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国8所中医药大学被剔除出《世界医学院校名录》,此事在网络上刷屏,激起千层浪,有人认为这是西方国家对中国中医的歧视,一些海外留学生担心自己学历回到本国后不被承认,部分在国外行医的中国学生担心被取消国外行医资格,针对这些担忧和说法,记者进行了采访。
1.不必大惊小怪,但需引起重视
过去,世界卫生组织管理《名录》时,将传统医学院校即中医院校与西医院校并列,然而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接管名录后改变了做法,如今名录仅收录开办西医临床医学专业的医学院校,却不把中医等传统医学列入此名录。
所以,此次致使8所中医药大学被《名录》除名的缘由在于,当下的世界名录把“医学院”界定为能够给予完整的指导课程,用于获取基本的医疗资格,也就是培养取得临床医生或医师执业执照资格的教育机构,眼下,这份名单里还存在安徽中医药大学、长春中医药大学等20所中医药大学,。
《名录》原本是被世界卫生组织直接管理的,从表面上看,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乃是世卫组织的下属单位,然而实际上这种上下级的隶属关系跟国内是不一样的,尽管从世界卫生组织到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改变了隶属关系,可是这个名录依旧仍然有着一定的权威性。
他表示,此次除名是否影响未来中医发展,南京中医药大学国际教育学院院长张旭有看法,其认为除名决定并非对传统中医质量或重要性的评价,“《名录》目标是提供准确、最新信息,关于所有满足通常理解、全球公认医学院定义院校的,这些信息对全世界医学生及医疗监管机构具高度重要性。”
教育部进行强调,中医药院校在中国高等医学院校中属于不可或缺的重要构成部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情况,中医药院校的毕业生会被授予相应学位,按照国家相法律规定,要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进而取得相应类别医师资格。还有这样的事实,不会因一个并非由政府组织管理的院校名录未收录这些中医药院校,就受到影响,也不会发生改变。
据悉,8所中医院校被除名,此时已对毕业生海外执业产生影响,何心怡呢,是北京中医药大学2013届毕业生,其所学专业是中医,在2011年、她先后获得医学学士,以及在2013年又获得了临床医学硕士学位,今年9月底的时候,她报名参加了美国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也就是USMLE,而这是通往美国临床执业的唯一途径啦,美国国际医学生的考试事宜是由外国医学毕业生教育委员会也就是ECFMG负责的。可是20xx年也就是那个11月1日这一天啊,她呢居然收到了来自官方的邮件,哪儿的官方呢是ECFMG官方发出来的邮件哟,这封邮件仔细描述说了这么一回事情,什么事情呢就是啊参加ECFMG组织的考试它规定了必备条件,什么条件呢就是其毕业也罢或者就读的学校必须得位于被叫做《名录》这片范围之中才行,然而呢北京中医药大学已经被从中给除名了呀,鉴于这样的情况所以可知她是不具备参加考试资格的啦。
南京中医药大学卫生经济管理学院院长田侃认为 ,过去世卫组织下面仅有一个统一的医药委员会 ,现在却分成了中医药管理委员会以及西医药管理委员会 ,但实际上中国的中医药与其他国家的传统医学存在差异 ,在国际上 ,西医无疑是主流医学 ,传统中医属于非主流的 ,我国中医药界一直秉持这样的观点 ,即中国中医药并非纯粹的传统医药 ,然而我们这个观点对国际社会的宣传力度不足 ,导致他们并不理解 。中医药在中国是与时俱进、持续发展的,大家所认知的中医药并非纯粹的遗产,这与西方所认定的中医药是传统医学,进而要优先使用与保护,是截然不同的概念。中医药学并非传统医学,因而8所学校被《名录》剔除,国内学生不受此影响,然而国外留学生在我国学习中医所获毕业证书在国外会受其影响。所以我们不能疏忽大意。有人将这种情形归结为西方对中医药的歧视,是对中国的蓄意打压,这种看法有失妥当。所以我们既不能坐视不管,也别大惊小怪。”
2.中医药的理论与实践有科学性
中医不完全吻合西方所谓的科学,但不能说中医不是科学。
