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国际化建设研讨会在京召开,聚焦留学低龄化问题

留学资讯2025-09-15 21:08:37佚名

最近,“普通高中教育国际发展论坛”在北京举行。会议探讨了高中教育在维护国家教育主导权的基础上,怎样更新和标准国际课程安排,怎样提升学生的全球意识,怎样加强教师队伍的跨国背景,怎样增进学校的跨国合作与互动。部分学者指出,高中阶段走向国际化,在某种程度上是为了应对出国留学低龄化的现象以及由此可能造成的人才外流问题。

留学低龄化带来的冲击

高中阶段实施海外化发展,是针对留学年轻化现象所采取的一种举措。

低龄留学现象值得关注。国内前往美国读高中的学子数量增长迅猛。据美联社前年披露,2013年有3.2万名中国人拿到美国高中F1学生签证,较2005年激增五十倍。今年接近5万人。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副会长周满生指出。中国学生已成为赴美求学的主体群体。国内的高考报名人数不断减少,这一现象有多重因素造成,其中,高中时期选择出国深造或者放弃考试去留学的人数大幅增加是一个关键因素。

周满生指出,当前低龄留学趋势中的学生家长群体,其身份构成已不同于二十世纪末及本世纪初,当时主要集中为富裕阶层、政府官员或知识分子家庭。“通过考察高中国际部学生的家庭背景可以发现,许多学生来自普通家庭,他们选择留学是源于个人对海外教育的渴望。这些学生多数是国内重点中学的佼佼者。”这个现象的背后是低龄留学造成的人才流失和教育资金的流失。

北京市朝阳区教育工委副书记刘丽彬指出,我国现行的教育方式在提升学生海外生存技能方面存在不足。近年来,中国学生出国后出现的违法违规、生命安全等事件,反映出当前以考试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存在诸多弊端。语言沟通、文化适应以及思维模式等方面的短板,是这些学生普遍遭遇的困境。这种情形下,推进海外教育发展有助于学生为出国深造做铺垫,让他们在海外求学遭遇困难时能更有底气去化解。

留学国际班越来越多

国内部分普通高中学校已开展国际教育,意图通过调整教学方法、革新课程体系,以塑造学生独特品质,开阔其全球眼光,例如北大附中、人大附中等机构,然而,现实情况是,当前的国际部和国际班主要将留学作为招生导向。

实际上,开办国际班并不等同于实施国际化教育。高中阶段的国际班能够部分满足学生出国深造的要求,然而,它不该被当作专门面向国际学生的招生部门。周满生这样表示。高中教育走向国际化的核心在于增强学生的世界观念。丰富的认知能力、灵活的思考方式等,都属于新世纪学子必须具备的跨国交流本领。

《神州学人》的总编辑杨亚南指出,教育的全球化并非中国独有的议题,各个国家都有各自的全球化路径。他认为,关于这个议题,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原则,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充当全球化的象征,即便美国也不例外。全球化深深扎根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政治环境之中,并且是不断演变的。

还有人觉得,讲教育走向世界存在一些不妥之处。我们真正要追求的是课程具备国际水准,而不是简单地搞个国际化课程。如今科技发展迅速,需要培养学生们适应21世纪所应掌握的能力。采用老式的课程,依靠常规的学习方法,是否能够满足这些要求人大附中国际班,这不仅是中国的疑问,国外的学校也正面对这样的新课题。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的王素这样表示。

正在形成新的教育链条

高中时期的国际化发展与国际班的设立并非等同。前者着重于思想引导,旨在拓宽学生的全球视野;后者则是为出国深造做准备。然而,在高中教育或九年义务教育期间尽早引入国际化课程,是否会对学生留学产生影响?周满生对此作出了回应,称阻力难以避免。他指出,今年选择就读国际部和国际班的学生数量有了显著增加。

我们高中阶段的国际课程,是要提升教育质量,避免国内基础教育的资源被闲置,同时防止优秀学生的流失。学生完成整个中学教育,乃至大学本科学习,能够形成独立的思考能力,从而审慎决定是否出国深造人大附中国际班,以及毕业后是否回国发展。这样做有助于减少人才外流,能够留住更多优秀学生,让他们未来能更好地为国家贡献力量。”周满生说。

但值得注意的是,国际化教育是建立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的。

教育走向世界有着明确规范和界限。我们遵循的准则是不能背离中华文化的根基以及国家的政治格局。不可逾越的界限毫无疑问涉及教育自主权、财产保障和教育公正。这些问题都非常明确、一目了然。杨亚南这样表示。

重庆巴川国际高级中学校长侯著久谈到,国际化的教育不能背离教育的根本。“必须遵循教育的基本法则,首先要把自身的教育做好,还要坚守自身的优良传统。若缺乏独到的风格、没有鲜明的个性,就不可能真正迈向国际。”

链接

教育部相关数据表明,2013年有41.39万人从中国前往海外接受教育,这个数字比前一年增加了3.58个百分点。到2013年为止,累计有305.86万人选择出国深造。中国现在已是全球最大的学生外派国。与此同时,选择高中阶段留学的人数急剧增加,留学人群的年龄范围正逐步向中学生群体扩展。根据美国国土安全局相关资料,2005至2006年间,前往美国就读私立高中的中国学生仅有65名,而到了2012至2013年,这一数字已激增至23795人,展现出惊人的扩张态势。低龄留学群体持续扩大,学生出国接受教育的起始年龄不断降低,越来越多的孩子选择更早前往海外学习。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