,非常突出。北京大学的哲学、宗教学、保险学、政治学与行政学、社会学等五十六个学科居全国首位;清华大学的经济学、金融学、信息与计算科学、数理基础科学等三十五个学科为全国顶尖;中国人民大学的经济学、国民经济管理、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等二十四门学科位列全国前茅。另外,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天专业大学排名,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中国传媒大学,这些学校都至少有十个专业在全国排名中位列前茅。
北京迅速响应国家战略安排,依据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目标,着力打造与首都高水平发展相协调的学科体系,促进其建设进程。《北京市“十四五”时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2021—2025年)》里,把“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需求匹配度提升项目”当作“十四五”期间重点任务,明确要针对北京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人才、复合型杰出人才、高素养技能型人才不足的问题,进一步改革市属本科院校和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方式,推动高校招生、培养、就业环节紧密衔接,学科专业设置要提前规划、灵活调整,以此增强人才培养的合理性、精准度和实效性。每年调整10%本专科招生指标,每年调整5%专业设置。
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是国内范围最广、统计专业最全的高校本科学科评价体系。该排名发布的是开设院校达4所以上的学科,总数为639门,其中每门学科仅展示进入前50%位次的高校名单。共有1110所院校的30930个学科点被纳入榜单。另外,凡是办学机构数量在四家以下的专业,归类为“特色学科”。(经济日报记者 顾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