赣南医学院药学院中药学教研室主任彭金年觉得,要理性看待名录的变化,他说通过了解名录,是名录的收录标准有了改变,这个名录是世界范围内医学本科生教育计划所用目录,处在世界范围内医学领域,对医学的界定是基于西方科学的,然而中医的理论体系可是不一样于西方科学的,鉴于这一点,中医药院校没被该名录收录也是能够理解的,并不意味着我们中医药不好。
为能够治疗疾病以及保养健康作为医学第一要务因此而存在的医学,是为求存的,科学则非如此而是为了求真而存在的,科学是一个永远未完的学问。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院长江晓原说:“中医不必自证是科学,关于中国古代是否有科学的问题,一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争论……”我们不去简单化地以现代科学为标尺,不去削足适履地衡量古代和现代的一切技术成就以及强制性地将它们区分成“科学的”和“非科学的”。
目前科学还无法解释中医药,但是中医药的理论与实践有科学性。
2015年,中国有一位女药学家,她叫屠呦呦,凭借青蒿素获得了诺贝尔奖,这很有助于我们,在这个问题之上,展开深入思考。
2003年非典时期,使用西医治疗的患者,因大量使用激素,致使很大比例患者留下后遗症,之后被截肢。广州中医药大学吴门医派传人邓铁涛,重用板蓝根,抢救回来的病人,无一例发生股骨头坏死。这便是中西医疗效的差别,邓铁涛称:“‘非典’是温病的一种,中医治疗温病历史久远,积累了诸多成功经验。广州中医药大学两个附属医院以中医为主治疗‘非典’,疗效颇为显著。”

收治于广州中医药大学一附院的36位“SARS”病患,无一出现死亡情况,医护工作者中也没有任何人被感染,绝大多数患者康复出院,不存在任何后遗症,患者平均的退热用时为2.97日,平均的住院天数是8.86天,这些病例皆通过西医方式被确诊为“SARS”,在运用中医药予以治疗后,又借助西医方式确认已痊愈,均具备严格的病案记录。
3.中医已在西方取得前所未有的发展
想要让中医药以这般姿态走向全世界,其目的意在要让中医药那种具备优质特性的针对健康与医疗的服务能够惠及整个世界,最终造福全人类,当下的态势是,我国的中医药服务现象已经普及到全球范围内总共180多个不一样的国家,紧接着包括地区,涉及人数高达40亿人之多,并且在全世界范围内超过一半的那些国家以及地区均可看到存在立法对中医药进行保护的情况,而出现这样的情况最主要是渊源在于留学之路,我国本国其实从来都不存在那种守已封步自我封闭的行为表现,中医药自身向来都是持有着传承创新的理念,并且能够做到与时俱进,始终坚持着中西医并重的原则,二者相互补充,协调发展,尽管我国中医药发展之路并没有朝着西方科学所走的路径去靠拢,然而因为我国长期开展的探索以及创新活动,中医药现如今是越来越靠近真理 。
塞内加尔有一位第一位医学女博士,她叫阿娃,来自南京中医药大学,在中国她学到了专业中医学知识,回西非传播中医,目前她用中医知识治了1100多位患各种疑难杂症病人成广受欢迎医学专家。

乔瓦尼·马斯欧西亚出生于意大利医学世家,中文名是马万里,他在1980年到中国学习中医,又于1982年再次到中国学习中医,还在1987年第三次到中国学习中医,他善于运用针灸和中草药去解决疑难杂症,他开设的中医诊所门庭若市,他被誉为“欧洲中医之父”,他编写的有关针灸的四部教材已然成为欧洲通用的针灸教材,他曾说“中医在过去的15年里教育部承认的国外的大学名录,在西方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而马万里是众多留学生里的佼佼者之一 。尼日利亚留学生法西洪 ,用针麻术让一位因车祸颅骨骨折的病人 , 在神志清醒状态下进行脑外科手术成功 ,被当地报纸称作“医学奇迹” ,誉为“非洲医学史上的新篇章” 。英国留学生刘维斯 ,用耳针进行无痛分娩 ,成了当地一则重大新闻……
事到如今,意味着如今这个状况,八所中医药大学被从《名录》当中剔除出去了,想要马上恢复过来极为困难,面对这种情况,对此而言,我们应当积极去进行沟通协调,广泛地去宣传中医药的合理性,宣传中医药的治疗成果,还要去和世卫组织取得联系,让他们知晓中医药学和传统中医存在不同之处教育部承认的国外的大学名录,中医药学是朝着创新发展方向前行的,传统中医是文化遗产,要努力争取尽快使得八所中医药大学回归到《名录》当中。田侃教授如此说道。
《光明日报》( 2019年11月21日 08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